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6 20:14
太突然!A股今日上演「大變臉」行情,風格暴力切換,股民直呼「措手不及」。
一方面是超跌的新能源賽道的超級大反攻。板塊代表性ETF——綠色能源ETF(562010)勁漲4.68%!
消息面上,賽道的兩大千億巨頭交出了亮眼的業績:24日晚間,通威股份披露2023 年一季報,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2 億元,同比增長35%,歸母淨利潤86 億元,同比增長66%;同日,陽光電源披露2023 年一季度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25.8億元,同比增長175%,歸母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267%。
另一方面卻是AI概念集體閃崩,熱門概念ETF——大數據產業ETF(516700)驟跌4.67%。消息面上,今早一則關於「微軟、Meta近期削減服務器訂單規模」的消息或對板塊造成了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期AI概念出現調整,但相關個股及ETF年內漲幅依然矚目。以大數據產業ETF(516700)為例,其年初至今累計漲幅仍超31%!
對於板塊后市,國信證券認為,人工智能大概率是今年的行情主線。它的興起帶動數據中心、服務器等雲計算基礎設施放量,同時AI應用場景有望革新消費電子終端人機交互體驗,進而加速各類終端電子化、智能化進程。
對於市場的具體表現,來看看下面的整體覆盤。
【市場熱點回顧及解讀】
今日(4月26日)大盤全天震盪分化,創業板指展開反彈,滬指一度翻紅走高,不過最終微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02%,深成指漲0.33%,創業板指漲1.54%。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1222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17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7.51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0.79億元,深股通淨買入6.72億元,一改過去3日的淨賣出狀態。
盤面上,賽道股迎來反彈,光伏、儲能方向領漲;AI概念股走勢分化,液冷方向全天強勢,傳媒、遊戲股午后一度反彈,算力、國資雲等方向大跌;值得一提的是,連續8日調整的醫療概念股今日終於迎來反彈。
個股方面,兩市整體漲多跌少,3491只個股上漲,1550只個股下跌,106只個股持平,賺錢效應極好,一掃昨日陰霾。
主力資金動向上,電力設備行業今日淨流入110.54億元,高居31個申萬一級行業首位,且遠超第二位。有色金屬、醫藥生物則分別淨流入21.82億元、19.70億元。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今日重點聊聊化工、港股互聯網2個板塊主題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化工ETF(516020)】
連日下跌后,化工板塊今日終於迎來反彈。截至收盤,中證細分化工指數漲1.23%,成功終結5連陰。昨日指數盤中點位創下了2020年8月以來新低。
從成份股表現來看,光伏、鋰電材料相關個股是上漲主力,聯泓新科漲停封板,天賜材料、雅化集團漲超7%,恩捷股份漲5.76%,鹽湖股份漲2.73%。化工巨頭萬華化學逆勢跌2.67%。
熱門ETF方面,化工ETF(516020)跟蹤細分化工指數,收盤漲1.24%,成交額297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化工板塊調整區間,資金持續借道ETF展開佈局。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化工ETF(516020)已連續14個交易日獲資金淨申購,合計吸金近5500萬元。拉長時間看,化工ETF(516020)近60日資金淨流入合計逾2.56億元,淨流入率超63%。
消息面上,隨着A股財報披露進入最后階段,化工板塊成份股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相繼出爐。以化工ETF(516020)跟蹤的細分化工指數為例,截至最新,指數50只成份股中已有40股披露2022年業績,從整體口徑統計,40家整體營業收入達13416.57億元,同比增長25%。
具體來看,40只成份股中39只實現盈利,其中23股實現淨利正增長,7股淨利翻倍——藏格礦業淨利同比增幅超296%為最高,鹽湖股份淨利同比增幅超247%,中簡科技、天賜材料、星源材質、亞鉀國際、巨化股份2022年淨利潤均翻番。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我們建議繼續圍繞全球流動性拐點和財報季業績兩條主線佈局。全球流動性拐點的確立帶來年度級別的主線,財報季業績則是階段性的主線,我們看好製造板塊中與基建和一帶一路出口相關的機械設備,周期板塊中的基本金屬、大煉化、磷化工,大消費板塊中的紡織服裝、烘焙零食、職業教育等,新能源板塊中的硅片、逆變器、電池片等,同時建議關注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型企業。
對於今日大漲的新能源、光伏產業鏈,太平洋證券表示,2023年行業需求端沒問題,2024年存在較大分歧,核心成長是穿越供需周期的關鍵。光熱發電處於發展的初期,未來預計能與風光互補一體化發展,重視從0到1的彈性。重視輔材和終端市場的中期機會,N型電池需求大增帶來漿料等結構性機會。
國盛證券最新化工行業周報表示,站在當下我們認為化工最值得挖掘的就是成長性公司,特別是未來存在較大預期差的細分標的。具體我們看好的包括:半導體材料及凝聚態電池材料、新能源成長、新材料成長及消費成長標的。對於化工周期板塊,龍頭公司在壁壘、競爭力上已經久經考驗,核心競爭力強,隨着國內經濟景氣度回升,我們預計2023年龍頭公司盈利有望逐漸改善。
