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DRAM終於反彈?大廠宣佈:停止降價

2023-04-17 13:15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半導體行業觀察

據財聯社報道,三星電子近日通知分銷商,將不再以低於當前價格出售DRAM芯片。DRAM現貨價格日前停止下跌,明顯早於預期。另據全球半導體觀察DRAMeXchange數據,最常見的DRAM產品之一DDR4 16Gb 2600的現貨價格在4月11日上漲0.78%,成為自2022年3月7日以來的首次價格上漲。
 

招商證券認為,在三星電子近期減產后,內存芯片價格出現一年多以來的首次反彈,市場價格復甦有望快於預期,2023全年預計呈現先抑后揚態勢。

 

 

 

 

 

 

集邦早前報道,DRAM價格還沒跌完


 

 

 

 

 

 

 

據韓聯社3月29日報道,市場調查企業Trend Force29日透露,第一季度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的平均銷售價格暴跌20%,且短期內將持續下降趨勢,SK海力士和美光等多家半導體企業開始減少DRAM的生產。

Trend Force解釋稱,由於供應商庫存較高,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只有大幅減少產量,纔有可能價格反彈。DRAM價格下降幅度將在第二季度放緩至10%到15%,但今年下半年能否恢復正常水平仍是未知數。

集邦指出,美光、SK海力士等指標廠已啟動減產,有助市場供給縮小,但整體供過於求狀況仍嚴重報價走勢方面,首季DRAM均價跌幅近二成,估計第2季還會再跌10%至15%。在目前原廠庫存水位仍高的情況下,除非業者發動更大規模減產,后續合約價纔有可能反轉向上。

即便集邦對整體報價走勢看法保守,臺灣DRAM相關廠商展望后市相對不悲觀。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便預期,在供應鏈庫存已開始小幅改善下,第2季起部分負面因素可逐步趨緩,加上供應商資本支出及產能調整因應,下半年終端庫存有機會正常化,DRAM市場需求將回穩。

業界普遍認為,除了DRAM廠是否擴大減產有助加快引領市況走出低潮之外,俄烏戰爭發展、大陸內需是否回溫也是觀察重點。

就各細項分析,集邦指出,PC用DRAM因買方已連續三個季度大減採購量,目前買方PC用DRAM庫存約九至13周,而PC用DRAM原廠已進行減產,因此預測第2季主流DDR4 8GB模組跌幅仍將超過一成。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已有部分PC OEM廠考量DRAM價格已偏低,有意願提升採購量,惟能否減輕供應端高庫存壓力仍待觀察,估第2季PC用DRAM均價跌幅約10%至15%。

伺服器用DRAM方面,集邦認為,受OEM及雲端服務供應商調降伺服器需求,導致買方拉貨動能疲弱影響,研判第2季伺服器用DRAM均價將較上季下跌13%至18%。

至於行動存儲(Mobile DRAM),集邦分析,儘管智慧手機品牌庫存已回到相對健康水位,但對生產計畫仍持保守態度,因此第2季買方對行動存儲需求力道依舊疲弱,導致均價將續跌,惟跌幅可望收斂為10%至15%。

消費性DRAM方面,集邦指出,包含電視在內的應用均無法有效支撐消費性DRAM市場需求,儘管原廠已陸續採取減產因應,市場仍供過於求,價格持續下跌,預期第2季消費性DRAM均價將較上季修正10%至15%。

 

 

 

 

 

 

三星電子DRAM可能減產3%,有助芯片業復甦


 

 

 

 

 

 

 

韓國科技巨擘三星電子7日宣佈讓記憶芯片部門減產,為1998年以來首次減產。由於未透露減產幅度而引來外界諸多揣測。專家認為減產並非壞事,將有助穩定芯片價格,從而促進半導體產業走向復甦之路。

減產消息刺激三星電子股價7日大漲逾4%后,10日續漲1%收65,700韓元,創去年6月初以來新高。

銀河-聯昌證券(CGS-CIMB)分析師李秀彬(Subin Lee音譯)最新報告預測,三星電子今年DRAM產量可能減少3%,這將會導致半導體產能因此減少6%。

但她認為減產有助支撐芯片價格,因此把三星電子今年DRAM和NAND芯片的平均售價預測值,從原先估計各下跌60%和56%,縮小跌幅至49%和51%。其維持三星電子買進評等和目標價80,000韓元等不變。

部份專家預期三星電子減產有助芯片業復甦。儘管不會立即在第二季出現V型復甦,但在下半年開始出現逐步好轉的U型復甦機率會增加。

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KSIA)執行副總裁安基賢(Ahn Ki-hyun音譯)説,三星電子在開始減產后三個月就可望產生效果。

他指出在第二大記憶芯片商SK海力士,和第三大的美光科技在去年底宣佈減產后,效果就在今年浮現。以此推算,業界龍頭三星電子加入減產行列后,其效果將在下半年出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