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冠紅利消退后,華大基因其他業務能否扛起大旗

2023-04-24 07:32

《投資者網》蔡俊

新冠業務紅利消退,引發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公司,300676.SZ)的相關業績下降。

2022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70.46億元、8.03億元,前者同比上漲4.14%,后者同比下降45.06%;扣非淨利潤7.2億元,同比下降47.18%。

收入與利潤有明顯背離,與公司調整大規模計提科目有關。再深入研究,此前公司曾大力發展新冠檢測業務,但因政策調整,或不得已做出會計科目的減值。4月21日,公司市值為282.79億元,報收68.32元/股,股價自2020年8月以來進入下行通道。

疫情爆發后,新冠檢測業務帶動了華大基因收入增長,但非相關業務的增速並不明顯。后疫情時代,作為基因檢測的行業龍頭,公司如何重現高速增長,成為市場關切的話題。

新冠業務導致大規模減值

淨利潤下滑背后,華大基因的資產減值和信用減值損失尤為惹眼。

2022年,華大基因的兩項科目合計-5.6億元。其中,資產減值-3.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2.42億元。

資產減值的形成原因,華大基因表示與存貨、設備相關。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跌價準備約1億元,同比增加316.7%;計提比例12.2%,遠高於2021年的2.7%。設備方面,部分檢測業務設備的賬面價值為1.24億元,公司因閒置且預計可收回金額為0,對其全額計提。

透過數據看本質,公司大規模減值的真正原因,在2022年業績預告中曾有所披露。

華大基因稱,由於國家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發生調整,對新冠相關的固定資產及存貨計提資產做減值準備。簡單説,伴隨新冠政策的調整,公司對相關資產科目進行大幅度的減值。

至於信用減值損失,華大基因在年報里沒有明確是否與新冠有關,但表示主要由應收賬款壞賬損失造成。該科目損失總額-2.42億元,應收賬款達-1.85億元。

2022年,華大基因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22.0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31.3%。其中,壞賬準備7.94億元,同比增加22.9%;計提比例26.47%,較2021年的34.71%有所下降。

今年4月,同花順財經報道,有投資者向華大基因提問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公司回答,增加主要由新冠業務帶來,且境外收入(含中國港澳臺)佔比約70%。

資料顯示,Sunrise是華大基因開展境外新冠業務的關聯方,公司持股該企業40%。2022年,雙方的關聯交易明顯增加,達到2.03億元,同比上漲227.4%。交易模式包括公司向Sunrise銷售設備,以及向Sunrise採購香港代理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Sunrise是應收賬款的第一大關聯方,報告期內賬面余額0.52億元,壞賬準備313.77萬元。不止如此,今年4月同花順財經報道,華大基因曾表示公司銷售費用上漲,主要是對Sunrise代理費增加所致。

2022年,華大基因銷售費用16.09億元,同比上漲29.91%。其中,代理及推廣費8.63億元,同比上漲45.76%。

后新冠防疫時代何去何從

新冠業務對淨利潤衝擊較大,伴隨政策調整,公司未來的營業收入是否受到影響?

華大基因的業務,分為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感染防控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等。

其中,前兩個業務均涉及新冠檢測,報告期內合計收入48.05億元,同比上漲5.73%,佔營業收入的68.2%。結合2022年公司4.14%的營收增速,新冠檢測仍帶動公司業績。

另三個不涉及新冠檢測的業務,報告期內合計收入22.22億元,略高於2021年的22.1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31.56%。

伴隨新冠疫情政策調整,華大基因甚至整個基因檢測行業,也站在十字路口。非新冠業務能否成為新動力,還有待觀察。

目前,除了華大基因,基因檢測的上市公司有貝瑞基因(000710.SZ)、燃石醫學(BNR.US)、泛生子(GTH.US)、諾輝健康(06606.HK)。其中,僅有華大基因和諾輝健康的市值超過100億元,前者特色是產品線豐富,后者精耕細分賽道。

就技術層面而言,自NIPT(無創產前DNA檢測)問世后,行業已有段時間未迎來新的爆款。眾多基因檢測產品還處於早期階段,大規模商業化的時代也未到來。按產品用途,生育、婦科、腸道等檢測是相對成熟的應用場景,也是目前行業內企業的收入發力點。

2022年,華大基因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的收入為11.16億元,同比下降6.44%,佔營業收入的15.83%。公司在該領域屬於國內龍頭,因此需要拓展新市場。今年4月被機構調研時,公司表示NIPT在印度獲得准入資質,有望進軍當地市場。

而覆蓋婦科、腸道、血液等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2022年華大基因收入為4.04億元,同比上漲6.26%,佔營業收入的5.73%,但未具體細分各類防癌產品的銷售額。比如宮頸癌,公司僅披露篩查業務覆蓋全國31省152個地市,累計為超過660萬人提供檢測。

同期,主營腸道檢測的諾輝健康,實現收入7.7億元;其中,檢測腸癌的產品「常衞清」銷售額3.6億元,另有兩款上市產品分別為噗噗管和幽幽管,都是便捷式腸胃癌早篩產品。

由此看出,儘管華大基因的腫瘤檢測產品豐富,但板塊銷售額不如細分賽道的諾輝健康。對此,公司近期被機構調研時,表示已在中國香港實施宮頸癌及大腸癌篩查項目。

無論印度還是中國香港,華大基因的眼光都放在境外。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48.59%。其中,亞洲及大洋洲佔39.61%,收入同比上漲11.15%,但未剔除新冠檢測。非新冠業務能否撐起新形勢下的業績增速,還得繼續跟蹤。(思維財經出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