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7 11:49
2020年,英特爾驕傲地宣佈,憑藉其旗下公司Mobileye在輔助駕駛(ADAS)芯片領域的優勢,英特爾在2019年,收穫了輔助駕駛領域70%的全球市場份額。曾幾何時,無論是新勢力「蔚小理」,還是傳統勢力的「BBA」與大眾等品牌,都是Mobileye的客户。
時間來到2023年,如果你關注今年的上海車展就會發現,蔚小理在新款車型上已經全面進入「英偉達時代」,而傳統勢力也開始逐漸拋棄Mobileye。就連首發搭載Mobileye EyeQ5的極氪,也將在未來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
現如今,只要對智能駕駛有較高需求,那麼英偉達芯片幾乎是*選擇。ADAS芯片能在短短几年內完成一場鉅變,或許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不過ADAS芯片市場未來的路,或許也不會是英偉達一家獨大。
01 成也黑盒,敗也黑盒
Mobileye的路線,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在輔助駕駛、車機、底盤等領域,「黑盒模式」存在了很多年。所謂黑盒模式,指的是供應商不僅提供硬件,還會打包提供軟件等全套方案。並且兩者不可分割,通常不提供只買硬件的選項。車企無法對軟件、算法自行進行調整。而Mobileye一直以來便是採用這種模式,向車企提供軟硬件組合方案。
這種模式的優勢,是軟硬件的適配程度非常高,車企也能直接用上更為成熟的方案,相比自己研發來説成本會低得多。即便是目前來看,一些搭載博世、大陸或是Mobileye輔助駕駛方案的車型,在AEB等「傳統項目」上,實際能力都未必會輸給一些新勢力車型。
在高階輔助駕駛「大爆發」前期,車企還拿不出像樣的軟件,直接用Mobileye的打包方案反而效果更好。無論是「蔚小理」還是特斯這也是前些年Mobileye市場份額高的主要原因。
但黑盒模式的劣勢也很快顯現出來。隨着汽車網聯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型具備整車OTA升級的能力。但在黑盒模式下,即便是一個很小的調整,車企都沒有辦法直接動手,還需要與供應商進行溝通與調試。蔚來曾在一次溝通會上透露,有時爲了調節一個底盤的「黑盒」,需要等待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此外,軟件的重要性也不斷提升。上汽董事長陳虹曾提出「靈魂論」,雖然這種論調不一定完全對,但足以證明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各家車企都希望能把握住主動權。特別是在電動化時代,汽車沒了拉開差距的「傳統三大件」后,掌握智能化「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是否使用激光雷達、傳感器如何搭配、使用不同算法等問題,各家車企也對芯片有着更多個性化需求。
因此,車企選擇拋棄Mobileye,選擇可以提供單硬件方案的供應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其實在去年7月,Mobileye發佈了EyeQKit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已經允許車企自行在現有硬件基礎上,開發軟件系統,並支持第三方應用軟件嵌入。但這一切來的還是太晚了,可以説Mobileye想要翻盤,難度會越來越大。正如地平線創始人余凱所説,技術變革時代,往往是快魚吃慢魚,而不是大魚吃小魚。曾經的大魚Mobileye,現在還要面對地平線、黑芝麻、寒武紀等多家「小魚」公司的追趕。
2022年全年,Mobileye的出貨量約為3370萬套,連續四年增長。但Mobileye的市值依然還只有300多億美元,與*時期的500億美元估值仍有不小的差距。憑藉過去積累下來的客户,Mobileye確實也不會很快倒下,但從現在的勢頭來看,Mobileye的前途並不明朗。況且這家公司還未能實現扭虧為盈。
其他公司還在尋求變革或者發展,而英偉達已經*眾人幾個身位。
02 英偉達背后:算力明星效應
三年前,不少人還認為ADAS芯片的算力需求沒那麼大,畢竟在那時,算力只有幾TOPS的芯片也能滿足日常應用。2021款理想one搭載的兩顆地平線征程3芯片算力僅僅10TOPS,蔚來ES6搭載的Mobileye EyeQ4算力更是隻有2.5TOPS。
不過,在那時輔助駕駛的主要應用場景還侷限於高速及城市快速路。隨着L2級輔助駕駛的需求從高速擴大到城區,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相繼上車后,車輛對芯片算力需求激增。
從2022年底到現在,小鵬、極狐、阿維塔、智己、飛凡等車企都已經上線或計劃上線城區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在城市道路中實現點到點的輔助駕駛,需要傳感器與算力都提升一個高度。因此激光雷達與大算力芯片上車也是必然結果。
同時,多家車企或自動駕駛公司也相繼公佈了「去高精地圖」計劃,以BEV+Transformer的技術路線來看,更是對算力有着更高的需求。
英偉達成功預測了未來,從Xavier的30TOPS算力、再到Orin的254TOPS。英偉達芯片的算力一直在成倍提升。甚至1000TOPS的Atlan還沒正式量產上車,2000TOPS的Thor就發佈了。並且自Orin開始,英偉達芯片就已經具備了「艙駕融合」的硬件能力與算力。
反觀Mobileye,176TOPS的EyeQ Ultra還要等到2025年才能推出。這也是黑盒模式給Mobileye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
Mobileye採用高精地圖與視覺感知的方案,再加上軟硬件配合度高,對算力需求確實不大。不過,這反而造成了Mobileye芯片在算力上的落后。即便目前Mobileye願意將軟硬件進行解耦,芯片的算力也無法滿足目前高階輔助駕駛的需求。
雖然「唯算力論」並不可取,考量一顆芯片的綜合能力,還需要從架構、能耗比、成本等角度出發。但在同等條件下,算力高的的確能力會更強。一輛車的生命周期很長,ADAS的發展目前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車企如果想在智能駕駛上發力,必須提前預留足夠的算力。所以説即便2000TOPS在今天看來很誇張,但誰也預測不了未來會有多大需求。
與此同時,英偉達也在根據市場不同的預算需求推出對應的芯片方案,以及一系列工具包。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車企們容許英偉達「一家獨大」。英偉達的對手們,也正在不斷涌現。
03 英偉達也並非「不敗之身」
隨着更多車企開始注重輔助駕駛的研發,大算力芯片的需求也將會不斷提升。在這一階段,能拿到更多定點尤為關鍵。因為更換芯片對於車企來説,需要對軟件進行調整與適配工作,一旦體系定型,便少有車企再進行芯片上的大幅調整。
不過,還有很多傳統車企並未在輔助駕駛領域發力,因此這部分對於其他芯片廠商來説便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大眾選擇了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開發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高通也在去年發佈了組合算力最高2000TOPS的超算SOC芯片 Ride Flex系列,而寶馬已經決定與高通進行合作。
此外,「艙駕融合」同樣會引發一場芯片大戰。
據羅蘭貝格的研究報告顯示,域控制為智能座艙發展的關鍵。今后,智能座艙域將會與智能駕駛域相結合,最終,車載中央計算機將會進一步整合車內計算芯片。曾經在車內「互不干擾」的高通與英偉達,同樣會成為競爭對手,二者均在去年發佈了算力達到2000TOPS的SOC芯片,已經讓人聞到火藥味。
與此同時,國內也有數家公司將會參與到這場競爭當中。黑芝麻智能在近日推出跨域計算芯片C1200,地平線已經拿到70余款車型的前裝定點——算力大戰行至中場,也有不少車企們終於開始重視起成本來了。這給了其他很多方案商一些機會。
從車企角度來看,他們也並不會允許出現這樣一個「*可依賴路徑」的供應商。能與英偉達掰手腕的對手,或許也將在幾年內嶄露頭角。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品駕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