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冷門歌手」孫燕姿的新困擾

2023-05-23 09:35

AI來了,孫燕姿不再「冷門」

「2003年大火的歌手:孫燕姿。2023年爆火的歌聲:AI孫燕姿。」嗶哩嗶哩一個熱門AI孫燕姿翻唱視頻下,有網友評論稱。

近日,AI歌手翻唱歌曲及視頻在多個平臺火爆,如AI周杰倫、AI陳奕迅、AI孫燕姿。由於AI訓練效果好、音色適應多種曲風等原因,AI孫燕姿成為其中頂流。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截至5月10日下午2點半,當日嗶哩嗶哩上發佈的AI孫燕姿視頻已超50個。

有嗶哩嗶哩創作者上傳的AI孫燕姿演唱周杰倫《發如雪》的視頻獲得超120萬播放量,另有創作者上傳的AI孫燕姿合集已獲得超300萬播放量。QQ音樂甚至出現了AI孫燕姿歌曲合集,網易雲音樂播客板塊出現了AI孫燕姿翻唱合集。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這類翻唱歌曲的創作者都會標註使用AI工具so-vits-svc模型並列出免責聲明,有創作者聲稱創作僅出於興趣,不以此盈利。不過,AI歌手的著作權問題依然引發關注。

「製作這些AI歌手的歌曲必然涉及著作權問題,據《著作權法》規定,如果不以營利為目的,單純進行表演不會侵犯歌曲原作者的著作權。但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都可能侵犯AI模仿的演唱歌手的權利。」5月10日,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子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事實上,人工智能技術近期快速發展已在音樂市場引發震動。歌手陳珊妮在今年3月發佈了由AI模型演唱的新歌,稱比起在意「我們是否會被取代」,創作人或更應在意「我們該可以做些什麼」。AI歌手風波下,海外則有音樂版權方開始向平臺方施壓,要求下架AI克隆歌曲。

當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改造音樂市場,我們或許無需等待就能聽到就不見面的歌手出現五花八門的「新作」,但隨之而來的侵權問題,歌手、平臺、翻唱歌曲的創作者該如何應對?

01 AI孫燕姿成頂流

」冷門歌手」孫燕姿在這個5月重新成為活躍樂壇的頂流,原因不是本人發佈新專輯,而是多個視頻及音樂平臺上出現了翻唱歌曲的「AI孫燕姿」。

AI孫燕姿已成為流量密碼。嗶哩嗶哩創作者「陳墨瞳1995」從今年4月開始發佈AI孫燕姿翻唱視頻,10個翻唱視頻收穫超180萬觀看量,同平臺創作者「羅斯特_x」「Eternity | L」也是從4月開始發佈AI孫燕姿視頻,前者有10余個視頻觀看量超10萬,后者有2個視頻播放量超80萬。

在多個視頻及音樂平臺,AI孫燕姿曲風多變,被她翻唱的歌手包括周杰倫、林俊杰、柳爽、陳奕迅、周傳雄、王菲、趙雷、張國榮、莫文蔚、伍佰等,播放量較高的翻唱歌曲包括《愛在西元前》《發如雪》《我記得》《紅豆》《Last Dance》等。

除了本身知名度較高,孫燕姿的音色適合AI訓練且效果較好,也是AI孫燕姿翻唱歌曲迅速增加的原因。有網友評論稱,眾多歌手的音色AI中,孫燕姿的最百搭且具有辨識度,有網友則稱翻唱視頻創作者「對着一個燕姿使勁薅」。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不少創作者在自己的主頁或歌曲合集的介紹中標明歌曲來自AI創作,AI創作的工具則為so-vits-svc模型,該模型可從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託管平臺GitHub上獲得。

或是因使用該模型進行AI歌曲創作的人數較多,存在構成侵權壓力,該模型從5月9日起已停止更新,創作者聲明「不知道也無法知道用户使用該項目的目的是什麼,所有基於該項目訓練的AI模型和合成音頻與項目貢獻者無關,由此產生的一切問題由用户自行承擔」。

