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林園「相中」的這隻中藥股剛剛創歷史新高!北上資金爆買10倍業績暴增股,名單都有它們……

2023-05-10 18:35

4月底、5月初,雖然市場加劇震盪,但中藥、銀行、基建等領域的個股仍在扎堆創新高……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年報、一季報剛剛落幕的時間窗口下,上述領域公司之所以能夠實現逆市上漲,一個重要的催化因素就在於業績的超預期增長。

而在這背后,以北上資金為代表的外資、社保基金等均在積極做多。那麼,哪些領域正在被其所愛?

中藥扎堆創新高

一季報業績超預期增長

近日,中藥股扎堆創歷史新高,如江中藥業達仁堂羚鋭製藥太極集團同仁堂華潤三九。5月5日,江中藥業報收26.24元/股,創1996年9月上市以來新高。繼5月4日收出漲停,達仁堂在5月5日繼續上漲近6%,創2001年6月上市以來新高。另外,羚鋭製藥、同仁堂等中藥股的股價也均在近日創出歷史新高。

中藥股股價扎堆創新高的背后,與一季報業績超預期增長不無關聯。從中藥板塊披露的業績報告來看,絕大多數均實現了業績增長。據統計的66只中藥股顯示,有53只個股2023年一季度淨利潤實現增長,佔比達80%。

進一步來看,太極集團、康恩貝貴州三力東阿阿膠、達仁堂等一季度業績增幅均超過100%,太極集團增幅達991.15%,接近10倍(見表1)。

在中藥股股價、業績齊增的背后,外資給予了積極加碼。截至一季度末,代表北上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共現身近30家中藥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對績優股實施了「買買買」行動,如對一季度業績增幅均翻倍的康恩貝、天士力,分別增倉1565.75萬股、1322.44萬股。此外,對於佐力藥業、東阿阿膠、同仁堂、江中藥業等一季報業績增長股,增倉數量也均超過了500萬股。對於業績增幅近10倍的太極集團,北上資金一季度對其增倉超80萬股

對於中藥股,投資大佬林園此前就已經投出「關注目光」。如曾在2022年3月,林園投資參與調研了達仁堂,「神奇」的是,自林園投資調研之后,達仁堂股價即開啟了持續震盪上行,以2022年3月至今測算,達仁堂股價已累計上漲達90%

中藥股持續受到資金關注,也與鼓勵中醫藥發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推出有關。如此前不久,《「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重磅印發。

對於后市的中藥股機會,機構是相對樂觀的。湘財證券表示,2023年,中藥行業投資價值不變,「政策利好+業績走出低點+估值低位」共同構建了中藥行業投資機會。其建議可以重點關注三大主線,第一,傳承創新線,關注創新中藥和品牌中藥;第二,集採雙目錄驅動線,關注獨家品種和OTC品種;第三,感染防治線,關注與新冠、流感感染相關的中藥防治品種

銀行股一季報業績「亮眼」

經濟復甦有望帶動估值向上

同樣在一季度迎來業績批量增長,大金融板塊中的銀行股也走出了「超跑」行情。

從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在統計的42只銀行股中,40只實現增長,佔比高達95%。進一步來看,其中17只銀行股實現了2位數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蘇州銀行常熟銀行成都銀行張家港行蘇農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等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幅均超過10%。

不僅同比,與去年四季度環比來看,不少銀行股的業績表現也同樣迎來加速。如青島銀行、杭州銀行、滬農商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等環比增幅均超過50%,民生銀行青農商行渝農商行鄭州銀行浙商銀行等環比增幅更是超過100%。民生銀行環比增幅最高,達854.53%(見表2)。

銀行股業績迎來顯著修復,與多重因素有關,其中一個重要的核心因素在於經濟復甦。從此前披露的經濟數據來看,一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2.2%。另據央行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

銀河證券有觀點表示,一季度信貸實現開門紅,實體融資需求逐步回暖,疊加貨幣政策趨穩、空間仍存,銀行經營環境良好,基本面預計維持穩健。疊加「中特估」的催化,銀行面臨估值重塑機遇。銀河證券認為,優選區域資源稟賦突出、信貸增長動能強勁的城農商行,同時關注地產鏈修復和零售業務佈局領先的股份行估值修復機會

