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5-20 07:03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5月20日是蔡英文上臺7周年的日子。雖然民進黨吹噓自己取得「難得的執政成績」,但在野黨的盤點以及島內多項民意調查都顯示,半數以上民眾對蔡英文和民進黨不滿。7年來,無論是島內民生,還是兩岸關係,都不斷走下坡路。
多項民調暴露不滿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林聿禪19日透露,蔡英文將於20日上午9時在辦公室內召開記者會發表談話,並接受媒體提問。至於其談話內容,主要是感謝民眾的團結和執政團隊的努力,闡述臺灣在全球供應鏈及國際區域局勢的關鍵位置。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吹噓稱,蔡英文上任以來經濟發展表現「亮眼」、基本工資年年調漲,「這是難得的執政成績」。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還列舉了一些數字,比如電力供應方面,備轉容量率到今年5月平均都可以維持在10%以上等等。似乎完全忘記在蔡英文執政期間,發生多少次全臺大停電。
對於蔡辦的這番自誇,民衆黨黨團19日舉行記者會批評稱,蔡當局上任以來成立30多個「臺灣隊」、10個項目辦公室,但疊牀架屋成效不彰。如今,臺灣「行人地獄」的污名難解、兩岸情勢緊張,低薪、通脹、高房價等問題未得到改善,更別說缺蛋、缺水、缺肉、缺藥等「六缺」已變成人民噩夢。民衆黨表示,當局政策荒腔走板,導致臺灣深陷「產業不充實、交通不安全、世代不正義、財政不節流、民生不經濟、外交不穩定、詐騙不根絕、防疫不健全」8大問題。該黨「立委」賴香伶稱,蔡當局農產內銷供給不穩、外銷受阻,2020年成立「雞蛋臺灣隊」、2021年成立「豬肉臺灣隊」,但雞蛋和豬肉卻在今年一起缺貨、漲價,至今蛋價仍是兩年前的2倍。關於能源方面,民衆黨「立委」張其祿批評説,民進黨執政以來,以「2025年非核家園」及「2050年淨零碳排」為其能源政策目標,但難以達標,后患無窮。
19日,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抨擊説,民進黨執政7年民眾只記得「七缺」,缺蛋、缺電、缺藥、缺水、缺地、缺人力、缺人才,且當局2021年在疫情最嚴峻時「擋疫苗」令民眾記憶猶新,加上錯誤躁進的能源政策,讓臺灣經歷6年5次大停電,恐面臨能源遭切斷的安全危機。
多項民調顯示,島內民眾對民進黨和蔡英文7年來的表現非常不滿。「臺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受訪民眾最不滿意蔡當局的經濟表現,其次為防疫表現、司法改革、兩岸關係和防務表現等。「啟思民本基金會」19日稱,在滿分10分的調查中,「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臺灣」部分,全體民眾僅給予3.72分的評價,40歲以下青年族羣的評分為4.03分,都不合格。民調結果顯示,對於蔡英文在青年低薪、青年失業率、居住正義、勞保年金改革、能源政策等項目的作為,不滿意百分比都超過65%,其中「居住正義」更是有高達71%的民眾表示不滿。
臺灣《中國時報》稱,蔡英文當年批評馬時期房價高漲,但過去只有雙北(臺北和新北)房價較高,周邊的桃園和中南部地區年輕人仍買得起,如今幾大城市平均房價都已上千萬元新臺幣,年輕人已經買不起。視頻網站YouTube頻道「桃園孫先生」針對「蔡英文民進黨執政滿七年」進行網絡民調,結果有89%的民眾打59分以下。參與投票的島內網民紛紛留言表示,「民進黨不滅,臺灣先倒」「想到蔡就得説你對不起臺灣的百姓」。
被迫用身家性命埋單
對於蔡英文執政7年來的涉外關係,島內相當憂心。2018年年底,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失去執政多年的高雄,為蔡英文爭取連任之路投下變量。很會選舉卻不會拼經濟的蔡英文於是利用兩岸矛盾,拉抬自己的聲勢。她硬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畫上等號,在島內製造「恐中」氣氛。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后,蔡英文見獵心喜,以所謂「臺灣守護者」自居,聲稱「一起繼續撐香港的自由」。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更是持續為香港暴徒助陣,鼓吹「臺獨」的「臺聯黨」,還到香港駐臺經貿辦事處外聲援香港暴徒。還有「獨」派小黨「時代力量」成員公開在社交網站上為香港暴徒籌集物資,宣稱「港人衝前線,臺灣做后勤」。有港媒披露稱,正是接收到台當局發出的支持信號,幾十名曾衝擊香港立法會的暴徒才順利逃匿到臺灣。
