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5-11 07:00
轉自:上觀新聞
從上海城區出發前往松江,在G60滬昆高速上,遠遠就能看見由波浪一樣起伏的屋蓋連接的幾棟建築,這是G60科創走廊的標誌性建築「科創雲廊」。
據悉,整個科創雲廊一共規劃有23棟建築,綿延1500米,由一條鋁結構的網狀「飄帶」連接,建成后總建築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未來會是長三角的一個新地標。
5月9日,第一財經跟隨「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採訪記者團去往G60科創走廊,首站去了在建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
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及產業生態園是騰訊與松江戰略合作的基礎性項目,規劃建成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超算樞紐。截至目前,包括騰訊的科恩、優圖、微瓴三大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及常山北明、東華軟件、T3出行、靈雀雲等百余家騰訊生態鏈企業將入駐園區。
上海瓏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騰訊項目的建設運維方,公司運維副總監王智鑫對記者表示,這是騰訊在全國規劃的單體規模最大的園區,在數據中心方面一共規劃了16棟樓,設計了4萬個機櫃,「比較自豪地説,園區的整體容量在全球都能排到前10。」他表示,未來騰訊會把這里作為在上海的一個主力服務園區,除了騰訊生態客户外,也會服務一些中小客户。
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於2020年6月開工建設,當時周邊是一片荒地,到現在幾棟嶄新的數據大樓拔地而起,3號樓、4號樓、7號樓、8號樓已經投產交付,冷凍機房、數據機房中的各項設備都在高效運轉,至少有1萬余台服務器投入工作並正常運行。
站在8號樓往前看,旁邊的綜合辦公樓正緊鑼密鼓地施工,進行封頂后的內部精裝,一河之隔的南區目前還是待施工的狀態。王智鑫表示,按照計劃快的話南區今年下半年就要開始設計,明年就要動工。
據介紹,按照設計,先進計算中心建成后服務器數量將達到80萬台,算力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算中心的10倍,屆時將成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數據中心,承擔各類人工智能、即時通信、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微信醫保支付等任務,為全社會提供雲計算服務。
到園區完全建成后,這樣一個規模的計算中心每天將要消耗約1萬多噸的水,以進行散熱。王智鑫對記者表示,目前園區的負載還不高,每天也要使用大概300噸的水,預計達到最高負載后,一棟樓的耗水一天就達1000多噸。
先進計算中心的一大特點就是「大」, 王智鑫介紹,這意味着可以提供海量的資源,給予客户極大的彈性,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為什麼要做大數據中心,做得越大,相應的彈性和能夠支撐的場景就會更豐富。」
在搬到這里之前,騰訊的數據中心分散在上海的十幾個節點,王智鑫表示,這些節點都相對比較小,地方之間的互聯是很大的問題。現在正建的大型園區,機房之間的互聯會非常簡單,距離短、施工難度也小很多,節約了很大部分成本。
王智鑫還提到,騰訊針對類ChatGPT對話式產品正在做的混元助手項目,也是目前這個先進計算中心園區支撐,並提供數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