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山雲虧損再擴大,京東雲開啟全網比價!雲服務市場生變?

2023-05-25 19:56

日前,在港上市的金山雲(03896.HK)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的業績,雖然期內一些指標有亮點,但該公司的營收卻遭遇了下滑,且淨虧損也有所擴大。

而該公司的H股股價則在5月24日跳空大跌10.98%,並於5月25日再跌4.11%延續了近期的下跌趨勢。

除了金山雲披露業績外,國內雲服務市場近期還發生了幾件大事,行業格局或將發生新的變化。

金山雲首季業績如何?

金山雲是一家主要從事獨立雲服務的中國公司,其雲產品主要包括雲計算、存儲和分發。該公司的模塊化雲產品,包括統一的IaaS基礎設施、PaaS層和SaaS應用軟件,可用於設計不同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各種業務需求,涵蓋了廣泛的垂直行業,包括視頻、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遊戲和金融服務等。同時,在2022年,金山雲還進入了EV(電動汽車)行業,為EV製造商提供雲服務,支持其EV開發及運營。

按業務分,公有云服務在2022年貢獻了近65.53%的收入,行業雲服務貢獻了34.44%的收入。

雖然雲服務行業在近些年頗為景氣,但數據顯示金山雲的業績表現卻並不大好,處於連年虧損之中。

而在最新的2023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18.64億元(如非特別指出,以下元均指人民幣),同比下降14.23%金山雲稱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主動縮減CDN服務的規模(其流水同比減少11.7%)以及更嚴格地選擇行業雲項目。

其中,公有云服務收入為11.54億元,同比減少16.4%;行業雲服務收入為7.1億元,同比減少10.4%。

另一邊,在加強了成本控制后,金山雲一季度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20.2%至16.7億元。

由此,該公司一季度的毛利為1.94億元,創下季度毛利新高,期內毛利率為10.4%,而2022年同期為3.7%。

不過,由於經營開支增加,金山雲一季度最終歸母淨利潤虧損了6.07億元,同比擴大9.71%

在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淨虧損則為4.13億元,較上一季度的淨虧損5.53億元及2022年同季的淨虧損4.43億元大幅收窄。

作為一家連續虧損的企業,現金流情況也是投資者極為關注的一個指標。截至2023年3月31日,金山雲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為44.62億元,比較充裕。

「卷王」來了?價格戰愈演愈烈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金山雲發佈最新業績前后,京東雲掀起了一場價格大戰,堪稱行業「卷王」。

5月23日,京東雲宣佈其全系核心產品參與全網比價,直接將價格「卷」到了底。京東雲承諾,「買貴就賠」,其全系核心產品的官網列表價均低於特定雲廠商(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官網對標的產品列表價格;實際成交單價將在特定雲廠商實際成交最低單價的基礎上再打九折。

據瞭解,本次比價活動涉及京東雲全系核心產品,包含: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中間件、安全、視頻服務、雲電腦。

事實上,在此之前,雲服務行業就已經開始內捲了。

今年4月26日,阿里巴巴(BABA.US)旗下的阿里雲宣佈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幅達50%;5月16日,騰訊控股(00700.HK)旗下的騰訊雲宣佈對多款核心雲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降價政策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移動(600941.SH)旗下的移動雲也宣佈自5月17日起對多款雲產品降價,通用入門型雲主機、通用網絡優化型雲主機均降價60%,分別降至包年240元、806.4元;雲安全中心降價50%至包年360元;雲硬盤備份降價50%至包年7.2元。

儘管新一輪「價格戰」打得熱鬧,但其實對雲服務廠商來説價格戰並不罕見,亞馬遜(AMZN.US)、微軟(MSFT.US)、谷歌等巨頭旗下的雲服務公司這些年也沒少打「價格戰」。

雲計算市場依然廣闊,但格局或生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過去這些年里,雲計算市場一直處於增長狀態。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3229億元,同比增長54.4%。其中,公有云市場近5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66.55%規模增長70.8%至2181億元,有望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而受益於多重因素的推動,尤其是ChatGPT等AI模型引發海量算力需求,國內雲計算市場前景依然廣闊。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ChatGPT引發海量算力需求,雲計算廠商迎來新一輪景氣度上行。ChatGPT的孵化也將反哺雲廠商的AI能力,隨着ChatGPT與雲產品的加速融合,行業加速朝「自動化」「數智化」發展進程,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夯實,商業價值再度拓寬。

據IDC預測,支撐雲計算的硬件、軟件和雲服務,以及雲相關的專業和管理服務市場空間到2025年將超過萬億元人民幣,雲計算在中國仍具有巨大的潛在空間。

不過,這些年里,雲服務市場的格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據瞭解,2022年下半年,頭部雲廠商的排名發生了變化。其中,阿里雲市場份額從36.7%降至31.9%,但依然位居首位;華為雲市場份額從10.8%增至12.1%,由第三名升至第二名;天翼雲市場份額從8.9%增至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騰訊雲市場份額從11.1%降至9.9%,跌至第四名。

雖然目前排名靠前的以互聯網大廠的雲公司為主,但這幾家企業的雲業務增速在逐漸放緩,反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雲的市場份額卻在擴大。

如今,新一輪的「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此戰過后,雲廠商的排名或將發生新的變化。而在這輪「價格戰」中,「血」厚不厚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持續虧損的金山雲或許比不上頭部廠商,其后續的情況值得重點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