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5-04 12:39
迟迟上不了市的萬達商管,其招股書再次失效。萬達商管曾跟投資人有對賭協議:2023年底前若上不了市,萬達需回購股份。留給王健林的時間還有7個月,他,能順利邁過這個坎嗎?作者|李 逗編輯|孫春芳運營|劉 珊五一假期,正是商業地產公司熱火朝天做業績的時候。然而,在萬達內部,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緒卻在不斷蔓延。大家都在擔心,萬達商管的未來究竟會怎樣?4月21日,萬達集團掌門人王健林在公司高層會上表態:「集團確實因商管上市拖延,遇到了階段性困難。」三天后,萬達商管IPO招股書又一次失效。去年還被視為最幸運的行業大佬,能不能邁過這道坎?
年底能否上市成大考
2016年,因股價長期低迷等原因,大連萬達商業(即,萬達商管前身)最終選擇在港股私有化退市,但A股大門苦等多年未果后,王健林又調整了方向,重新瞄準港股市場,吹響上市號角。爲了更好的滿足上市要求,大連萬達商業先后實現了去地產化、輕資產化,並引進了珠海國資,把上市主體重組為「珠海萬達商管」等多個舉措,但變來變去,還是未能踏入那個闊別已久的港交所大門。萬達商管的上市究竟卡在了哪個環節?其實,早在2021年10月11日,萬達商管就已獲得中國證監會赴港上市「小路條」,完成了港股上市的先期註冊程序。但令許多人不解的是,萬達商管卻迟迟未能拿到所謂的上市「大路條」(即H股發行批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導師柏文喜分析道:「通常情況,港股上市公司從取得「小路條」到取得「大路條」只需3-6個月,過去很少出現因批覆原因導致企業上市周期超過半年的企業。」由於迟迟未取得「大路條」,萬達商管的上市時間被一再延期。而最近的第三次招股書失效,導致各類償債危機跟着紛至沓來。這一次,王健林依舊沒有氣餒,他給萬達內部高管和員工打氣道,「萬達絕不會躺平,也不會破產」。不願躺平的王健林,開始很積極努力的籌錢還債了。為此,他重新啟動了發債、減持等融資方式。4月19日,萬達電影公告了一筆減持計劃,以當日收盤價計,減持市值約9.53億元,按公司最新市值計算,套現金額超過9億元。而在之前,萬達系已經開始頻頻融資。年初,王健林將萬達酒店65.04%股份質押給淡馬錫作為貸款擔保;1-2月,萬達商管相繼發行了兩筆合計7億美元的境外債,息票率為11%,並向上交所提交註冊一筆60億規模的公司債;到了3月份,萬達商管又宣佈,擬發行20億元的銀行間債券。這一系列動作,展現了王健林想要再次力挽狂瀾的決心,但與此同時,也讓外界對整個萬達帝國的資金情況畫上了一個大問號。首當其衝的是證監會的問詢。針對萬達今年擬發行的一筆60億元公司債,證監會提出要求,對其短期償債能力和現金流大額為負的原因作出説明。截至目前,萬達商管方面暫未回覆這份問詢函,而這筆60億元的公司債也暫被中止發行。但市場對於萬達商管的上市質疑聲,隨之被放大。萬達商管上市究竟能否成功,這不僅僅關乎着萬達系的經營問題,同樣也關乎着王健林當年簽下的那份對賭協議是否會造成兑付壓力。2021年,碧桂園、螞蟻金服、騰訊、PAG太盟投資集團等機構,一起掏出了380億元,換取萬達商管21%股權。當時萬達商管的估值已高達1800億元。然而,從引入戰略投資人啟動港股上市至今,機構投資者們已等待了近3年。而2023年底,將是Pre-IPO投資者所能等待的最后期限。根據對賭協議要求,王健林最晚必須趕在2023年底讓萬達商管上市。一旦上市失敗,他需要掏出300多億元回購公司股份作為賠償。留給王健林的時間只有7個月左右。目前來看,萬達商管仍需要再次遞交招股書。根據香港上市規則,招股書再次遞交六個月到期后,三個月內重新遞交的,屬於原申請的延續,不會影響上市進程的推進。而對賭協議並不是王健林面臨的唯一壓力。除了機構投資者外,王健林還對個別銀團也同樣承諾了上市期限。但這一時間並不完全依照2023年底的對賭截止日,反而要更早一個月。
此前,據媒體報道稱,倘若珠海萬達商管未能在5月底前上市,萬達集團共計13億的三筆離岸貸款將被要求提前還貸。目前,上述條款已被三分之一參貸行同意豁免,並將約定的上市日期調整為2023年11月30日,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萬達方面的確認。
