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源證券:「中特估值」帶來煤炭行業估值重構 能源轉型提供拔估值可能

2023-05-10 14:11

智通財經APP獲悉,開源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政策調控下,電煤長協價格的相對穩定及長協簽約率的提升,導致煤企盈利趨於穩定,股價與煤價關聯性減弱,煤炭行業周期屬性趨於弱化。該行認為,受政策管控,動力煤價格位於合理區間,中長期合同成為煤市穩定器,長協價格穩定、比例提升—煤企盈利確定—估值重構邏輯凸顯,估值重構邏輯已在中國神華開始演繹,煤炭行業是典型的國央企集中行業,具備高盈利、高分紅、低估值特點,具有很強提估值邏輯。

開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雙碳背景下產能周期無法順利開啟,煤炭周期屬性正在弱化

覆盤煤炭二十年,煤炭行業以周期邏輯為主。2003-2022年,煤炭行業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2003-2011年,需求帶動產能擴張的「黃金十年」;2012-2015年,產量釋放,產能過剩的「艱難時刻」;2016-2020年,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帶動行業「重回正軌」。2021年-至今,疫后復甦,碳中和,俄烏衝突下的「能源危機」。除流動性因素外,影響煤炭指數的主要因素為煤炭價格,煤炭指數以周期邏輯為主。2022年以來煤炭周期屬性弱化。政策調控下,電煤長協價格的相對穩定及長協簽約率的提升,導致煤企盈利趨於穩定,股價與煤價關聯性減弱,煤炭行業周期屬性趨於弱化。新的產能周期無法順利開啟。當前煤炭行業本應處於產能擴張周期的初期,但供給側改革成果鞏固,「雙碳」政策限制煤炭消費預期,新批產能明顯減少,煤企新建產能意願轉弱,傳統能源亦向新能源轉型,煤企傾向於高盈利高分紅,難以開啟新的產能周期。

煤炭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具有高安全邊際

當前煤炭板塊PE、PB都處於低水平。截至2023年5月5日,煤炭板塊市盈率PE(TTM)為6.64倍,處於2001年至今的歷史谷底。從歷史估值低點看,煤炭板塊當前基本面更接近於2005年的盈利向好時期,但當時PE仍比當前高25.8%。煤炭板塊PB為1.26倍,2005年低點比當前仍高12.7%。從PB-ROE角度看,當前煤炭板塊相比其他行業,市淨率估值折價62%,相比歷史年份,估值折價64%。

確定性邏輯&「中特估值」帶來估值重構,能源轉型提供拔估值可能

煤炭行業真正開始演繹確定性邏輯。2022年以來,受政策管控,動力煤價格位於合理區間,中長期合同成為煤市穩定器,長協價格穩定、比例提升—煤企盈利確定—估值重構邏輯凸顯,估值重構邏輯已在中國神華開始演繹。「中特估值」促央國企價值重估,煤炭行業充分受益。政策高度重視國央企價值實現與估值提升,淨資產收益率考覈指標促進國企高分紅,煤炭行業是典型的國央企集中行業,具備高盈利、高分紅、低估值特點,具有很強提估值邏輯。能源轉型提供拔估值可能。碳中和背景下,煤企能源轉型已經開啟,煤企四種能源轉型途徑均有提估值可能。

投資建議:高勝率與安全性兼備,多主線佈局

煤炭板塊「攻守兼備」的邏輯得到驗證,該行對煤炭板塊維持高勝率與高安全邊際的邏輯推薦:如果對經濟悲觀,當前買入煤炭股票則多數可以獲得10%左右的股息率,從年報和一季報發佈的實際情況來看,高分紅與超預期的業績表現;

如果看多經濟,煤炭股同樣也會成為進攻品種,作為上游資源環節必然受到下游需求的拉昇而反映出價格上漲,再疊加煤炭產量供給的受限,價格還有望表現出超預期上漲,反映在股票層面上可以賺到更多的資本利得或更好的超額收益。

從安全性而言,煤炭股的估值已經處在歷史的底部區域,PE估值對應2023年業績多為4-5倍,以PB-ROE方法分析煤炭股高ROE而PB卻大幅折價。陝西和內蒙在一級市場招牌掛出讓礦權均實現了高溢價(陝西溢價率500%+,內蒙溢價率200%+),伊泰煤炭溢價50%回購H股並港股退市,這些均證明當前煤炭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

通過煤炭股二十年覆盤,盈利穩定性高且持續高分紅的公司確實會提升估值,中國神華從2021年11月以來的估值提升就是強有力的證明,「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對煤炭板塊的估值提升也帶來催化。

高分紅兼具高彈性的雙重受益標的(前四再疊加高成長):山西焦煤(000983.SZ)、廣匯能源(600256.SH)、兗礦能源(600188.SH)、潞安環能(601699.SH)、山煤國際(600546.SH);經濟復甦及冶金煤彈性受益標的:平煤股份(601666.SH)、淮北礦業(600985.SH)、神火股份(000933.SZ);穩健高分紅受益標的:中國神華(601088.SH)、陝西煤業(601225.SH);中特估預期差最大受益標的:中煤能源(601898.SH);能源轉型受益標的:華陽股份(600348.SH)、美錦能源(000723.SZ)、電投能源(002128.SZ)、永泰能源(600157.SH)。

風險提示:經濟增速下行風險;供需錯配風險;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