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史上最火「五一」冷思考:2.7億人次出遊背后,如何能更好的旅行?

2023-05-04 11:4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 實習生 曹樂涵 北京報道

  火爆的「五一」黃金周於5月3日落下帷幕。今年全國假日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文旅產品供給豐富,文化和旅遊行業復甦勢頭強勁。5月3日晚,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五一」假期內,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可以説,今年五一假期在出遊人次和旅遊收入上已全面超過2019年同期,旅遊業迎來了從市場復甦到高質量發展的轉折點。對於廣大羣眾來説,熟悉的「人滿為患」的度假感受又回來了,近幾日的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熱門景點門票售罄、約滿的新聞,景區、商圈也盡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的景象,交通運輸的壓力堪比春運,酒店價格飛漲不説還一房難求。

  「在現有的長假模式下,勢必在短期內形成旅遊相關資源的嚴重供不應求,然后導致某些旅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者是旅遊成本迅速飆升的局面。」攜程集團執行董事長梁建章認為,如果未來希望避免今年「五一」期間出現的種種亂象,應當在制度建設方面進行改革。包括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企業靈活辦公,學校增加春秋假制度和假期設置等等。

  「旅遊戰疫和市場復甦的轉折點過后,重入正常軌道的旅遊業開始回答產業重構的時代之問。」中國旅遊業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對於剛剛迎來了重大轉折的市場來説,應推動重構旅遊產業發展理念、客源地市場體系、目的地空間格局,遵循產業化生產邏輯,構建起現代旅遊業發展方式,把旅遊業真正培養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羣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史上最火五一

  5月3日,去哪兒、途牛、馬蜂窩、同程旅行、攜程、飛豬等OTA公司發佈的2023年五一假期旅遊總結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遊消費火爆異常,出遊人數創近年來新高,用户出遊距離、出遊天數呈雙向延長趨勢。國內遊預訂量相較於春節翻倍增長,創下了「五一」假期歷史峰值。無論是熱門城市還是小眾目的地都在「五一」假期迎來了人潮湧動的盛況。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廣州、西安、重慶、深圳、武漢、南京等城市是今年「五一」最熱門目的地。

  作為2023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小長假,不少遊客增大了五一假期對出遊的投入度,不僅出行熱情高漲,而且長途遊成為主流,不少人選擇為出行投入全部假期時間。

  據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在「五一」假期熱度前十的火車線路中,有8條為跨省線路,北京-上海、廣州-長沙等長線出行的火車線路也進入榜單前十,遊客出行半徑顯著變長。在途牛平臺上,選擇4-5天行程的出遊人數佔比為38%,其中「新疆喀納斯-伊犁-南疆-吐魯番21日遊」「伊朗18日深度遊」「新西蘭-南北島冰川14日遊」等超長出遊天數的產品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睞。去哪兒平臺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假期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超疫情前1.9倍,平均入住天數為1.6天,相比2019年五一假期上漲20%。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更加註重酒店品質的選擇,三四星級酒店預訂佔比提升,從2019年的39%提升至2023年的48%,上升了9個百分點。

  長線出行需求的強烈復甦與疫情期間消費者以本地遊、周邊遊為主的旅遊方式,有了顯著差異,代表着旅遊消費信心的全面恢復。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認為,旅遊對於整個線下消費來講,屬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火車頭,諸多產業因此受益。今年五一長線出遊的全面崛起,將在促進大眾消費、帶動人員就業等各個方面,成為我國二季度消費復甦的重要推動因素。

  民航市場也呈現強勁復甦態勢,量價齊升。據攜程旗下FlightAi市場洞察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國內航班架次超過8萬,日均水平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左右。今年五一機票搜索熱度較2019年大漲162%,假期國內單程含税機票均價為1211元,較2019年增長39%。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即使今年五一機票價格較疫情前增長三成以上,國內熱門城市機票預訂量超過疫情前五成,五一前(4月28日)離港旅客量已超過歷年五一峰值(2021年4月30日)。熱門出發地為成都、北京、深圳、廣州、上海、重慶、昆明、西安、杭州、海口。

  鐵路方面,今年五一的火車票可謂「一票難求」。據國鐵集團公佈的數據,4月29日至5月3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088.1萬人次,日均發送1817.6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464.4%。假期第一天,鐵路迎來五一假期出行最高峰,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1966.1萬人次,開行旅客列車12064列,單日旅客發送人數、旅客列車開行列數均創歷史新高。據去哪兒平臺統計,今年五一,從重慶、成都、天津、北京、廣州乘火車出發的旅客更多。重慶-成都、北京-天津等短途線路熱度不減。重慶北站超過廣州南站,成為今年五一最繁忙的車站。

