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8 13:07
作者/潘哥 編輯/三火 排版/張玉琪
元氣森林出可樂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會害怕嗎?
最近,元氣森林推出了可樂味氣泡水,對着老牌飲料廠商,發起了一次進攻,但是元氣森林的底氣似乎又沒有那麼足,尤其自己的品牌名,到底是気還是氣,傻傻分不清楚。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就宣佈改名的元氣森林,海外市場卻始終沒有換「気」;同時,其英文名字「Genki Forest」,也與日文更加接近,容易讓人誤會。
潘哥發現,真有海外網友,把元氣森林當成了日本品牌;同時,在亞馬遜、Lazada等海外購物網站上,元氣森林的銷量、口碑都挺不錯。
國內換「気」的元氣森林,為何海外市場不做改變?潘哥認為,這是因為固有認知中,日本品牌在海外,似乎更容易獲得成功,名創優品就是例子。
可是,海外市場不換「気」的元氣森林,繼續貼上日系屬性的同時,也面臨着眾多對手競爭;也許,包裝換「気」的元氣森林,經營上也該換口氣了。
海外市場不換「気」
最近,潘哥在便利店發現,元氣森林的產品包裝上,曾經日系風格的「気」字,被替換成了漢字「氣」。
不過,對於元氣森林此次換「気」,很多海外粉絲卻沒有察覺。因為海外市場的元氣森林,包裝並沒有替換「気」字。
潘哥發現,不論是在亞馬遜、eBay、Lazada等海外購物網站上,還是在海外市場的7-11、Tesco Lotus等實體店內,元氣森林的產品包裝上,都依舊是大大的日文「気」字。
而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臺上,搜索元氣森林相關詞條,顯示出的圖片、視頻里,產品包裝上「気」字同樣醒目。
與此同時,元氣森林的多個海外官方賬號上,潘哥同樣見「気」不見「氣」。
比如,在Instagram上,元氣森林的馬來西亞官方賬號,logo文字就顯示為「元気森林」;另一邊,在YouTube上,其澳大利亞官方賬號,也使用了同款的「元気森林」logo。
潘哥發現,海外市場的元氣森林,到了英文語境中,一般會出現兩個名字:「Chi Forest」「Genki Forest」。
其中,元氣森林的Instagram賬號,以及美國市場官網,使用的名字都是「Chi Forest」。對此,有網友表示:「‘Chi’就是‘気’的音譯,採用這個名字,更容易讓外國人理解品牌。」
比如,海外市場的元氣森林,如今部分產品的包裝上,就是一面是日文「気」字,一面是手寫毛筆質感的「Chi」字。
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元氣森林採用了「Genki Forest」,作為自己的英文名字。
潘哥發現,「Genki Forest」中,「Genki」這個單詞來自日語。譯為「活力、有活力的」,其日文寫法就是「元気」,平假名寫做「げんき」。
被認成了日本品牌?
海外市場不換「気」的元氣森林,真的會被當成日本品牌嗎?
潘哥發現,在美版亞馬遜上,有網友購買元氣森林氣泡水后,對產品給出了好評。但是,不論是開頭的「富士水」,中間提到的「日本」,還是最后的日本羅馬字「Kanpai」,似乎都能説明,他把中國的元氣森林,當成了日本品牌。
翻譯文字:「富士水是我的日常飲品,但有時我也想喝碳酸、風味、低熱量的飲料。這是個美味的選擇,讓我想起了最近在日本發現的一種飲料。這個周末我要試着加點伏特加,或者椰子朗姆酒。豐富的荔枝風味,完美的規格,我訂了白桃口味,希望能一樣好喝。乾杯!」
同時,還有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在美版亞馬遜上,詢問這款名叫「Chi Forest」的飲料,到底是哪個國家的牌子?
假裝日本品牌的元氣森林,進入海外市場后,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
潘哥發現,在美版亞馬遜上,24瓶330毫升的元氣森林氣泡水,分為荔枝、菠蘿、白桃、葡萄四種口味,售價均為37.98美元,月銷超過500件。
而在氣泡水之外,美版亞馬遜上,元氣森林也有其他產品在售。比如,12瓶480毫升的元氣森林奶茶,售價75美元;500毫升的元氣森林燃茶,15瓶售價48美元,庫存已經告急。
另一邊,在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上,元氣森林馬來西亞官方店鋪,480毫升的海鹽椰子味氣泡水,售價8.3林吉特,摺合人民幣約13元;而荔枝、白桃、葡萄等口味的氣泡水,如今都已售罄。
不換「気」的元氣森林,售價較高、銷量不錯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網友好評。
比如,在美版亞馬遜上,有網友評價道:「我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所以一般不喝亞洲風味飲料,因為里面的糖太多;在50%的概率下,標着0糖的飲料是不好喝的,但這個很厲害,甚至讓我懷疑是否真的0糖。」
同時,美版亞馬遜上,還有網友表示:「我喜歡荔枝味氣泡水,我從來沒有在附近見過它們,所以我很高興,亞馬遜能把它們送來。」
換「気」真的很難嗎?
其實,早在幾年之前,國內市場的元氣森林,就開始嘗試去日本化。
在2020年,元氣森林就把品牌logo中的日文「気」,改換成了漢字「氣」,但在產品包裝中,卻依然保留了「気」字。
到了今年2月,元氣森林召開媒體溝通會,宣佈了兩大戰略變化:其一是氣泡水含氣量增加;其二就是產品包裝上的「気」,也要改成漢字「氣」。
潘哥認為,國內市場的元氣森林,品牌去除日本元素的背后,似乎與國人認知的改變,以及國潮品牌的興起有關。
但是,國內換「気」的元氣森林,為何在海外市場不改變品牌logo,也不改變產品包裝,繼續給品牌貼上日系標籤呢?
在問答網站Quora上,有網友對此表示:「日本產品以質量和設計聞名。汽車、文具、服裝等許多品牌,在年輕人的文化中很受歡迎,而老一輩的人不怎麼喜歡。日本元素的流行,促使許多中國本土品牌,通過添加字符等方式,將日本元素融入其中。」
這樣看來,本土的中國品牌,貼上日系標籤后,似乎更容易在海外市場獲得成功。另一個品牌名創優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如,有哥倫比亞華人表示:「MINISO(名創優品)在拉美口碑不錯,但是其對當地店員的培訓,是客人進去和結完賬,都要用日語説一遍:歡迎、謝謝。」
另一邊,還有英國留學生表示:「斯圖加特開了家MINISO,買單的時候發現,購物袋上赫然寫着Japan,讓人瞬間感到下頭。」
也許,不換「気」的元氣森林,就是在效仿名創優品。通過強化品牌的日本標籤,來贏得海外的市場。
但是,海外市場的元氣森林,似乎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比如,在美版亞馬遜上,Spindrift、Bubly、Sparkling Ice、Perrier、Lacroix等氣泡水品牌,都有着不錯的銷量;其中355毫升的Spindrift氣泡水,20瓶售價12.48美元,月銷超過2萬件,遠遠高於元氣森林產品。
同時,在購物網站Lazada上,元氣森林也在Spritzer、泰國蘇打水等產品的競爭下,與平臺氣泡水月度銷量前十無緣。
這樣看來,海外市場的元氣森林,所遇到的問題,似乎不僅僅換「気」那麼簡單。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北京三六九零科技有限公司,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侵者必究。圖文均原創,請勿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