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偉達漲瘋了!AI狂潮≠泡沫! 多頭們堅定看漲:「AI科技股」將走出長牛行情

2023-05-25 20:37

  5月24日盤后,英偉達(NVDA.US)股價飆升,一度漲近30%,一舉刷新此前346美元的股價記錄,超過了此前的歷史最高價。截至發稿,英偉達盤前漲29.07%至394.150美元,同樣創下歷史最高股價。

  截至當天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為7542億美元。以盤后最高漲幅29.3%計算,其市值一度暴漲2210億美元,劍指蘋果微軟谷歌等萬億美元市值公司——這一市值漲幅大約相當於1.3個AMD(1744億美元市值)、近2個英特爾(1210億美元市值)、3個美光(728億美元市值)。

英偉達市值接近1萬億美元——這家芯片巨頭準備好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英偉達Q1營收為71.9億美元,同比下降13%,但好於市場預期的65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09美元,市場預期0.92美元。按業務劃分,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增長14%至42.8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39億美元。

  最重要的數據在於——展望未來,英偉達預計第二財季營收將達到110億美元左右,較市場預期的71.8億美元高53%。這一極度積極的展望表明,英偉達從全球企業佈局AI的熱潮中獲得的利益遠超人們預期。英偉達生產極度複雜的人工智能計算任務所需的GPU芯片,可謂火爆全球的ChatGPT所需的最重要底層硬件。英偉達如今在AI用途的芯片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該公司推出的 A100/H100 GPU芯片極度適合AI訓練和運行機器學習軟件,這也是支持OpenAi旗下火爆全球的ChatGPT的最關鍵底層硬件。

  因此,從英偉達第一財季的財報和指引我們能夠看出,人工智能(AI)GPU芯片在內的高性能產品需求持續暴增,這表明英偉達、AMD(AMD.US)、臺積電(TSM.US)和邁威爾科技(MRVL.US)等AI硬件相關的芯片公司可能繼續從ChatGPT和微軟必應AI聊天機器人等火爆全球的AI軟件,以及從全球佈局AI的浪潮中持續受益。

  AI狂潮≠泡沫! 多頭們堅定看漲:「AI科技股」將走出長牛行情

  雖然圍繞人工智能的投資狂潮(AI hype)推動英偉達等公司股價屢創輝煌,但是這一波由「生成式AI革命」主導的「AI科技股」長牛行情可能遠沒有結束。

  智通財經瞭解到,知名市場研究機構DataTrek Research周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對人工智能(AI)的炒作尚未形成「股市泡沫」,隨着散户投資者進一步湧入,AI技術為主導的科技股以及更廣泛的科技股還有更多上漲空間。

  DataTrek的研究基於各種谷歌趨勢搜索查詢,趨勢搜尋結果顯示,關鍵詞「ChatGPT」的搜索興趣遠遠超過了比特幣等熱點,而關鍵詞「科技股」的搜索興趣繼續從2021年2月的峰值下降,當時高漲的科技股最終見頂。

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Jessica Rabe表示:「市場對科技股的興趣遠不及新冠疫情時代投機性科技泡沫時期的水平。」根據Rabe的説法,這意味着機構投資者可能一直在推動近期人工智能相關科技股的上漲,這意味着如果散户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到這一領域,AI科技股以及更廣泛的科技股還有很大的上漲潛力。

  Rabe強調道:「對於那些擔心再次出現科技泡沫的人來説,這張‘谷歌趨勢搜索’圖表表明,泡沫還很遙遠。」

  鑑於人工智能對商業各個方面的巨大影響,這一次,全新的人工智能(AI)革命比最近圍繞着元宇宙概念、加密貨幣和Web 3.0的技術趨勢炒作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Rabe解釋稱:「ChatGPT有更廣泛的應用,因此它的吸引力更持久,而人們對比特幣等熱點的普遍關注與價格密切相關。」

  Rabe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生產力,或擴大或縮小競爭護城河,還有待觀察,但新一代人工智能瞄準的是自智能手機以來最大規模的潛在市場。」換句話説,考慮到OpenAI和谷歌最近推出的技術帶來的變革,投資者們對人工智能的炒作可能最終是真實的。

  此外,微軟、谷歌和NVDA等個股的谷歌趨勢搜索數據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但仍遠低於2022年初的階段峰值。

  「就像‘科技股’一樣,關注度也遠未達到歷史高點。換句話説,沒有足夠多的散户投資者被吸進這些大型科技股,因此尚未顯示出泡沫。」「有利的一面是,沒有足夠的散户興趣表明泡沫正在形成,散户投資者參與這些公司的空間要大得多。」

華爾街知名大多頭、市場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的創始人Ed Yardeni近日發佈報告稱,ChatGPT等一眾生成式AI產品的強勢崛起可能會為全球股市帶來一個嶄新的「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20s),並鞏固最近的全球股市反彈趨勢,同時開啟新一輪牛市。

  Ed Yardeni在Yardeni Research最新一份報告中稱,他認為美國股市自10月中旬低點以來的反彈浪潮是新一輪牛市的信號,而非一些分析師所認為的「熊市反彈」。他強調,標普500指數最近測試了至關重要的4,200點阻力位,並突破了2月2日收盤高位4,179點。

  Ed Yardeni在報告中所強調的是,人們通過使用類似ChatGPT這樣的AI聊天機器人,被稱作「生成式AI」的全新浪潮可以激發全社會的生產力激增,提高整個經濟體的生活水平。Ed Yardeni表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可能意味着投資者心中的許多擔憂,如經濟衰退、銀行業危機和潛在的債務上限災難,都可能煙消雲散甚至不會存在。