  在搶票難、票價高的背景下,加之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的政策,不少遊客轉而選擇自駕出行,據統計,五一假期期間,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流量累計31045.94萬輛,日均6209.19萬輛,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101.83%。租車市場同樣火熱,同程旅行平臺的用車訂單量在4月29日也創下單日曆史新高,訂單量為今年春節單日峰值的1.9倍。在用車訂單中,跨城出行訂單較春節提升103%,300公里以上訂單大幅提升。熱門用車需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各大城市羣之間,長三角訂單較春節增長362%、珠三角較春節增長312%、京津冀增長121%。

  「火」下求「冷」與出境遊崛起

  在假期前夕,從車票酒店預訂中就已經能夠大致窺見旅遊市場的火爆態勢,更不必説平常就熱門的城市及景點。為提升遊玩舒適度,「小眾」「冷門」成為年輕用户最關注的旅遊關鍵詞。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的「小眾」相關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72%,「冷門」相關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3%。在「五一」假期里,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150%。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往年諸如德宏、淄博、甘南、伊犁、喀什、淮安、鹽城、自貢、威海、日照、揭陽等相對冷門城市,今年五一酒店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10倍以上,其中德宏酒店預訂量增長最高,達22倍,淄博增長20倍。山南、臨滄、塔城、延邊、昌都等小眾旅遊目的地在節前一周已「庫存告急」,假期前三日(4.29-5.1)的酒店房間,接近90%已被預訂。可以説,所謂冷門城市在今年五一也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熱門。

  除了淄博成為五一「頂流」之外,在眾多線下演藝、節慶活動、地方特色體驗的帶動下,當地旅遊商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均增長20倍以上的城市中,連雲港、徐州、泰安、上饒、嘉興、秦皇島、煙臺、威海、金華等也躋身前十大新興目的地。「酒店+X」「景區+X」的旅遊模式受到消費者青睞,遊客對高品質、個性化旅遊產品的需求不斷凸顯,舒適的旅行體驗、差異性的旅遊產品創新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

  「淄博火遍全國的原因,不僅是燒烤的煙火氣,更是當地真抓實干的政府、誠信經營的商家和熱情好客的市民,為旅客帶來良好出遊體驗。」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郭樂春表示,在去哪兒平臺上,五一前夕單日活躍人數創歷史新高,今年旅遊業需求端仍有巨大潛力待釋放,端午、暑期、十一將迎來一波又一波的高峰。「許多城市希望成為‘下一個淄博’,旅客也正在尋找講誠信、重服務的‘下一個淄博’,實現口碑與經濟效益雙豐收,需要多方從業者共同努力。」

  另一方面,今年五一是出境團隊遊試點恢復后的首個長假。隨着今年以來入出境政策陸續放寬,五一假期成為近三年來出境遊規模最大的小長假。在同程旅遊平臺上,「五一」期間國際酒店預訂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國際機票預訂量也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去哪兒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出境遊機票預訂量已恢復至疫情前同期(2019年5月1日-5月4日)的45%。而攜程平臺的數據顯示,從整體訂單量來看,五一內地出境遊整體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00%,出境機票、酒店訂單量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近900%、近450%。

  距離較近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是內地出境旅客的首選,攜程機票平臺近70%的出境意向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據各平臺統計,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目的地最受遊客青睞。其中多地的機票、酒店訂單均超過2019年五一假期水平。

  同時,隨着前兩批出境團隊遊試點政策的放開,多地長線產品恢復程度也同樣亮眼。例如4月中旬,攜程平臺上,五一前后由內地赴歐洲、中東非國家的跟團遊產品就幾乎全部售罄。迪拜+阿布扎比、西班牙+葡萄牙、埃及深度遊、瑞士深度遊、希臘精緻遊等長線產品在這個假期均受到用户的歡迎。

  廣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是人們出境遊的主要出發地。途牛報告顯示,在出境遊諸多遊玩主題中,海濱海島遊成為更多用户的首選,其中,馬爾代夫、芭提雅、普吉島、巴厘島、奧克蘭、沙巴、斐濟、文萊、長灘島、蘇梅島等目的地人氣更旺。

