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9 20:31
近日,理想汽車官宣對L系新車進行第4次大版本OTA升級,其中新增哨兵模式。
而就在此次消息發佈前,理想汽車CEO李想曾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個人一直反對哨兵模式,因為這個模式反而增加了車主的焦慮和困擾,將原本保險就能解決的問題複雜化了。不過軟件層面是完全用户需求導向,無需做取捨,能給的都給。」目前該條內容已被刪除。
爲了解理想汽車針對哨兵模式的潛在數據安全問題提供了哪些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財經網汽車聯繫到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暫未迴應。
目前,已有多家車企推出能夠監控汽車周圍環境的哨兵模式。但在使用過程中,其還存在着泄露用户隱私數據、侵犯個人隱私的風險。就在不久前,特斯拉因哨兵模式涉嫌侵犯用户隱私而遭到客户的集體訴訟。
在數據安全產業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的當下,如何在提升用户體驗感的同時保護其正當使用權益仍是行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可監控汽車周圍環境 多個車企推出哨兵模式車型
據理想汽車官方介紹,具備哨兵模式的車型具備四顆環視攝像頭,可提供無死角監控,在看到可疑人、車靠近時,以及當剮蹭、侵害事件發生時,星環燈將點亮、中控屏開啟亮屏警告,手機App也會開啟同步告警。能夠在提醒車主的同時威懾可疑人員。
此外,理想的哨兵模式會根據風險等級採取不同的反應。其中,低風險場景為「有人在車輛周圍徘徊」,高風險場景為「出現碰撞、剮蹭、異常震動等」。
除了理想外,國內目前已有多家車企推出了具備哨兵模式的車型。據財經網汽車不完全統計,同樣為產品配備哨兵模式的還有特斯拉、小鵬、哪吒和蔚來在內的車企。
以小鵬汽車為例,其對於哨兵模式的介紹為,熄火鎖車后,一旦車輛被碰撞或者移動,則外部攝像頭將錄製車輛周圍環境視頻,隨后手機APP短信通知車主,同時車機可以查看錄像。
儘管哨兵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車輛的安全、提升車主的駕駛體驗,但其侵犯個人隱私的潛在可能性仍不可忽視。
用戶數據及隱私安全仍存隱患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4月初,特斯拉因為涉嫌侵犯用户隱私而遭到了客户的集體訴訟。
一名來自加州的車主稱,特斯拉員工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通過內部消息系統私下分享了客户汽車攝像頭拍攝的一些具有高度侵入性的視頻和圖像。有7名特斯拉前員工表示,他們在工作中使用的計算機程序可以顯示錄音中的位置數據,並可能揭示特斯拉車主的居住地。
目前,該車主已向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潛在的集體訴訟,要求特斯拉承擔責任。「我代表自己和具有類似情況的集體成員以及公眾提起訴訟,他們可能是過去四年中租賃或購買特斯拉汽車的客户。」
除美國外,特斯拉哨兵模式所帶來的潛在隱私安全問題也同樣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
據財聯社報道,今年2月,荷蘭的數據監管部門在一份聲明中稱,許多停在馬路上的特斯拉通常會拍下路過的每一個人,而這些圖像會保存相當長一段時間。如果馬路上的每一輛車都這麼干,那麼民眾將處於時時刻刻被監視的狀態。
而這種擔憂在國內也有體現。根據個人信息保護和汽車數據安全的法律要求,去年5月底,長安汽車官宣自2022年6月30日起停止對用户開放遠程監控、360全景遠程拍攝和遠程智能泊車三項功能。
據介紹,其中前二者能夠實現手機遠程直播和手機車外遠程拍照。這無疑存在侵犯路人隱私的潛在風險。
除長安汽車外,比亞迪和東風日產旗下車輛也於去年相繼停用了遠程拍照功能。據悉,上述兩品牌車型的相關功能可遠程記錄並查看車外攝像頭所拍攝的影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汽車數據處理能力日益增強、汽車數據規模龐大,同時暴露出的汽車數據安全問題和風險隱患也日益突出。比如,汽車數據處理者超越實際需要,過度收集重要數據;未經用户同意,違規處理個人信息,特別是敏感個人信息在內都屬於汽車數據安全問題。
去年3月,美國市場調研機構J.D. Power發佈「2022中國消費者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意識與顧慮調查」。該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7.8%)的受訪車主表示從未收到過汽車品牌或經銷商對個人信息收集的提示。這表明,很多的數據收集行為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
汽車數據安全需重點保護
在數據安全問題日漸暴露的同時,國家也正積極推行相關法律法規以保障用户的隱私安全。
2021年10月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多部門聯合出臺《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下稱《規定》)。
《規定》對於汽車數據處理者在開展汽車數據的處理活動中提出五點倡議原則,其中包括:默認不收集原則,除非駕駛人自主設定,每次駕駛時默認設定為不收集狀態;脱敏處理原則,儘可能進行匿名化、去標識化等處理。開展汽車數據處理活動造成用户合法權益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汽車數據處理者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汽車數據安全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財經網汽車表示,一方面來看,合理運用汽車數據有助於車企對於產品的創新,但另一方面來看,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着侵犯隱私的風險。
他表示,車企起初在研發哨兵模式功能時,本意是希望通過給自己的汽車產品提供更多功能來吸引消費者購買汽車,從而達到提高銷量的目的,並未考慮到會對周遭行人隱私造成傷害的潛在可能性。但目前來看,關於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方面的問題都是新出現的,並沒有固定的模式。
張翔認為,汽車數據安全的應用場景還未固定化,目前主要是根據其功能的開發和使用的效果來不斷進行改進。
J.D. Power中國區汽車產品數字化用户體驗總監裴林則對數據安全對於汽車行業的重要性放到了較高的位置。
他認為,隨着社會對智能網聯汽車關注度的提升,數據安全正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重要因子,併成為車企智能化競爭的「分水嶺」。
裴林表示,汽車廠商未來亟需建立完善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的規範和流程,在合規前提下收集必要的用户信息,充分保證用户對個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權和控制權,並且積極參與國家汽車數據安全管理法規的完善和標準的制定,增強用户信任感。
J.D. Power的上述調查結果還顯示,超過九成(94.6%)受訪消費者會有傾向性地選擇注重數據安全和保護個人敏感信息的汽車品牌。這其中,54.6%的消費者表示「一定會」購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強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