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7 23:45
隨着市場紛紛猜測日本央行將進行政策轉向,日本多家保險公司巨頭均表示將繼續減持納入貨幣對衝的外債,並轉而購買日本國債。
目前,投資者還在關注日本政策走向對於全球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此輪保險公司資產配置調整也引起了市場注意。這些保險公司的資產規模為2.9萬億美元,包括大量持有的美債、企業債等。保險公司預計,從4月開始的本財年,對衝成本仍將居於高位,這是刺激他們進一步削減海外債券的一個關鍵因素,並認為日本央行最早會在六月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根據日本人壽保險協會的數據,截至2月底,日本壽險公司持有的外債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從上一財年末的約27%降至24%。同期,其日債的持有量從39%增加到42%。
以下是六家主要壽險公司資產配置方向的幾點預測:
減持貨幣對衝的外債
由於對衝成本居高不下、美聯儲今年預期不太可能降息,日本壽險巨頭富國生命保險計劃拋售其持有的所有貨幣對衝外債。
對此,該公司執行董事兼投資規劃部門主管Yoshiyuki Suzuki這樣解釋道:
「無法同時實現對衝成本的下降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其他同行似乎也持相同觀點。
日本第一人壽保險公司同樣計劃通過出售外債,以及允許債務到期后不續作。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在2022財年大幅削減對衝債券持有量后,今年將繼續平倉。該公司將致力於購入除去對衝成本后仍具有高收益的海外企業債。
由於對衝成本上升,之前日本投資者購入的美國國債大部分都顆粒無收。收益率為3.7%的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3.7%,但是在對衝成本超過5%的情況下,實際收益率為負值。相對而言,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3%,且沒有貨幣風險。
增持日本國債
之前的幾十年里,日本壽險公司爲了尋求高收益率持續購買海外債務,現在隨着本國收益率回升,他們又將投資目光落回日本。去年12月,時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宣佈意外地調整了收益率曲線控制計劃,宣佈將收益率目標上限從0.25%上調至0.5%左右,震驚全球市場。現在的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了1.1%,而一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0.8%。
增持超長期債務一直是日本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之一,該策略也將繼續實行,尤其是在2025年4月新的償債能力制度實施之前。
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日本人壽保險公司的財務和投資規劃部門的執行官員Akira Tsuzuki稱,日本人壽計劃慢慢購買超長期債務,但如果其收益率上升,則將加快購置速度,特別是當「收益率高於1.5%或接近2%會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此外,以日元結算的其他債務也在計劃之中。
其他公司如住友人壽保險公司表示,隨着日本國債收益率上漲,計劃增持超長期債券和利率掉期,如果繼續上漲,將考慮追加投資。但鑑於部分債券到期,住友生命和日本郵政保險公司2023財年持有日債量將降低。
日本央行政策動向
據各日本壽險公司普遍預測,日本央行今年要麼擴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區間,要麼完全退出YCC政策,而后者會拉動國債收益率飆升。住友生命預計,日本央行最早將在6月調整政策。同時,公司投資規劃部總經理Mitsuo Masuda稱「不排除取消YCC的可能性」。
市場普遍預計,新任行長植田和男本周在其接班后的第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將按兵不動。他此前曾多次表示,考慮到當前日本的經濟和通脹狀況,目前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是合適的。
日本第一人壽投資規劃部總經理堀川幸平説:
「(日本)央行可能會繼續實行貨幣寬松政策,因為日本離可持續的2%的通脹率目標還很遙遠,預計在本財年上半年會調整YCC政策。調整之后,日本國債收益率會暫時回升。」
日元走高
所有日本壽險巨頭都預計,在日元兑美元從去年達到的三十年低點反彈了近14%之后,今年將繼續升值。
雖然日本央行大概率在今年開始政策正常化,但這些保險公司預計美聯儲和其他一些主要央行將結束其緊縮路徑,不過今年不太可能降息。這將意味着日本和海外國債的收益率差距保持在穩定水平,拖緩日元走高的步伐。
日本郵政保險同樣看漲日元,認為美元兑日元在2024年3月底將從目前的133.70左右上漲至125。該公司表示,一方面,出於對全球金融體系的擔憂,避險需求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放緩的危機日益膨脹,美債收益率滑落,因此日元面臨升值壓力。在日元走強的預期下,未經對衝的外債持有量將減少。
購買外國股票
除了上述路徑之外,大多數大型壽險公司還計劃購買股票,尤其是海外股票,以提高回報。鑑於日本央行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不同公司對日本股市的前景看法也各不相同。
住友生命的Masuda説:
「我們計劃撥出幾千億日元購買國內外股票,不過具體還要股市情況,畢竟它們是風險較大的資產。」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計劃減少日本股票以降低風險,同時增持海外股票。
今年到目前為止,日本股票的表現略微優於美股,Topix指數已經攀升了7%以上,而美國指數編制公司MSCI對除日本以外的全球股票指數則僅上漲約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