申萬宏源認為,二季度應超配銀行。其分析指出,經濟復甦之年銀行估值修復不會缺席,但凡有任一經濟數據向上的信號催化甚至超預期,銀行行情都會隨之啟動。當前銀行板塊處於安全的估值底部區域,下行風險已經有限、悲觀預期基本反映,經濟回暖信號釋放初期,銀行板塊的順周期屬性會逐步引導市場正向預期。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銀行股即開啟了持續的估值提升模式。統計顯示,有6成銀行股年內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年內漲幅為3.7%),中信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長沙銀行、民生銀行等漲幅則均超過20%。民生銀行於5月4日更是斬獲「10CM」漲停,5月5日繼續上漲4%。

在銀行股強勢領跑背后,離不開北上資金、社保基金這兩大資金的「助力」。

統計顯示,據銀行股披露的一季度股東持倉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共出現在31只銀行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一季度對其中16只個股進行了增倉,國有大行是增倉重點,如北上資金一季度增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股數均超過9000萬股,增倉農業銀行股數最高,達2.69億股。

社保基金也在一季度重點增倉銀行。如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五組合,以5800.984萬股的持倉量新進成為蘇州銀行第9大流通股股東,截至一季度末,持倉市值達4億。再如郵儲銀行,今年一季度,全國社保基金六零四組合以7000萬股的持倉量新進成為第8大流通股股東,截至一季度末,持倉市值達3.2億元。

大基建扎堆大漲

一季度紛紛斬獲大額訂單

不只中藥、銀行等板塊,同樣一季度業績、股價扎堆大漲的行業還包括大基建。

據統計154只建築裝飾類個股(包括基礎建設、專業工程、房屋建設、裝修裝飾),超過90只個股在一季度實現業績增長,佔比超過6成。其中,如上海建工騰達建設等,一季度業績增幅均翻倍,分別達243.29%與175.91%。北方國際新疆交建中鋼國際中工國際隧道股份等一季度業績增幅也均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實現增長同時,多數大基建類公司均推出了2022年度進行分紅的利潤分配方案。如四川路橋中國鐵建、隧道股份、中國建築安徽建工、中鋼國際、中國交建中國中鐵等,每股派現金額均超過0.20元,四川路橋每股派現更是達0.91元(見表3)。

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國內狹義基建同比增長8.8%,廣義基建同比增長10.8%,投資保持較高增速。除了業績迎來顯著增長,不少基建公司也披露了一季度的最新訂單情況。整體來看,在基建投資提速的背景下,基建公司紛紛斬獲不俗訂單。

如上海建工表示,一季度累計新籤合同金額為人民幣 1008.24 億元;隧道股份表示,2023 年第一季度,中標合同量2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96%;四川路橋透露稱,第一季度中標項目金額288億元,同比增幅達100.64%。此外,中鋼國際、中國中冶、中國建築、中國交建等均公佈簽訂大額訂單(見表4)。

受業績增長、分紅以及訂單等多重因素刺激,不少基建股在今年以來出現持續上漲,如北方國際,年內漲幅超過140%,股價創2017年4月以來新高。另外,不少基建股創下歷史新高,如四川路橋,4月28日報收15.85元/股,創2003年3月上市以來新高。此外,另有多隻基建股在近日扎堆漲停,如中鋼國際、陝西建工,兩者分別在5月4日、5月5日均收出「10CM」漲停。

雖然基建股股價迎來一定上漲,但其估值水平相對並不高,大部分公司估值水平在20倍以下,尤其「中特估」概念的「中字頭」公司,如中鋼國際、中國核建中國能建等,另外,中國中冶、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築等則均在10倍以下。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獲獎名單

五一假期《星標用户答題送現金紅包》特別活動獲獎名單現已揭曉!恭喜以下兩位讀者朋友分別獲得66元現金紅包!請添加小編微信:16710112353驗證領獎!

(注:請在本周日前添加領獎,否則視為主動放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