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8 14:11
財聯社4月18日訊(編輯 周子意)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近日表示,他們正在起訴歐盟委員會。
歐委會去年曾批准授予天然氣和核能綠色能源的標籤,並將其納入「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名單之中,不過依照Greenpeace的説法,這屬於「虛假綠色標籤」。
《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下稱《目錄》)實際上是一份經濟活動清單,用來界定哪些經濟活動(從汽車製造到IT)屬於「綠色」,進而有資格獲得歐盟資助,於2019年3月首次提出。
該《目錄》的公佈旨在促進綠色投資並防止「洗綠」行為。去年7月,歐洲議會最終同意將核能和天然氣納入《目錄》,不過此舉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支持者認為這是出於能源安全的需要,然反對者認為該決定有悖淨零排放戰略,稱這項旨在杜絕「洗綠」的決定本身就是史上最大「洗綠」行動。
捲走資金
據媒體周二(4月18日)援引Greenpeace歐盟可持續金融活動人士Ariadna Rodrigo的話指出,「污染者已經在利用這個虛假標籤,將綠色資金從真正需要的領域捲走。」
此外,其他四個環保組織——交通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WWF、ClientEarth和BUND——也反對將天然氣納入歐盟所謂的分類目錄。
與天然氣相關的爭議尤其激烈,活動人士稱燃燒天然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確會比煤炭少,但其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他們還表示,對天然氣基礎設施的額外投資可能有悖於歐盟的氣候目標。
至於核能,雖然它是零排放的,但其產生的廢物仍然存在環境問題,而且它可能會捲走一部分原本用於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技術的投資。
去年9月,環保組織敦促歐盟委員會重新考慮將天然氣和核能納入其中。而在今年2月,委員會回覆稱其行為合法。
根據這些非營利組織最新表態,相關訴訟將於本周二(4月18日)在歐盟普通法院提交。他們預計,可能會在2025年做出判決,迫使歐盟委員會重新審查有關天然氣和核能的法案。
事實上,歐盟各個成員國根據國家利益持有不同立場。例如:荷蘭和丹麥反對納入天然氣,因為他們對此能源的依賴程度不高;正在逐步淘汰核電的德國反對核能;而作為核能依賴程度很高的法國和捷克則認為,核能能夠在清潔轉型中發揮着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