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被巴菲特「加持」創了新高!當五大商社滿足「現金奶牛」的所有審美……

2023-05-06 09:57

今晚在伯克希爾股東會的「開放麥」環節,巴菲特大概率要被問到日本市場投資的問題,而且他也答應了今年的股東會要儘可能多回答一些提問。

上個月,這位93歲的投資大師到訪日本引起了各種轟動和圍觀。這是2011年來,他第二次到訪日本。

在接受多家外媒的聯合採訪時,巴菲特表示,將討論進一步投資日本股票。同時他還透露,對自己過去幾年來對日本五家商社的投資「非常自豪」。

這五家公司分別為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在巴菲特4月11日接受完媒體採訪后,上述五家商社的股價集體走高。

實際上,巴菲特正式官宣買入這五家公司已經是3年前的事情。

2020年8月30日,也就是巴菲特90歲生日這天,他宣佈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經收購了五家日本主要貿易企業每家超過5%的股份。

當時,伯克希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意圖長期持有這些投資。

這次在CNBC訪談中,巴菲特再次強調:「我們投資它們的時候,是抱着長期持有的心態,而並不是只想持有到下周、下個月或者是明年。

固守能力圈的巴菲特,歷史上很少投資美國以外的上市公司,少有的幾筆,也都沒有失手。

無論是在中國投資中石油、比亞迪,還是早年投資韓國浦項制鐵公司,都收益頗豐。

這次投資五家商社,同樣體現了非凡的水準。

在被巴菲特買入后,五家商社這些年來的股價沒有讓人失望,兩年多來遠遠跑贏日經225指數。

2020年8月以來,丸紅商事的股價漲逾兩倍,三井物產、三菱商事股價翻了一番以上,伊藤忠商事和住友商事股價漲幅分別在70%和80%左右。

相比之下,日經225指數漲幅不到30%。

利潤豐厚、估值便宜,五大商社享盡大宗商品漲價紅利

雖然伯克希爾在2020年8月官宣買入這五家商社,但在CNBC的訪談中,巴菲特表示,自己大概在4年前就開始投資日本商社了。

這意味着,巴菲特實際買入的時間要比官宣更早。

「當時我正在一家一家地看公司,正如我每天所做的那樣。我就在想,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公司,我也瞭解他們所做的業務,但它們的股價卻低得離譜。

尤其是,如果我們把這些股票的價格和當時日本的利率進行對比的話,就顯得更荒謬了。」巴菲特説。

他還説,自從購買這五家日本商社后,各大商社的投資回報已超出了自己的預期,股息平均上漲了70%左右。

截至目前為止,伯克希爾持有這五家商社7.4%的股權比例。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3年4月28日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3年4月28日

出色的股價背后,是這五家公司過去幾年表現出色的業績。

2020年和2021年五家商社的淨利潤情況 來源: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 2020年和2021年五家商社的淨利潤情況 來源: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進入「失去的30年」,進入小幅波動區間。

而近年來隨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新能源趨勢加速,全球傳統能源投資逐漸陷入停擺狀態。當這些上游資源公司開始大幅降低投資時,就呈現出「現金奶牛」高現金流和高分紅的顯著特點。

公開資料顯示,這五家商社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礦產、能源等上游資源品板塊。

不得不説,巴菲特增持動作「非常精準」。

在巴菲特剛開始投資這些商社時,恰逢疫情暴發期間,國際油價十分低迷,一度跌破20美元。

而過去一年來,俄烏衝突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大通脹,五家商社在相關業務上收穫頗豐。

三菱2022財年的合併最終利潤就逼近1萬億日元,創商社行業歷史新高,同時,商社每年的分紅也要比其他企業高很多。

此前的2021財年,五家商社同樣表現不俗。

其中,收入規模最大的是三菱商事,截至 2022年3月31日,三菱商事2021財政年度收入為8,972 億元,歸母淨利潤達 487 億元,總市值達 3,803億元。

收入規模最小的住友商事,2021財政年度也實現了 2,855 億元的收入和 241 億元的歸母淨利潤。

此外,過去一年,日央行迟迟未加息,日元大幅貶值,一度跌破32年的低點,也讓這些商社享盡政策帶來的紅利。

作為投資企業,匯率的波動,尤其是日元貶值對商社非常有利,使得商社的投資從海外轉回日本市場時能產生極為高額的利潤。

五家商社普遍在海外投資,除了伊藤忠商事,其他四家商社在日本境外投資的比例均超過45%。

豐厚的利潤背后,這幾家公司目前的估值也遠小於市場平均水平,日經225指數市值加權的pe為17.95,pb是1.69。

這也符合巴菲特一貫以來的操作,在好價格的時候進入。

日本商社的前世今生

巴菲特投資的這五家商社,在日本都有着悠久的歷史,被稱為五大商社。

一些商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過去,它們負責控制日本貿易,從世界各地採購原材料,並將日本產品銷往海外。

