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7 19:1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金融投資報
「一座諸暨城,半部祥生史。」彼時,在諸暨三四線城市,祥生集團開發的項目遍地開花,創始人陳國祥在當地也被稱為「陳半城」。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其有關項目在諸暨房產市場的銷售佔比高達45%。
然而,陳國祥這一風雲人物卻於4月16日因病離世,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599.HK)也面臨股價暴跌、債務爆雷、宣告停牌、年報難產等一系列問題,昔日千億房企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
祥生集團起落史
4月16日,祥生集團官網發佈一則訃告。根據訃告,祥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國祥因病救治無效,於2023年4月16日00:26分與世長辭,享年73歲。
公開資料顯示,陳國祥出生於1951年7月,浙江諸暨人,從事房地產、建築行業,自1995年起擔任祥生地產董事長、祥生實業董事長。
據祥生集團官網
陳國祥在發展策略上,主攻江浙滬區域的祥生地產,在業內被稱之為「小碧桂園」。
彼時,靠着逐年遞增的業績表現,祥生首次邁入千億門檻,並躋身全國房企前三十強。2018年,祥生地產的流量銷售額達到1029.2億元,較2017年增長81.4%。
2020年,祥生正式登陸港交所。當日收盤,祥生控股集團報5.59港元,總市值167億港元。
受益於此,陳國祥成功踏入福布斯億萬富豪行列。2020年,陳國祥以13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153位。2021年,陳國祥及家族以17億美元財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單第1833位。
然而,曾為浙系房企「四小龍」之一的祥生,上市后不到一年時間便開始走下坡路,隨着市場環境的整體變化,也沒能逃脱債務違約的命運。
祥生市值僅5億港元
近日,祥生控股公告稱,公司預計無法按照港交所的規定在2023年3月31日前刊登2022年全年業績。祥生控股也將於4月3日上午9時起停牌,直至年報發出。在停牌前,祥生控股市值僅余5.33億港元。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若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便有權將其除牌。
對此,祥生控股解釋稱,一方面,由於隨着多個部門(包括財務部及運營管理部)的關鍵團隊人員近期辭任,人力不足,導致公司及其核數師難以對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合併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工作。
儘管如此,僅從已公佈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來看,其業績難掩頹勢。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祥生控股虧損約6.22億元,而2021年同期為盈利9.73億元。另外,其資產負債率高達89.19%,淨資產負債比率由2021年底的153%增至168%,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債務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祥生控股未償還的款項涉及2022年1月、3月和6月到期的若干優先票據本金約2.194億美元(約合14.72億元人民幣)及利息2250萬美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
鉅額債務壓身,祥生控股開始自救,忙於還債。
據不完全統計,祥生控股已出售多處項目以回籠資金。包括出售諸暨一康養項目約23.8%股權、台州鄉村住宅項目約58.5%股權、湖州交投祥生房地產50%股權、杭州春園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和安吉三特田野牧歌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股權及應收賬款等。
房企停牌潮再現
實際上,近年來隨着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周期,此前依靠高槓杆模式發展起來的上市房企逐漸暴露各種問題。
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祥生控股外,包括佳源國際控股、上置集團、匯景控股、上坤地產、大發地產、新明中國、粵港灣控等房企,以及康橋悦生活、佳源服務等物企均已停牌,以待刊發2022年年度業績。
製圖:卿子秀
對此,有專家表示,房企停牌,對出險房企推進債務重組會有阻礙,延緩其進度;與此同時,也會極大地影響資本市場的信心,進而影響債務重方案的談判。
在此背景下,作為地產頭部企業的融創中國率先復牌。4月12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復牌指引已滿足,將在4月13日起於聯交所恢復買賣。4月17日,融創中國每股報1.970港元,漲幅4.23%,總市值為107.34億港元。
業內人士指出,融創中國此次復牌是房地產行業的重要事件,也是2021年下半年房企債務危機以來值得肯定的事件,給市場注入了莫大的信心。
總的看來,能夠成功復牌,已然不易,但恢復股票交易之后,也並非真正「上岸」,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困」,修復基本盤從而恢復「造血」能力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