因AI歌手涉及侵權問題,不少AI孫燕姿翻唱視頻創作者及音樂合集創作者標註聲明。例如,創作者「羅斯特_x」稱因版權問題,且創作是興趣使然,他不會開啟收益激勵及充電。有QQ音樂的AI孫燕姿音樂合集發佈者稱,歌單里的歌是他人上傳,其因怕被封號未註冊歌手而只進行歌單收集。

但AI歌手還是引發了著作權侵權的爭議。例如,5月10日,「羅斯特_x」稱總有人搬運內容而不表明為AI生成,基於該原因及其他個人安排,他后續更新可能變慢。

02 AI歌曲是否侵權?

不可迴避的是,AI對其他行業進行的不可逆改變,很可能在音樂行業復現。歌手陳珊妮發佈由AI模型演唱的《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后,在社交平臺上稱「用一首AI歌曲證明創作人不會被AI取代」「試着探討若AI已經能模擬原唱的一切,那麼原唱歌手的價值會是什麼」。

除了目前廣泛使用的so-vits-svc模型,還有其他生成式AI工具快速推出,例如,今年初,谷歌宣佈開發了一款名為MusicLM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從文本中直接生成音樂。部分平臺也在鼓勵AI創作,例如嗶哩嗶哩推出「虛擬之聲創作計劃」,不少AI歌手翻唱視頻向其投稿。

AI孫燕姿的火爆,也顯示市場對AI歌手的強烈需求。不少歌迷在網上表達對部分AI歌曲的讚許,如有網友稱「華語樂壇終於要倒退20年,神仙們AI歸來」,有網友調侃孫燕姿,稱「有個懶鬼不發新歌,就把這個當新歌聽了」。

但隨着AI改造音樂行業,AI孫燕姿引發的侵權爭議很可能不斷擴大和復現,各方將不得不正視AI翻唱可能涉及的侵權行為。

胡子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未向公眾收取費用的非商業性表演不視為對已發表歌曲的著作權的侵犯,但此處「不以營利為目的」是指不獲得任何商業利益,而不單指直接經濟收益。在網絡平臺上傳此類AI歌曲,若網絡平臺屬於商業性質且有打賞功能或創作激勵機制,則上傳屬於商業性行為,可能涉嫌著作權侵權。

胡子騏指出,AI翻唱歌曲創作者發佈的免責聲明無法豁免其侵權責任。此類行為可能侵犯被AI模仿歌手著作權中的表演者權,被模仿歌手的演唱風格、音色、唱功等共同構成歌手錶演風格,受表演者權保護;這種「翻唱」或不符合被模仿歌手本人意願,影響其社會評價,涉嫌侵犯其名譽權;此類AI需使用被模仿歌手演唱歌曲進行訓練,訓練過程若無取得歌曲相關版權方許可可能涉嫌侵權。要規避侵權,應徵得被模仿歌手及歌曲相關版權方的同意。與此同時,平臺方屬於商業平臺,有責任規範此類歌曲和視頻的上傳。

不過,因AI孫燕姿等AI歌手在多個音樂平臺出現時間不久,部分平臺還未專門據此制定應對策略。5月10日,有音樂平臺方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類AI歌手熱度剛起,平臺還沒有太關注此事。在視頻平臺上發佈了多個高熱度AI孫燕姿翻唱視頻的一名創作者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平臺方也未專門就此事進行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已有版權方針對AI歌曲作出反擊。據媒體報道,年內,環球音樂等版權方已向Spotify、蘋果等流媒體音樂平臺施壓,要求封禁侵犯公司旋律、歌詞版權的AI作品。環球音樂發言人在迴應媒體採訪時稱,對於旗下藝人,公司擁有道德和商業上的義務,阻止未經授權使用他們的音樂,以及要求平臺停止使用侵犯他們權利的內容。

5月9日,抖音則明確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時,發佈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幫助其他用户區分虛擬與現實,特別是易混淆場景。同時,發佈者需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產生的相應后果負責。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19號商研社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