嚴厲的績效考覈
趕在上市之前,即將70歲的王健林仍須維持着這艘巨輪的正常運轉。在最近一次內部高管會上,王健林表示,公司要全線轉變戰略策略,萬達投資不再拿地,商管也要停一停。他甚至做好了再次出售資產的最壞打算。王健林的信心,來自於遍佈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租費收繳率100%、招商率近100%,是萬達獨步於商業市場的「必殺技」。這些實打實的商業資產,給了王健林挺過難關的信心。但這些資產的回報,真有那麼實在嗎?今年3月,一位自稱在萬達工作兩年多的員工,在網絡上發佈了一篇名為《説説2023年的萬達商業》的文章,並指出萬達商管旗下商户業績、出租率、客流等數據都存在造假。這份帖子在萬達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位接近萬達的內部人員對「市界」表示,「帖子剛出來的時候就引起了內部很大的討論。」衆所周知,部隊出身的王健林,用軍事化管理打造了一個職業化和執行力超強的鐵血萬達,單單在開會一項上就規定了六大原則。王健林曾説:「萬達執行力不敢説在世界,至少在中國是第一。」許多年來,王健林通過建立一套精細、嚴格的執行能力,讓萬達像一臺高效運轉的機器一樣,運轉自如。擁有上萬員工的萬達商管,則成為萬達帝國最龐大的機構,讓萬達廣場的收繳率多年保持着超高水平,即使在疫情影響下也未降低。在從事商業地產十余年的Mark看來,這樣的成績是不可想象的,「近幾年我還沒有見到哪個商場是100%開業的,基本上90%以上的開業率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招商比以前要難很多。」然而,在萬達,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在嚴厲的績效考覈要求下實現了。「市界」瞭解到,自2020年起,萬達商管啟動了全國範圍的招商比武大賽,考評的核心增長指標是招商數量及租金水平。這期間,全國各大區、城市公司會對招商經理進行排名,實行末位勸退。據萬達前員工陳亮透露,爲了完成績效目標,一些員工開始在招商系統上動心思。
彪悍管理的兩面性
在以衝刺IPO為階段性大目標的王健林看來,萬達商管更緊要的任務是讓萬達廣場在輕資產運營模式下一路開掛。據萬達官方業績快報,2022年萬達商管新開業55座萬達廣場,成為去年唯一一個開業量在20個以上的企業。根據第三次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達196個儲備項目中,有175個來自獨立第三方業主,佔比89.3%。全面轉型輕資產的萬達,已經是業內巨無霸的企業。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在管建築面積計算,萬達商管全球排名第一,在管建築面積超過了第二名至第十名的總和。輕資產模式的優勢,王健林早在2015年就已經想明白了。和商業地產的重資產模式不同,輕資產模式下的萬達廣場,可以低成本快速擴張。萬達只需要輸出輕資產管理運營方案,就能賺取租金收入和商户運營收入,現金流要比做開發穩定得多。而在商業項目運營上,萬達積累了一套高標準化、高執行力的解決方案。成立以來,萬達300多家商業體開業,無一延期。這讓萬達在三四線的下沉市場,有了很高的議價能力和美譽度。在商業市場環境尚未成熟的早期,靠這套高執行力、高標準化的管理模式,萬達得以較低成本迅速搶佔市場。實力越強,名氣越大,談判的籌碼越多,這也是萬達廣場規模化的關鍵所在。招股書顯示,萬達商管的400多座萬達廣場,六成(267座)都位於三四線。近百家萬達廣場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開工、開業,許多品牌供應商都是長期跟着萬達走。然而,風險和挑戰並存。消費能力不足和人口發展趨勢的下行,決定了三四線市場的商業競爭也將更加殘酷。萬達招股書曾提到,三線以下城市人口消費能力可能不足,很多城市商業廣場可能早就供過於求。
市界原創出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在后台回覆「轉載」溝通建議郵箱:gaojian@boyamedia.com商務需求請聯繫:1381129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