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6 17:53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凱 於建平 北京報道
在五一假期來臨前,特斯拉這條「鮎魚」選擇將手伸向了補能領域。
4月25日,特斯拉官方宣佈,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車輛試點開放充電站,進一步推動「充電網絡開放試點計劃」落地。首批試點開放的充電站中,包含10座超級充電站、120座目的地充電站,可支持37款非特斯拉車型。
特斯拉不斷開放充電網絡
事實上,特斯拉早在2021年11月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啟動超級充電站試點開放計劃,截至目前已經有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18個國家和地區的非特斯拉車輛可以享受此服務。對此,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向非特斯拉品牌車輛開放充電網絡,可以鼓勵更多車主使用電動車,這為我們推廣新能源的使命提供了支持。」
而此次在中國大陸開放的10座超級充電站,主要分佈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務辦公區、購物中心等新能源車主聚集區,包括上海靜安國際中心一期和北京寶隆大廈佈局的大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而試點開放的120座目的地充電站,則覆蓋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25個省份及直轄市。
在可充電汽車品牌方面,《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首批試點可對30個品牌的37款非特斯拉車型開放,包括比亞迪漢EV、小鵬P7、寶馬i3、理想ONE、保時捷Taycan、廣汽埃安LX、奔馳EQC、東風風神E70等。對此,特斯拉方面表示:「該計劃后續也將在更大範圍內覆蓋特斯拉充電網絡,不斷擴大對不同品牌和車型的服務範圍。」
據瞭解,截至2023年4月底,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大陸佈局了1600多座超級充電站、10000多個超級充電樁。配合700多座目的地充電站、2000多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了中國所有省會城市及直轄市。如果特斯拉今后能將這些充電設施全部對外開放,將會解決一大部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問題。
汽車分析師田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充電樁開放共享也是一個趨勢。」在他看來,特斯拉麪向其他品牌開放充電站,不僅可以提高其充電樁的利用率,還可以提升充電業務的增長。
不過,對於試點的開放,有特斯拉老車主表示:「特斯拉的超充貴,但是平時沒什麼人,隨時來都可以充,現在共享了可能就需要排隊了。」還有的車主表示:「太貴了,不是急用根本不會去充,放不放開都不影響。」記者瞭解到,目前特斯拉超充均價約為1.8元/度電,部分地區大於2元/度電。
對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由於特斯拉充電樁的充電費較高,目前一些特斯拉車主也會選擇非特斯拉充電樁充電。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特斯拉開放充電樁也屬於造福新能源車主,更多的補能選擇可以緩解車主的充電焦慮。
而除了開放充電網絡試點外,特斯拉在4月份還推出了「賽博充」充電樁。據瞭解,該充電樁是由特斯拉中國團隊設計,不僅可以作為家用充電樁,還可以當「隨車充」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該充電樁可以兼容比亞迪、大眾、小鵬等品牌車型。
充電樁開放或成行業趨勢
作為新能源賽道的主角之一,「鮎魚」特斯拉的動作總能引起一系列的反應。那麼,此次開放充電網絡,是否又會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趨勢?
從需求端來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在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5.64%,預計2023年將突破30%。而隨着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充電難」這一問題依舊存在,尤其是在節假日高峰時期,排隊充電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
汽車分析師徐嘉平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節假日期間充電站排隊的現象,主要是由於車流量太大,需求過多所造成。這也説明我國的充電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因此,充電樁開放也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
同時,國家也在政策層面推動充電樁共享。早在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就顯示,要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
目前,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就共享了充電網絡。同時,一些充電樁運營企業也開始進行佈局。包括國家電網、特來電、南方電網、小桔充電等。其中,蔚來方面表示,今年春節期間,蔚來充電樁的充電服務訂單超過90萬次,其中只有24%的用電服務來自蔚來品牌,其余76%主要服務於比亞迪、特斯拉、小鵬等第三方汽車品牌。對此,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呼籲:「做電動汽車的品牌一定要做充電設施,做充電設施的品牌要儘量對公眾開放。」
在徐嘉平看來,充電樁共享是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充電樁的佔比和利用率都不高,所以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企業完全可以將充電樁開放,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車主充電的難題,也可以為自身帶來一定的收益。「未來,充電樁共享或許會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徐嘉平表示。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於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