資料顯示,化工ETF(516020)跟蹤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全面覆蓋化工各個細分領域。其中近5成倉位集中於大市值龍頭股,包括萬華化學、鹽湖股份、恩捷股份、華魯恆升、天賜材料、榮盛石化等,分享強者恆強投資機遇;其余5成倉位兼顧佈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煤化工、鈦白粉等細分領域龍頭股,全面把握化工板塊投資機會。
二、【港股互聯網ETF(513770)】
港股方面,今日也終迎反彈,三大指數全天低開高走,集體上行。截至收盤,恆生指數收跌0.71%,恆生科技指數跌1.25%,恆生國企指數漲0.8%。
盤面上,互聯網板塊多數回暖,大型互聯網巨頭普漲,快手大漲5.51%,騰訊控股漲近3%,美團漲超1%,小米漲0.91%。
板塊代表ETF——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低開高走,午后漲幅擴大一度漲超3%,收漲2.62%,全天成交額2.7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約22%。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港股互聯網走勢低迷,資金卻借道ETF越跌越買,積極入局。Wind數據顯示,港股互聯網ETF(513700)最近10日有8日獲資金增倉,合計流入1.16億元;拉長時間看,港股互聯網ETF(513700)近60日資金淨流入46日,累計增倉3.84億元,淨流入率達57.89%。
與此同時,機構資金也在積極增倉。根據公募基金一季報,不少知名基金經理在一季度加大了對港股的投資力度,而以市場上近400只含「港」字的陸港通基金計算,其前十大重倉港股分別為騰訊控股、美團-W、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快手-W、藥明生物、香港交易所、青島啤酒股份、李寧、華潤啤酒。其中騰訊控股、快手等在一季度分別獲不同程度增持。
南向資金也積極加倉,繼3月爆買671.38億港元、創2022年以來單月淨流入額第2位之后,4月南向資金延續買買買模式,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15.01億港元,4月以來累計淨流入13日,合計達305.28億港元,顯示資金對港股后市表現信心頗足。
展望港股后市,國海證券表示,對於今年5-6月的港股,保持謹慎樂觀,認為港股或有反彈的機會。
第一,從國內經濟和政策角度來講,2季度國內GDP實際增速大概率因為低基數而同比高增-以消費為代表的經濟數據同比高增長有利於股市反彈而不是抑制反彈;在經歷了政策空窗期之后,4月底的重要會議也有利於助力經濟復甦。
第二,從海外經濟和政策來講,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增大但不會頃刻到來更何況港股更看重我國經濟運行情況,而美聯儲貨幣政策切換的預期較為明確,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增強或可導致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提前,美聯儲結束加息后縱然不會立刻降息,也會和去年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對股市流動性的影響大為不同。
第三是從股市風險偏好來講,儘管地緣緊張加劇,但俄烏衝突的決戰與談判、大國博弈等全球地緣問題不是1-2月內可以完全解決的,如果港股在4月調整較為明顯而經濟基本面整體向上,投資者依然可能看好波段行情。
聚焦互聯網板塊投資機遇,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基金經理豐晨成發表最新研判表示,港股互聯網板塊的行情走勢主要由中國增長預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互聯網監管環境以及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三大因素的方向和強弱決定,目前,互聯網板塊處於政策底部的右側;美聯儲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降本增效帶來的利潤率提升,疊加去年的低基數,推動了互聯網板塊的盈利有望進入一個上行周期。
政策拐點,估值底的右側,以及基本面向好的跡象,共同推動了互聯網板塊有望成為今年一個比較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伴隨着美債利率明確的下行,我們覺得未來的6-12個月之內香港股市的流動性可能會有提升,尤其是23年下半年,這也可能成為一個市場的驅動力。 資料顯示,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931637),權重股匯聚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快手等不同互聯網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其中持倉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快手、京東健康權重超60%,前十大成份股權重近80%,重手聚焦互聯網巨頭企業,備受南向資金青睞,經濟復甦大勢下經營業績有望迎來回暖。
風險提示:綠色能源ETF被動跟蹤中證綠色能源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3.12.31,發佈日期為2021.8.19;大數據產業ETF被動跟蹤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2.12.31,發佈日期為2016.10.18;化工ETF被動跟蹤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日期為2012.4.11;港股互聯網ETF跟蹤標的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6.12.30,發佈於2021.1.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綠色能源ETF、大數據產業ETF、化工ETF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港股互聯網ETF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