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20 17:39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牟國洪近期對億緯鋰能進行研究併發布了研究報告《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動力儲能齊發力》,本報告對億緯鋰能給出增持評級,當前股價為64.54元。
億緯鋰能(300014)
事件:公司公佈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投資要點: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363.04億元,同比增長114.82%;營業利潤35.12億元,同比增長13.60%;淨利潤35.09億元,同比增長20.76%;扣非后淨利潤26.95億元,同比增長5.8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28.60億元,同比增長53.54%;基本每股收益1.84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7.46%,利潤分配預案為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0元(含税),全年業績符合預期。2022年,公司非經常損益合計8.14億元,而2021年為3.59億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0.2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0.24%;投資收益12.42億元,佔利潤總額的35.50%,其中權益法覈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13.77億元(主要源自參股公司思摩爾國際),同比下降17.90%。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消費電池(包括鋰原電池、小型鋰離子電池、圓柱電池)和動力電池(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其電池系統)和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鋰電池業績增長受益於動力儲能放量,預計2023年高增長延續。2015年以來,公司鋰離子電池營收持續高增長,2017年成為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2022年實現營收340.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6.54%,連續兩年實現翻倍增長;營收佔比持續大幅提升,2022年佔比93.79%。其中,動力和儲能電池業務實現營收276.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6.63%。動力電池領域,公司產能持續釋放,車用領域出貨顯著增長;在國內率先完成了46系列等三元高比能大圓柱電池佈局,在湖北荊門等規劃了產能,並獲得成都大運、德國寶馬等國內外一流車用客户的定點,且大圓柱快充方面公司已經可以做到12分鍾充滿電,同時公司的BMS項目通過ASPICECL2認證。公司儲能領域出貨快速增長,出貨規模位居行業前列,率先發布領先技術產品LF560K,該產品採用超大電池CTT技術,實現電芯及系統層級成本下降,並策劃全球第一個隔牆供應及規模最大60GWh儲能電池工廠;聯手林洋能源成立儲能電池項目,與美國頭部儲能系統集成商簽署了供貨協議。
行業方面,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545.9GWh,同比增長148.5%;動力電池企業累計出口68.1GWh。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將超過800萬輛,GGII預測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有望超800GWh,同比增長約80%。全球各國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加快發展風光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為此亟需大規模儲能。中國能源研究會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預計保守場景下,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97.0GWh,2023-2027年CAGR為49.3%。公司鋰電池下游涵蓋消費、動力和儲能類,產品種類豐富,已形成三元軟包、三元方形、三元圓柱,以及鐵鋰方形的全形態鋰電池譜系,並在46系列大圓柱、560Ah大鐵鋰電池率先佈局。伴隨產能有序釋放、技術儲備及下游客户需求預期,預計2023年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營收仍將高增長。
公司鋰原電池業績總體增長,預計2023年穩步增長。公司鋰原電池業務業績總體持續增長,2015年以來僅2020年同比下滑,2022年實現營收21.46億元,同比增長15.81%;鋰原電池營收佔比持續下滑,由2015年的51.47%大幅下滑至2022年的5.91%,主要系鋰離子電池業績高增長。公司鋰電池業績持續增長受益於其行業地位,以及細分市場增長。具體而言:2016年以來,公司鋰原電池銷售額和出口額連續7年穩居國內第一,其中鋰亞電池和電池電容器產銷量在2022年已得到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MarketsandMasrkets數據顯示,2026年全球智能電錶市場規模將增至302億美元,5年CAGR預計9%;共研網數據顯示,預計2027年我國智能水錶市場規模409億元,5年CAGR預計21.45%。綜合考慮行業地位及下游需求,預計公司鋰原電池業績仍將穩步增長。
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回落,預計2023年總體穩中有升。2022年,公司銷售毛利率16.43%,同比回落5.14個百分點,主要系營收組成變化,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分產品毛利率顯示:鋰原電池為34.73%,同比回落6.83個百分點;鋰離子電池為15.02%,同比回落4.0個百分點。公司長期注重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投入22.61億元,同比增長63.93%,研發投入在公司營收中佔比6.23%;發佈了46系列大圓柱電池和LF560K,以及鋰金屬二次電池、半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氫能技術。其中超薄鋰金屬二次電池已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並可實現3-20Ah定製化開發,該技術產品可用於小型航拍無人機、中型物流無人機等;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體系電池可實現330Wh/Kg比能量,超過1000次循環壽命,已完成設計定型並裝車驗證中。截止2022年底:公司申請專利4627件,其中授權專利3286項,同時公司獲得了4項中國優秀專利獎,3項廣東省優秀專利獎。結合公司在鋰原電池領域行業地位、動力儲能電池持續放量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走勢,預計2023年盈利能力總體穩中有升。
公司2023年一季度業績高增長。公司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區間為10.42-11.47億元,同比增長100-120%;扣非后淨利潤為5.65-6.52億元,同比增長30-50%。業績變動主要受益於公司新工廠、新產線逐步放量,預計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60%。
股權激勵彰顯公司信心。基於未來發展信心,2023年2月公司公佈了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3500萬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3000萬股,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發行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首次授予價格(含預留)41.23元/股,首次授予激勵對象總人數為165人。首次授予考覈年度為2023-2026年,分別設置了業績考覈目標值,其中2023年營收不低於700億元,2026年營收不低於2000億元。公司營收考覈目標充分彰顯公司管理層信心,將有效地將股東、公司和員工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
首次給予公司「增持」評級。預測公司2023-2024年攤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別為2.92元與4.31元,按4月19日67.42元收盤價計算,對應的PE分別為23.10倍與15.64倍。目前估值相對行業水平合理,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及公司行業地位,首次給予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不及預期;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匯率大幅波動。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佈的研報數據計算,中金公司王穎東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高達97.45%,其預測2023年度歸屬淨利潤為盈利65.35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20.23。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2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9家,增持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97.96。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億緯鋰能(300014)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優秀,盈利能力良好,營收成長性良好。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5星,好價格指標2.5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範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