三井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江户時代的三井家族,1877年,原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成立,通過單獨銷售三池煤礦的煤炭,進出口大米、煤炭、生絲、棉紗,發展成為無與倫比的綜合商社並擴大了業務規模。大正時代初期佔日本出口的40%,成為最大的貿易公司。

三菱商事的起源則是土佐藩的巖崎彌太郎於1870年創立的津雲商會。之后,經過幾次組織變動和公司名稱變更,於1892年成立了三菱股份公司營業部。

1894年其煤炭營業部獨立出來,成為前身。1950 年,三菱商事正式成立。

明治維新至二戰前,日本政府為加速工業化進程,通過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明創新等方式發展民用企業,並下放特許經營權,將軍工、鑄幣、鐵道以及印刷等特殊部門以外的官營企業以低廉價格轉賣給具有一定實力的資本家,形成了第一批財團。

這些財團因此控制瞭如運輸、紡紗、銀行以及鋼鐵等盈利較高的行業。

三菱和三井這兩家公司是明治時期的貿易公司代表,在二戰之前,兩家財閥就逐漸壟斷了日本市場。

住友商事與三井、三菱的歷史一樣悠久,其歷史始於戰后。

伊藤忠商事、丸紅則為關西的貿易公司。

伊藤忠商事起步於近江的布草業務,創立於1858年,不僅是日本前五大貿易商之一,也是一家業務遍佈全球的綜合性貿易公司,在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78位。

丸紅是安政時代伊藤忠兵衞創立的,后來發展成為名為Benichu的紡織品貿易公司,據說與伊藤忠商事是同卵雙胞胎。

不得不説的是,日本商社的歷史,與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密不可分。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奉行侵略擴張,中日甲午戰爭中,《馬關條約》的簽訂讓日本獲得大量賠款,進而帶動了工業等產業的興起。

而二戰期間,三井、三菱、住友這些商社背后的發展史,也寫滿了血腥。

憑藉和日本政府的關係,這些企業在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等國的同時,強徵了大量當地人作為勞工,也掠奪了大量當地資源。

二戰后,日本財團被強制解散。但財團仍然保持了對銀行的控制。

隨着美國將日本作為其遠東的軍需工廠與牽制中國的棋子,日本財團也獲得重整旗鼓的機會。

1952 年,三井、三菱、住友等財團商號的使用禁令被解除,日本政府也做出了繼續扶持財團經營的決定,並在關鍵領域放開經營權。

幾大商社逐漸穩定下來。

此后,它們的業務逐漸轉變,投資於多個領域,從礦業和農業等上游產業到下游零售業。

如今,這些商社已經是經營多種商品的綜合商社,更多側重於投資領域,比如當下,這五家商社就都押注能源、創新企業等。

其經營範圍也非常廣泛,涵蓋能源化工、金屬、食品農產、大眾消費等領域的貿易和基礎設施等業務,並在全球各地擁有投資和業務。

日本的伯克希爾?

如果看市值,巴菲特此番投資的五家商社,在日本都能排到前50。

但日本前50的公司,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面孔,比如豐田、索尼、任天堂、佳能……

按照巴菲特對品牌的鍾愛,這些公司里面,很多本可以成為巴菲特的投資對象。

但巴菲特卻選擇了這五家商社。

有日媒分析認為,一方面,這些商社本身在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龐大,各自的投資涉及多個行業和其他公司。

另一方面,商社的商業模式與巴菲特自己名下的公司有些類似。

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在提到這五家商社時,曾談到: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會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營策略。」

他們有自己的投資組合,但他們考慮的是如何去管理風險,以及如何逐步改善他們的業務。這一點在這五家公司身上都能很明顯地觀察得到。」

雖然曾經以貿易起家,但如今的這幾家商社,投資業務已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菱商事投資了一家名為 Kanro 的糖果公司。

雖然它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品牌,但不瞭解這個行業的普通人往往會認為它是一家很可能沒落的小公司。

而如果與行業相關的人溝通,就會了解到口香糖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Kanro 其實是一家成長中的公司。

Kanro的社長村田哲也就曾供職於三菱公司。

伊藤忠商事此前是全家的最大股東,在2020年全資收購了這家便利店,實現了百分百控股。

當時由於疫情,人們傾向於網購,給實體便利店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也讓當時全家的收購價格更為低廉。

