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5-05 16:40
智通財經APP獲悉,海通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4月上證指數漲1.5%,區間最大漲幅為3.0%,而恆生指數下跌2.5%。港股表現弱於A股,AH溢價指數進一步攀升。該行認為國內經濟復甦斜率放緩,中美關係擾動投資者情緒,對港股市場形成壓制,此外,A股「中特估」表現較強,央國企支撐大盤走勢,但港股反應不明顯,AH溢價處於歷史高位,港股的估值顯著低於A股,預計后續AH均上漲但港股補漲空間或更大。
海通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近期港股表現弱於A股,AH溢價指數進一步攀升。
4月上證指數漲1.5%,區間最大漲幅為3.0%,而恆生指數下跌2.5%。4月下旬市場開始擔憂經濟復甦斜率能否維持,加之部分高頻數據走弱,A股和港股均有所調整。港股相對A股更弱,主要由於A股在TMT、「中特估」等熱點持續輪動,支撐A股的行情,而港股投資者更注重基本面,對國內經濟更敏感,而對主題行情參與較少;此外,中美關係擾動和美國銀行業風險對港股的衝擊也更大。A股和港股走勢的差異擴大導致近期AH溢價指數持續攀升,4月漲幅達2.1%,截至2023/4/28滬深港通AH溢價指數處於2006年以來83.3%百分位。A股和港股走勢的背離自1月底就已經開始顯現,1月30日以來滬深港AH溢價指數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0%。
A股「中特估」表現較強,央國企支撐大盤走勢,但港股反應不明顯。
近期A股大盤走勢較強,與「中特估」行情下央國企表現較好有關。4月A股央國企累計漲幅10.3%,1月30日以來為16.3%,顯著高於民營企業的-3.8%和-15.9%;港股央國企4月平均漲幅5.6%,1月30日以來為6.8%,也顯著高於民營企業的-2.5%和-17.8%。相比較而言,A股央國企表現明顯優於港股,4月A股央國企相對港股的超額收益為4.8個百分點,1月30日以來為9.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港股央國企漲幅不及A股主要在於港股投資者對「中特估」行情認可度和參與度不高,港股市場外資依然佔主導,更注重基本面改善對股價的支撐,而非單純估值的提升,這就導致港股央國企折價率的攀升,進而推動AH溢價指數的上漲。
通信、石油石化、建築等領域A股和港股的央國企表現差異較大。
近期A股的「中特估」主題在通信、石油石化、建築等板塊演繹較為充分,而港股相關行業和個股漲幅相對温和。具體而言:通信行業受數字經濟和「中特估」雙主題的提振表現亮眼;石油石化企業具有高估值、高分紅的屬性,也是「中特估」的重要投資線索;此外,建築行業也是「中特估」的受益方向。
AH溢價處於歷史高位,未來港股補漲空間或更大。
近期A股和港股有所調整,估值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以AH同步上市的企業為對象計算估值,這些公司在A股的PE(TTM)/13年來分位數為9.4倍/35.2%,PB(LF)/13年來分位數為1.0倍/13.0%,但在港股的PE/13年來分位數僅為6.3倍/10.2%,PB/13年來分位數僅為0.7倍/10.4%。港股的估值顯著低於A股,加之AH溢價處於歷史高位,未來有望再度收斂,預計后續AH均上漲但港股補漲空間或更大。
風險提示:海外金融風險頻發,美聯儲加息超預期,國內經濟復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