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鐵工業:5月4日接受機構調研,包括知名機構淡水泉的多家機構參與

2023-05-17 16:55

2023年5月16日中鐵工業(600528)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5月4日接受機構調研,國金證券、長信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中郵人壽、平安基金、國壽資產、華泰柏瑞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浙商證券、淡水泉、光大永明、其他62家投資機構、安信證券、財通證券、開源證券、廣發證券、中金證券、Point72、招商基金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情況。

答:2023年1-3月,中鐵工業實現營業收入74.35億元,同比增長4.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5億元,同比增長 4.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15 億元,同比增長5.83%;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21個百分點,各項主要財務指標均實現了穩步提升。在新籤合同額方面,一季度完成124.63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隧道施工裝備及相關服務業務完成新籤合同額35.46億元,在上年同期受高原鐵路TBM項目批量中標等因素影響實現71.31%高速增長的高基數之上,實現了6.25%的同比增幅,在行業內持續保持了高位領先優勢;一季度公司盾構機/TBM產品在國內中標了深汕鐵路、成渝中線、粵東城際、高源煤礦、翟鎮煤礦、哈密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在國外中標了新加坡地鐵、意大利西西里島鐵路等項目。


問:國企改革背景下公司業績考覈的變化情況。

答:2023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明確提出將之前對央企「兩利四率」的考覈方式調整為「一利五率」,即保留利潤總額、資產負債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四個指標,用淨資產收益率替換淨利潤指標、營業現金比率替換營業收入利潤率指標,進一步加強對央企盈利能力和創現能力的考覈,推動央企高質量發展。上述要求在央企各層級一脈相承,控股股東中國中鐵對中鐵工業的考覈方式進行了調整,在業績指標中增加了經營性淨現金流指標的權重,持續加強對淨利潤指標的考覈,以實現「有利潤的營收、有現金的利潤」的經營目標;並在專項考覈中創新性地增加了公司治理指標和股價變動率指標,旨在督促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層進一步規範公司治理、加強市值管理,在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內在價值的同時持續提升治理水平,強化與投資者的溝通和交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增強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能力。


問:未來「一帶一路」倡議對公司產品「走出去」的影響。

答:自我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鐵工業作為國內基建高端裝備龍頭企業,緊抓機遇,深度融入,自主研發製造的盾構機/TBM、隧道施工專用設備、道岔、架橋機、鋼橋樑等產品應用於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亞吉鐵路等「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特別是作為「中國名片」的盾構機/TBM產銷量連續6年世界第一,已有超過150台產品出口至歐洲、亞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佔有率近1/4,為中國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及「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貢獻了中鐵工業力量。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鐵工業將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密切關注和跟蹤相關項目,持續加強海外市場拓展,以中國高端裝備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問:公司當前和今后的發展戰略和思路舉措。

答:公司將以打造「三型三商(智造型、數字型、平臺型,工業製造商、綜合服務商、投資運營商)」的高新工業企業為目標,依託在「地下工程」和「建築工業化」兩個領域的傳統優勢和技術積累,圍繞應用場景和客户價值鏈,適度多元拓展,加強外部合作,持續開展「經營調結構」(提升高毛利的隧道施工裝備業務佔比,降低低毛利的鋼結構業務佔比),優化調整業務佈局(發展盾構機/TBM、隧道專用設備、起重運輸設備等核心業務,鞏固鋼結構、道岔等基礎業務,培育環保裝備、數字服務、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核心關鍵零部件等新興業務),加大科研、生產、經營、投資系統改革力度,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抓實大商務管理,將「抓兩頭、控中間(源頭提升訂單質量,末端加大款力度,加強過程精細化管控)」落到實處,並充分發揮考覈牽引與激勵績效疊加作用,全面提升公司發展質量。


問:盾構機/TBM產品在不同市場領域的應用情況及未來展望。

答:作為我國盾構機行業的開拓者和領軍者,中鐵工業充分發揮設計、研發優勢,堅持將裝備製造與工法推廣高度融合,在持續鞏固城軌交通市場領先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開拓盾構機/TBM新的應用場景和應用領域,盾構機/TBM產銷量已連續11年保持國內第一、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