此外,伊藤忠商事自身龐大的業務版圖包括食品板塊業務,公司涵蓋糧油食品原料供應、製造加工、中間流通和零售全鏈條,收購全家后,伊藤忠自身可以充當全家便利店的供應商。

伊藤忠商事的子公司為飯糰、便當盒和麪條等受歡迎的便利店產品採購原材料,圍繞便利店業務創造了無限的投資機會。

對伊藤忠來説,這筆收購延伸了其產業鏈,提升了集團在整個零售板塊的競爭力,同時還能利用全家豐富的顧客數據,開展傳統零售範疇以外的經營活動。

有分析認為,這五家商社對外投資的方式,與伯克希爾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在做和伯克希爾相同的事情。

實際上,無論是巴菲特還是芒格,在尋求投資對象時,都會尋找和他們志同道合的人。

去年,芒格把個人財富的一部分委託給了一家墨爾本的投資機構——Stonehouse Corporation。

談到自己為什麼看中Stonehouse,芒格説,「這就是伯克希爾的劇本」,「你可以看到我就是照着這些(特質),分辨出志同道合者。」

對於此番投資日本,巴菲特表示:「我正在尋找未來 10 年或 20 年將繼續表現良好的企業和人員。除非它超出我的理解範圍,否則我正在尋找所有日本大公司。「

而投資這五家主要的貿易公司,很可能意味着,巴菲特評估他們的實力可以持續20年甚至更久。

巴菲特説他在尋找企業和人,這讓日本相關人士認為,除了投資公司,巴菲特似乎對日本人也很感興趣,此番投資除了對於日本這些企業前景的看好,還有對於日本商人實力的認可。

巴菲特為何長期看好日本?

巴菲特如今毫不掩飾其對日本的看好。

媒體如此解讀他近期在日本的行動——沃倫·巴菲特正加大在日本投資。

對此,巴菲特説:「不管是現在,還是幾年前,這都是一個準確的解讀。」

伯克希爾自2019年起連續四年發行千億日元規模的日元債,獲得了大量便宜日元。避免跨境投資的資本流動與匯率風險,優先考慮日本當地標的,也是應有之意。

「事實上,這個機會好到讓我感到困惑。我們可以買到收益率只有14%的公司股票,而隨着股息的增長,該股票的收益率增長了70%。

但人們卻選擇把錢儲存多年,不讓它繼續增長,在我看來這不太合理。」

申萬宏源宏觀策略團隊4月底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考慮到股市現金回報與融資成本,日本股市相對於美股、港股甚至A股,都具有更好的「套利」空間。

顯然,巴菲特對日本的投資,是在於從長計議。

在訪談中,巴菲特稱:「我們可能會選擇在這些公司上投資10年、20年,因為我們已經深深地被這些公司的魅力所吸引。

我們投資它們的時候,是抱着長期持有的心態,而並不是只想持有到下周、下個月或者是明年。

而此次對日本五家商社的買入只是一個開端。

他説:「雖然目前只持有五大商社的股票,但接下來的投資對象一直在腦海中,取決於價格。

如果這五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來找我們説我們正在規劃一些重大業務,或者我們正在尋找併購計劃的合作伙伴等,我們都會表示期待與歡迎。

此次日本行,巴菲特除了參訪上述五家商社外,還計劃視察旗下企業投資的日本工業刀具製造商泰珂洛(Tungaloy)。12年前,巴菲特首次到訪日本時就參觀了泰珂洛。

此外,巴菲特會見了伯克希爾全資擁有的子公司ISCAR的十位重要高管。

巴菲特對於跟伯克希爾血脈相連的公司,總是不吝讚美。他説:「在所有收購的公司中,ISCAR是我們的驕傲之一。

它來自於一封陌生人的來信,我此前從未聽説過他,也從未聽説過他的公司。他在信中向我詳細闡述了為什麼這家公司會適合伯克希爾。

事實證明,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從一無所有到如今取得的非凡的成就,它在持續前進,並且永不停歇。

他們剛剛在日本收購了另一家公司51%的股份。從現在起的20年、50年、100年,伯克希爾都會為ISCAR感到自豪。」

參考資料:

[1]第一財經:再訪日本、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神」巴菲特的邏輯是什麼?

[2]申萬宏源證券研究:從巴菲特增配日本商社看中特估的全球定價邏輯

[3]東吳證券商貿零售行業跟蹤周報:巴菲特不斷增持的日本五大商社是什麼?中國的商社巨頭有哪些公司?

[4]華泰證券固收深度研究:經濟發展模式之日韓模式

[5]https://diamond.jp/articles/-/321227?page=5

[6]https://long-term-investment.com/trading-stock/

[7]https://double-growth.com/2216-kanro/

[8]https://www.recme.jp/careerhigh/entry/syousya-company

[9]https://minshou.net/?p=1442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排版:慧羊羊責編:艾暄
排版:慧羊羊責編:艾暄 排版:慧羊羊責編:艾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