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7 14:12
港股基建股4月27日午后集體走高,截至發稿,建中建設(00589)漲17.65%,中鋁國際(02068)漲15%,棠記控股(08305)漲5.56%,中國中鐵(00390)漲3.68%,中國鐵建(01186)漲4.73%,中國交通建設(01800)漲2.02%。中信保誠基金黃稚認為,基建板塊今年以來上漲主要受兩個主線的催化,一是「中特估」的提出和國企經營質量提升預期,二是海外「一帶一路」。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投資穩定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8.8%、7.0%。
專業人士表示,當前,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達到5.1%,高於GDP增長率。基建投資自2022年以來一直維持一個增長狀態,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0.82%,成為維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主力軍。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25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464只,規模達15402.21億元,從發行進度看,已發行新增專項債規模佔比全年限額(38000億元)超40.5%。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表示,年初以來,各地工程項目集中開復工,建築業施工進度加快,1月、2月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分別為56.4%和60.2%。再加上財政支出前置,專項債發行提速,使基建投資仍能保持在較高水平。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銀行配套融資的支持下,加上后續專項債的發力,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10%左右。
從目前基建板塊的估值水平來看,截至2023年4月7日,中證基建工程指數的PE(TTM)估值為8.8倍,處於近十年的44%分位水平,PB(LF)估值為0.97倍,處於近十年的42%分位水平,總體仍在長期歷史偏低位置。尤其是部分頭部央企目前仍處於「破淨」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據業內人士稱,2022年滬市建築類央企訂單規模持續增長,經營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鐵建去年新籤合同額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5.09%;中國中鐵完成新籤合同額為3018.92億元,同比增長81.18%;中國交建去年新籤合同額為1.54萬億元,同比增長21.64%,完成年度目標的109%。
光大證券表示,預計今年專項債整體發行節奏仍維持前置,二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將有所提速,形成發行高峰,通過「早發快用」儘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儘管前3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基建整體韌性較強。隨着疫后經濟形勢逐步明朗和二季度氣温轉暖,開工項目、規模還會繼續擴大,預計今年基建投資增速仍有望保持較高的景氣度,實物工作量或好於去年。
國信證券表示,建築企業經營質效普遍改善,關注央企和地方國企龍頭。2023開年基建投資維持高增,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保持7%-9%高增長;水利、能源、交通等細分領域延續2022年高增態勢,城市綜合開發、生態環境修復等將創造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基建投資增長具備可持續性。重點推薦低估值央企基建龍頭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鐵建、中國建築。地方國企建築龍頭資源優勢強,有望持續受益於地方基建投資高景氣,推薦安徽建工、粵水電。
相關概念股:
中國交通建設(01800):中國交建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基建建設、基建設計、疏浚及港口機械製造業務。近期附屬子公司中標平陸運河的跨河橋樑、航運樞紐工程、船閘、航道等重要項目,中標金額合計約為199.21億元,約佔本公司中國會計準則下2021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91%。
中國中鐵(00390):中國中鐵以基建建設業務為核心(基建業務收入佔比超85%),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工業製造、房地產開發、資源礦產、金融投資等業務於一體,是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之一。近期,公司中標16項重大工程,工程中標價合計約人民幣428.9億元,約佔公司中國會計準則下2021年營業收入的4.01%。
中國建築國際(03311):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建築業務、項目監理服務、熱電業務、基建項目投資、經營收費道路及外牆工程業務。國泰君安點評指出,預計香港建造市場年度規模將會在2025年達到3000億港元,公司整體毛利率將逐步提高,並將引領建築工程行業新一輪的科技創新,估值將大幅提升。
中國鐵建(01186):中國鐵建國內外大訂單持續不斷,先是於1月18日宣佈,近期公司中標多項重大項目,金額合計高達1032.95億元;后於2023年2月17日中國鐵建又宣佈中標海南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合同金額20.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