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理想汽車升幅擴大至13%,港股新能源車概念股多數走強

2023-05-11 09:48

5月11日訊,港股新能源汽車板塊早盤集體走高,截至發稿,理想汽車-W大漲超13%,零跑汽車、小鵬汽車-W漲超2%,比亞迪股份升逾1%。

理想汽車(02015.HK)周三(5月10日)晚間公佈了財報。一季度總營收人民幣187.9億元,同比增長96.5%,環比增長6.4%。

公司實現淨利潤9.338億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的淨虧損為1090萬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淨利潤2.653億元增加252.0%。一季度經調整淨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196.4%。

季度交付方面,理想一季度汽車總交付量為52,584輛,同比增長65.8%,達成公司此前設定的52000至55000輛交付目標。

對於一季度的表現,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點評稱,一季度公司依託L9、L8及L7強勁的訂單量和快速的產能爬坡,進入中國市場20萬以上新能源品牌銷量前三。

李想還表示,健康的盈利水平和現金流,將持續支撐公司投入研發和提升業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發展的「飛輪效應」。

理想預計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76,000至81,000輛

在2023年第二季度,理想預計車輛交付量為76,000至81,000輛,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長164.9%至182.4%。

收入總額為人民幣242.2億元(35.3億美元)至人民幣258.6億元(37.7億美元),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長177.4%至196.1%。

公司在2023年4月交付了25,681輛汽車,較2022年4月增長516.3%。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擁有302家零售中心,覆蓋123個城市,並在222個城市運營318家售后維修中心及理想汽車授權鈑噴中心。

理想拉開了和蔚來、小鵬的銷量差距

對比蔚來、小鵬公佈的交付量數據,理想已經和他們拉開差距。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小鵬總共交付18230輛智能電動車,蔚來共交付31041輛汽車。兩者Q1銷量之和也不及理想的52,584輛。

4月份,蔚來交付量為6658輛,小鵬交付量7079輛。而理想卻在4月創下新的單月交付記錄,銷量優勢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根據乘聯會5月10日發佈的數據,今年4月,理想汽車在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在其前面是比亞迪、廣汽埃安、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車。在1-4月的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中,理想則位居第七。

全年毛利率目標為20%,銷售管理費用率降至9.8%

就毛利率來看,理想汽車整體毛利率和汽車毛利率均為同比下降、環比提升。第一季度毛利率為20.4%,去年同期為22.6%,2022年第四季度則為20.2%。汽車毛利率為19.8%,去年同期為22.4%,2022年第四季度為20%。

理想汽車CFO李鐵對此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ONE的銷售導致了季度整體車輛毛利率下降,預計將在上半年完成全部理想ONE的銷售,同時,理想L7和Air版本車型的利潤率爬坡依然有上升空間。但是考慮到還有其他一些潛在的因素影響,仍保持全年20%毛利率的目標。

介於理想汽車CEO李想日前在微博上的發言,理想汽車的費用也進一步成爲了分析師關注的焦點。

近日,李想發佈微博稱:「理想汽車品牌市場費用率是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關、活動、廣告、車展、發佈會、車主運營等,幾萬元的費用我都要審批,避免亂花錢。」同時他還提到,主流品牌市場費用率是2%-3%,是理想汽車的4-5倍。

一向被稱作「摳廠」的理想,被不少分析師評價為費用率控制得當。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16.5億元,同比增加36.8%,環比增加0.9%,佔營收的比例為9.8%,較2022年進一步下降。2022年理想汽車的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56.65億元,佔總營收12.5%,相比之下,小鵬和蔚來這一數字均超20%。

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也在持續攀升,一季度在研發層面共計投入18.5億元,同比增長34.8%,研發費用率仍維持在10%左右,符合理想汽車此前所給出的預期。李鐵表示,研發費用仍然會保持原來的全年計劃,在100億-120億元左右。銷售管理費用取決於利潤水平,會進一步做出優化。

6月衝擊3萬輛,四季度推純電車型

針對銷量預期,李想表示,要爭取在今年6月份實現單月交付3萬輛的目標。

若達成這一目標,屆時理想汽車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將進一步拉開差距,目前其他造車新勢力還都沒有摸到月銷兩萬輛的門檻,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僅哪吒汽車銷量達到1.1萬輛,其余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均未超過1萬輛。

以理想在今年前四個月的銷量來看,實現這一目標並非難事,理想汽車在今年1月至4月的交付數據處於持續攀升之中,1月交付1.51萬輛,同比增長 23.4%;2月交付1.66萬輛,同比增長97.5%;3月交付2.08萬輛,同比增長88.7%;4月交付量首次突破2.5萬輛,達2.57萬輛,同比增長516.3%。

今年以來,電池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大幅回落,有分析師就此詢問理想汽車是否有降價打算,李想回復説,「目前沒有降價的考慮,因為我們在做詳細的長遠規劃和定價的時候,就已經根據每一個車型所在的級別和尺寸,將價格定在對應價格區間里最有競爭力的價位上,價格向上浮動和向下浮動都會有問題。這是我們在定價方面一直非常慎重、堅持做長期考慮的根本原因。」

李想還表示,對理想而言,市佔率還是第一重要的因素,第二季度的核心目標是,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把一季度11%的市佔率提升到13%。

面對理想汽車創下新高的財務數據,不少人高呼「理想殺瘋了」,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對理想汽車的純電車型表示擔憂。理想汽車的成就與增程式動力模式密不可分,有着先發優勢,但在車企集聚的純電賽道上,理想將面臨着更為激烈的挑戰,要想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日前的上海車展期間,理想汽車正式發佈了「雙能戰略」,表示將在「智能」和「電能」全面發力,到2025年將形成「1款超級旗艦車型+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佈局,面向20萬以上的市場,全面滿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同時,理想方面預計到2025年建成充電場站3000座以上。

近日,有市場傳言稱理想汽車純電車型將推迟到明年上市。在財報電話會上,李想透露,理想汽車的純電車型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進行發佈,發佈后就會開啟進店試駕並逐步開啟交付,會保持與L9、L8、L7車型相同的發佈、交付節奏。

為支持多車型的發展,理想汽車也在持續拓展網絡佈局,截至2023年4月30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共有302家零售中心,覆蓋123個城市;售后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318家,覆蓋222個城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