  為滿足旅客的假日需求,4月中下旬起,東航在上海、北京、西安、昆明等地新增多條國際航線,包括上海-仰光、昆明-新加坡等航線,每周預計新增航班約44班。五一期間,普吉航班量最多,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90%水平,五一期間幾乎每班全滿。南航開通了廣州至巴厘島、沙巴、清邁等東南亞航線,以及上海等國內主要多個城市到東京、大阪、首爾等航線,並加密了前往新加坡和曼谷等航線航班量。

  年輕羣體成爲了出境遊的重要力量,展現出了強大的消費能力。飛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0倍,其中90后是今年「五一」假期出境遊的主力軍,佔比超6成。攜程平臺上很多00后年輕旅客是第一次踏出國門,以出境跟團遊產品為例,這批用户的客單消費為6562元、較疫情前水平增長約25%,而出境自由行產品客單價更是接近15000元。

  彭涵指出,整體來看,因為國際航班、簽證、目的地資源與人力等多重因素的恢復還有一個過程,所以出境旅遊市場依然在恢復的進程中。攜程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平臺上部分海外目的地的機票、酒店訂單已經超過了2019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旅行平臺的表現往往會領跑整個行業,這或許預示着出境遊市場的全面復甦已經指日可待、只是時間問題。

  旅遊「火爆」背后冷思考

  作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小長假,史上最火「五一」的背面則是人滿為患的景點、搶不到的車票以及成倍漲價的酒店。在暴漲的出行需求下,不少景區門票早早售罄,從遊客現場拍攝的照片來看,上海外灘、泰山、大唐不夜城等熱門景點幾乎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遊玩體驗並不十分美好,不少網友吐槽説:「花了看山看海的錢,看的卻是人山人海。」

  不少城市的高鐵動車票也一度全面售罄,而機票和酒店價格則水漲船高,記者在各大酒店預訂平臺搜索發現,在「五一」黃金周期間,熱門旅遊城市的酒店房價均呈幾倍甚至近十倍增長。臨近假期,還有些商家會以「裝修」「漏水」等各種理由毀約,拒絕消費者入住,再將房間以高價售出。此時雖然消費者主觀上有強烈的出遊願望,但交通和住宿的問題難以解決,旅遊願望也只能落空,甚至給本該高高興興休息的假期添堵。

  以酒店業為例,經歷疫情衝擊,國內酒店供給大幅減少,根據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調查結果,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經營星級酒店7337家,數量從2019年來逐年遞減,同比減少4.42%。收縮的供給對上迅速回彈的出行需求,價格自然不斷走高,併產生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可如果爲了每年僅有的幾周長假擴大酒店規模,滿足一時需求,則淡季空房率會更高,更不利於行業發展。

  「所以真正的問題,其實是目前這種每年只有幾次長假的制度設計,會在短期內急速扭曲旅遊行業的供求關係。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遊客們不得不付出比平時貴得多的價格,卻只能獲得比平時差得多的體驗。」 梁建章指出,至於看似因此賺得盤滿缽滿的旅遊企業,其實也不得不面對超負荷運轉的巨大壓力,同時還必須警惕各種隱患和風險。「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種在短期內爆發性出現的旅遊狂熱,並沒有多少真正的贏家。」 

  梁建章還指出一點,隨着國內各旅遊景點變得愈加擁擠,有些遊客會將視線轉向海外遊。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出境遊預訂量比4月初猛增157%。其實今年出境遊價格普遍高於2019年,但與國內遊高企的價格相比,有些海外價格甚至很親民。「對於遊客個體來説,這可能是一個相對理性的不錯選擇。但如果從經濟全局的角度考慮,如果大量遊客因為國內旅遊成本高企而轉向海外遊,客觀上可能造成外匯流失等后果。」梁建章道。

  因此梁建章建議推廣員工靈活休假和中小學春秋假制度,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以及市場情況來具體選擇出行時間,從而在全體人羣中形成「錯峰出行」的效果,確保旅遊行業的供求關係在全年大部分時間內都處於平穩狀態,降低大起大落給整個行業帶來的衝擊。

  戴斌也指出,從根本上講,節假日集中出遊的解決之道在於落實帶薪休假,讓人民羣眾真正做到不僅「我的行程我做主」,而且「我的時間也要我做主」。「這件事呼籲了多年,是拿出切實辦法並列入考覈督辦事項的時候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