在礦山能源領域,公司率先進入礦山隧道建設領域,成功研製了一批性能卓越、針對性強的礦用TBM和掘錨一體機等專用設備,TBM施工在礦山領域的應用得到客户的認可;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礦山能源領域的隧道掘進機應用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公司中標了三山島金礦、汾西煤礦、高源煤礦等多個項目設備訂單,進一步鞏固了在礦山領域的領先地位,在該領域保持了4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在抽水蓄能領域,公司研製出一系列應用於該領域的TBM產品,填補了國產TBM在抽水蓄能行業應用的空白,已覆蓋抽水蓄能電站的排水廊道、自流排水洞、交通洞及通風安全洞、排風豎井、引水斜井等全部應用領域,並在國內近20個項目成功應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公司中標了廣西、浙江、福建、河北、新疆等地的抽水蓄能電站TBM訂單,在該領域持續保持了80%的市場佔有率。在鐵路領域,當前鐵路隧道採用機械法施工逐漸增多,特別是公司大直徑TBM在高原鐵路隧道以及大直徑盾構機在城際鐵路的成功應用,對鐵路施工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司盾構機/TBM產品在鐵路領域市場佔有率近70%。在城軌交通領域,面對複雜地質條件和項目設計標準,公司在不斷提升產品適用性的基礎上,及時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並轉變經營模式,始終保持在該領域的引領優勢,市場佔有率約35%。

隨着盾構機/TBM在鐵路、公路、綜合管廊、地下空間開發、水利水電(包括引調水工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礦山等領域的市場應用不斷增加,新興市場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引調水工程、抽水蓄能、礦山、鐵路等領域正在成為公司盾構機/TBM新的增長點和「第二增長曲線」。預計未來一個時期,公司盾構機/TBM在城軌交通領域保持較為穩定規模的基礎上,在新興市場領域將得到更多應用。


問:鋼結構業務基本情況及未來規劃。

答:中鐵工業是我國鋼橋樑製造安裝的領軍企業,大型鋼結構橋樑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橋樑用鋼鐵結構」已通過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認定。2022年,該業務板塊實現新籤合同額246.9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40.88億元,佔公司整體新籤合同額和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01%、48.89%,較2021年佔比分別降低0.19和1.9個百分點。 2023年一季度,該業務板塊實現新籤合同額58.58億元,佔公司整體新籤合同額的比重為47%。

未來,中鐵工業將從「控規模」和「降成本」兩個層面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升橋樑鋼結構業務盈利水平一是以當前規模佔比為「天花板」,控制該項業務在整體訂單、收入中的佔比,通過從源頭提高訂單質量,多拿資金狀況佳、合同質量好、業主直接招標的優質項目訂單;二是以當前毛利率水平為「地板」,從成本端着手,通過生產組織模式優化、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行大商務管理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並設定降低成本的階段性目標,努力提升鋼結構業務毛利率水平。


問:今年一季度道岔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速較高,該產品基本情況和未來市場空間。

答:中鐵工業是我國最早、全球最大的道岔製造企業,在高速道岔(250公里/小時以上)市場佔有率超過60%、普速道岔市場佔有率超過45%、重載道岔市場佔有率超過50%、城軌交通道岔市場佔有率超過70%,道岔產品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2023年一季度,中鐵工業緊抓國家鐵路建設投資加大、鐵路項目招標數量增多的有利契機,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國內中標了杭温鐵路(浙江省杭州市至温州市)、荊荊鐵路(湖北省荊門市至荊州市)以及上海、北京、烏魯木齊、蘭州、西安等鐵路局道岔大修和聯採項目訂單,國外中標了韓國、馬來西亞等鐵路道岔項目訂單,道岔業務實現新籤合同額16.3億元,同比增長21.73%。今年及未來一個時期,隨着國內鐵路建設有序加快及國外后疫情基建需求的增長,公司道岔產品依託領先的技術優勢和產品性能,將會擁有更多市場機遇。


中鐵工業(600528)主營業務:專用工程機械裝備及相關服務業務、交通運輸裝備及相關服務業務,涵蓋隧道施工裝備及相關服務業務、工程施工機械及相關服務業務、道岔業務、鋼結構製造與安裝業務等板塊。

中鐵工業2023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4.35億元,同比上升4.52%;歸母淨利潤5.25億元,同比上升4.24%;扣非淨利潤5.15億元,同比上升5.83%;負債率53.66%,投資收益277.06萬元,財務費用-451.75萬元,毛利率17.47%。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2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2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出9939.64萬,融資余額減少;融券淨流入711.03萬,融券余額增加。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中鐵工業(600528)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較差,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利潤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近3年增幅。該股好公司指標2.5星,好價格指標4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範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