  生成式AI市場無比廣闊! 投資界大拿和機構紛紛看好未來應用前景

聞名全球的億萬富翁投資者保羅·都鐸·瓊斯最近在接受媒體時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生產力的繁榮,就像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這樣的「技術革命」分別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所做的那樣。瓊斯表示:「我確實認為,大型語言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將創造一種生產力的繁榮,這種繁榮在過去75年里我們只見過幾次。」他補充表示,全球股市最終可能會實現15%的平均年化漲幅。

  華爾街大行高盛也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高盛表示,通過提高生產率,人工智能在未來7年將推動7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高盛的分析師們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全面普及可能會推動全球GDP增長約7%。高盛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簡化業務工作流程,自動化日常任務,併產生新一代業務相關的應用程序。」

  一向看好科技股的「木頭姐」伍德(Cathie Wood)認為生成式AI具有劃時代意義,她表示非常看好AI在未來帶來的巨大經濟增量預期。在木頭姐旗下資管公司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Big Ideas 2023」報告中,該機構認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體帶來高達200萬億美元的增量。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 預測,到2028年,企業人工智能市場的總規模將以每年52%的速度快速增長。市場調研機構Technavio 在4月公佈的一份最新研報顯示,人工智能 (AI) 用途芯片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2-2027年期間以高達驚人的61.51%的複合年增長率爆炸式增長。

  英偉達無與倫比的股價漲幅之下,市場更加專注於尋找那些「人工智能輸家」(AI Losers)

  英偉達強勁無比的業績預期再次強調了最新的「投資遊戲」:那些因完美錯失人工智能技術,或者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業績可能更加萎靡的潛在輸家。

  在交易員們爭相尋找最適合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實現業績飛速增長的公司的同時,他們也在尋找那些最有可能被OpenAI的ChatGPT等類生成式AI產品搶走業務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名單最近一直在一些交易平臺上流傳,此外,華爾街大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創建的一個指數追蹤了27家可能易受攻擊的公司。

  JMP Securities的首席執行官馬克•萊曼(Mark Lehmann)表示:「我一直在思考關於‘過時’的相關問題。」「第一步是尋找了解這項革命性的技術所帶來挑戰的管理團隊。大多數公司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Chegg Inc.(CHGG.US)是第一批顯示出在人工智能時代財富變化速度有多快的公司之一。這家教育型科技公司表示,ChatGPT正在威脅其家庭作業輔導服務的增長速度,隨后該公司股價在一天之內下跌了近50%。

  萊曼表示,Chegg 的警告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時刻」。「這肯定會發生在某些公司身上,這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個教訓:這是真實的,這正在發生,如果你不適應,你就會迷失。」

美國銀行追蹤的人工智能風險籃子(AI Risk Basket)股票今年的表現遠遠落后於標普500指數,僅上漲0.5%,而追蹤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漲幅高達27%,納斯達克100指數則上漲了24%。納指100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擁有強勁人工智能業務的大型股,包括正在將人工智能集成到其軟件中的微軟和用於驅動人工智能應用芯片的科技公司英偉達。

美國銀行編制的人工智能風險指數今年表現不佳

美國銀行追蹤的面臨風險一籃子股票標的包括:Gitlab Inc.(GTLB.US)和Upwork Inc.(UPWK.US)等軟件製造商,以及一些線上旅行社、廣告商和招聘公司。來自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Brent Thill 也列出了類似的名單,其中包括Chegg,以及軟件提供商Dropbox Inc.(DBX.US)和Five9 Inc.(FIVN.US)。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銀行的一籃子風險股票中還包括人工智能先驅者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GOOGL.US),這顯示出如今公司市值和市場的情緒變化有多快。雖然這家谷歌母公司最初面臨着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后於微軟的擔憂,但最近的業務更新和人工智能發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擔憂,推動該公司本月迄今上漲了12%。

  來自Kingsland Investments的首席投資官Arthur Weise表示,現在判斷誰是贏家誰是輸家還為時過早,因為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他説,現在任何「人工智能輸家和贏家」名單可能僅限於參考,並不是最終的格局。

  儘管如此,人工智能被證明是技術領域最新的顛覆者,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已經在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例如,多年來不斷抓住科技浪潮的美國科技巨頭IBM(IBM.US)表示公司將暫停招聘公司認為未來幾年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位。

不過,最大的困難可能是那些在將人工智能引入其產品和服務方面處於落后且很難有實力追趕科技浪潮的那些公司。

  來自Roundhill Investments的研究主管Matthew Kanterman表示:「從長期來看,這些公司存在被生成式人工智能顛覆的風險。」「其中一些公司可能需要在這個領域推出自己的產品,尤其是在有同行或競爭者奪走護城河之前。」Matthew Kanterman正是近日推出的火爆美股「純生成式AI ETF「——Roundhill Generative AI & Technology (CHAT.US)這一ETF的共同基金管理人。

  儘管目前美股市場已經有很多以AI為主題的ETF,但Roundhill Investments聲稱,CHAT是第一個專門投資「生成式AI」相關公司股票的純AI ETF。具體而言,CHAT投資與生成式AI相關的幾個重要領域,包括軟件、雲基礎設施、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

  目前,該ETF已持有32家公司,其中前十大公司佔持倉的56.9%。排名第一的是英偉達,微軟緊隨其后,第三、四位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AMD,這些受益於AI投資狂潮的「AI科技股」今年以來的表現極其出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