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潛在扛大旗的方向!教育股表現強勢,哪些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2023-05-10 11:05

5月10日,教育股集體衝高,A股方面,截至發稿中國高科快速漲停,全通教育漲超12%,國新文化漲超9%,中公教育、博通股份、凱文教育等跟漲。

港股方面,教育板塊同樣漲幅居前,其中中教控股漲超5%,思考樂教育、希望教育漲超3%,中國東方教育、宇華教育等跟漲。

消息面上,近日,多家企業公佈大模型成果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果,網易有道、學而思、科大訊飛均透露了其在大模型領域的部分內容。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教育板塊屬於"AI+"的延伸性炒作,隨着AI在各行業產業滲透率提升,相關板塊頻頻的迎來輪動上漲行情。

而政策利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政策方面,5月5日,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到,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深化教育衞生事業改革創新。

就此賺錢效應,資金還會圍繞着AI蔓延到教育革命,基於AI上線的雲課堂也是很有想象力的,資金或將進一步挖潛,留意后排的補漲機會。


AI教育迎來應用爆發期


近日,國內多家企業公佈其大模型成果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果,短短一周內,網易有道、學而思、科大訊飛均透露了其在大模型領域的部分內容。

其中,網易有道劇透其英文AI外教,學而思表示正在進行自研數學大模型的研發,科大訊飛則是發佈「星火大模型+AI學習機」。

海外方面,同樣已有多個大型教育平臺宣佈接入GPT-4,打造個性化的教育產品和服務,如多鄰國(Duolingo)接入GPT-4並推出新產品「Duolingo Max」,提供Roleplay功能,通過AI聊天機器人和用户的多輪對話互動,為用户打造沉浸真實的語言學環境,實現「因材施教」;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也是首批接入GPT-4的在線教育網站之一,GPT-4為其AI助手Khanmigo提供技術支撐,既是學生的虛擬導師,也是教師的課堂助手。

實際,過往人工智能已經在教育領域開始滲透,但隨着ChatGPT代表的AI技術革命性進步,教育應用端將在2023年從C端到B端迎來爆發。AI會給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提升教學效率必備工具,2023年將成為AI+教育應用爆發之年。

華創證券表示,應重視「AI+教育」,AI大模型和教育天然適配,多輪對話、多語言理解等能力無需經過特殊訓練和調試,容易落地。並且,教育行業市場空間大,家長付費意願強,商業場景清晰;海外商業模式成熟可借鑑,多鄰國、可汗學院已經跑通。

年內市場對AI關注度持續高漲。中金公司指出,上一輪行情催化主要集中於大模型的突破進展。模型層集中涌現后,下一階段AI產業趨勢將更多由應用端催化。人工智能模型經過訓練開發后,最終需要融合在前端應用中落地,才能進一步實現價值放大。

其進一步指出,目前AI應用還較為稀缺,投資邏輯仍處於演繹早期,預計5月之后將進入AI應用的加速繁榮階段。


哪些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AI在促進教育資源均衡、教育效率提升、因材施教等方面意義重大。AI能助力生產教學內容,提高備課效率,豐富學習內容,降本增效,實現資源優質深度均衡。同時可以一對一與學生交互反饋,提供建議,實現「因材施教」,並能在日常學習和考試監考發揮重要作用。

而具體到落實來看,未來「AIGC+教育」核心是兩條路線:

1、AI培訓。

其表示,從根源上出現的需求,每一代技術大變革,都會出現大量的職業淘汰和更新,而現在大量的人,尤其是學生家長,會更加擔心「未來被AI取代怎麼辦」,那麼要「更加了解AI,更加擁抱AI技術的發展」是很多人會產生的需求。具體來看包括兩類:1)職業發展的需求2)「雙減」背景下對於STEM教育的重視。

2、教育信息化。

教育是一個「千人千面」的需求,個性化需求很強。此外,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有「高頻迭代」的需求,所以,智慧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是具備AIGC應用基礎的,「喂」的內容是每個不同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輸出的是個性化的題目和學習內容等,政府層面也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投入,2022年9月,國常會特別提出對各級別學校提供貼息貸款,支持學校發展,其中相當比例預計會投入教育信息化之中。

降本增效方面,AI可以提升教學運營效率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其表示在教學環節,AI也能一定程度上替代重複性的勞動,比如智能化批量閱卷,自動生成課件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