蔡英文挺暴徒的做法引起臺灣社會的強烈反對。但是食髓知味的蔡英文當局仍繼續操弄「反中」議題,2019年年底宣稱一定完成「反滲透法」立法,目的就是在2020年1月選舉前在島內製造「反中」氛圍。她連任后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尤其是去年8月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以及蔡英文4月竄美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都令兩岸情勢降到冰點。
《中國時報》15日稱,2016年之前,兩岸經貿和人員交流頻繁,不僅帶動經濟增長,更讓島內觀光旅遊業盛況空前。但這7年來,兩岸關係一天不如一天,如今的臺海已成繼烏克蘭之后國際間最擔憂的區域,連巴菲特這樣的國際投資人,即使看好臺積電,都因為把臺灣視為「危險地方」而不敢投資。對外方面,因一些國家的政客紛紛竄訪,表面上臺灣似乎交了不少朋友,但事實上卻未因此打開國際參與的空間。蔡英文強力推動「新南向政策」,然而成效不如預期。與此同時,在她的任內還「斷交」了9個「邦交國」。此外,馬英九時期參與的世界衞生大會(WHA),從2017年開始臺灣就不再能參與;爭取多年的CPTPP無聲無息,就連跟美日都無法談自由貿易協定。
「反中」的同時,蔡當局挾美、日以自重,換來的卻是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豬肉)、萊牛和日本核食;就連經常被驗出農藥殘留的日本草莓,都要放寬管制標準。為配合美國把臺灣打造成「刺蝟」和「豪豬」,臺灣付出沉重代價。第一張賬單就是義務役期從4個月延長為1年,島內16歲以上年輕人很可能被動員「上戰場」。蔡當局還擬擴編「警政署保二總隊」,對其進行軍事訓練,有意打造為「第二陸軍」,結果引起各方疑慮。島內資深媒體人高源流稱,儘管已造成兩岸兵兇戰危,但蔡當局卻不放棄「親美抗中」路線,因此臺灣百姓只好被迫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來埋單。
臺灣媒體人蔣里19日撰文稱,近年來,蔡英文頻喊「抗中保台」,但卻根本保不了台。她拉攏「要炸燬臺積電」的美國眾議員莫頓、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還拉來25家軍火商,「這羣人都不是來臺灣講「和平之道」的。臺灣《聯合報》15日刊登的一篇言論稱,美國要臺灣人吃萊豬萊牛,要摧毀臺積電,主張臺灣民眾用AK-47步槍抗敵,結果這些美政客竟可獲蔡英文頒授勳章,臺灣還要以天價購買不適合的武器裝備。文章質問道,蔡英文執政,站在臺灣利益上把關嗎?有臺灣網民諷刺稱,「大小姐7年胡搞瞎搞,搞到臺灣人吃萊豬、打高端,年輕人準備上戰場」。
「抗中」口號還能發揮作用嗎
明年1月,島內將舉行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已確定參選。明年5月,蔡英文將卸任。
蔡英文當局糟糕的執政,也影響到賴清德的選舉前景。19日,臺灣TVBS新聞網民調中心公佈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侯友宜一舉獲得30%的受訪民眾支持奪冠,接下來分別是賴清德的27%及柯文哲的23%,還有20%的民眾未表達意見。交叉分析后發現,在20-29歲的年輕選民中,有高達43%支持柯文哲、26%支持侯友宜,賴清德僅獲得22%的支持度。在教育程度方面,高中以下的民眾比較支持賴清德,支持度達到30%;高中職、專科學歷民眾較支持侯友宜,大學及研究所以上的民眾,最多人支持柯文哲。
侯柯都高調投入選舉。據《聯合報》19日報道,柯文哲18日號召年輕人入黨當「造浪者」,搶攻青年選票。侯友宜喊出「大破大立,政黨輪替」,20日將與藍營執政縣市長、全體「立委」參選人、黨務干部、中常委在黨中央團結大誓師。
《中國時報》分析稱,賴清德這次參選,勢必揹負蔡英文執政8年的包袱、在野黨「下架」民進黨的集結聲浪。賴清德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這是他這次參選的最大絆腳石之一。日前他與大學生座談,大學生對於他的兩岸政策、「臺獨」立場直球對決,賴花了那麼多時間釋疑,還是無法消除眾人疑慮。
有臺媒發表社論稱,去年「九合一」選舉顯示,民進黨的「抗中」口號在地方選舉發揮不了大作用,人民對蔡英文的統治大失所望。接下來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還是會打出「抗中牌」,但已經被島內民眾看破手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