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3 21:36
財聯社4月13日訊(記者 沈述紅)歷時9個月,頭頂「AI芯片第一股」光環的寒武紀上市后首次定增最終完成。
4月13日,寒武紀發佈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121.1元,發行股數1380.6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6.72億元,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8家,包含財通基金、諾德基金、華商基金、富榮基金、聚鳴投資、銀河資本、中金公司等。
從實際情況看,寒武紀本次定增之路頗為波折,募資總額從26.5億元一降再降至16.72億元。但伴隨近期股價的狂飆,參與此次定增的機構已實現賬面上的大幅盈利。
截至4月13日,寒武紀收盤價為188元,較定增時121.1元的發行價已上漲66.90元。這也意味着,上述18家參與定增的機構或個人在短短一周多時間里已浮盈55.24%,財通基金、濟南江山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兩家機構浮盈過億元。
另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紀的股票數量達到了2419.78萬股,持股比例達到了9.99%,為其上市以來最高值。徐彥管理的大成睿享、大成策略回報、大成競爭優勢,費逸管理的廣發盛興、廣發聚瑞、廣發科創板兩年定開等,均為持有該股較多的主動權益產品。如若這些產品「堅守」至今,或已收穫不菲。
與不斷上漲的股價相反的,則是寒武紀近6年在經營方面的慘淡境地。2022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則預計虧損10.35億元到12.65億元,同比上年虧損擴大25.46%到53.34%。近6年來,該公司近6年歸母淨利潤虧損或在38.96億元至41.26億元之間。此番炒作熱潮過去后,寒武紀股價能否企穩、業績何時回春,依舊需要經歷重重考驗。
寒武紀16.72億元定增結果亮相
4月13日,寒武紀發佈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截至4月4日13時,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121.1元,發行股數1380.6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6.7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不含税)人民幣2262.17萬元,募集資金淨額為人民幣16.49億元。
此次定增的資金,主要用於寒武紀先進工藝平臺芯片項目、穩定工藝平臺芯片項目、面向新興應用場景的通用智能處理器技術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寒武紀本次定增之路頗為波折。早在2022年6月30日晚間,寒武紀便發佈了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26.5億元資金。對於此次定增,寒武紀表示,系圍繞公司主營業務,有利於持續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領域的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競爭力,符合公司核心發展戰略要求。
當年9月,該定增申請獲得了上交所審覈通過。但在2022年11月,寒武紀將募集資金總額下調至不超過24.72億元。2022年12月,寒武紀再度將募資總額下調至不超過16.72億元。
定增機構賬面浮盈超55%,大賺超9億
雖然募資總額一降再降,但伴隨近期股價的狂飆,參與此次定增的機構已實現賬面上的大幅盈利。
截至4月13日收盤,寒武紀年內股價已上漲244.57%,市值753.53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市場「寵兒」,多家量化私募、機構、遊資也現身該股龍虎榜。此前的4月6日,該公司股價一度達到230.98元。
雖在4月13日單日大跌8.74%,但寒武紀188元的收盤價,較此次定增時121.1元的發行價已上漲66.90元。這也意味着,上述18家參與定增的機構或個人在短短一周多的時間里已浮盈55.24%,大賺超9億元。
具體來看,此次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8家,包含財通基金、諾德基金、華商基金、富榮基金、聚鳴投資、銀河資本、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證券、UBS AG、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等,限售期為6個月。
其中,財通基金為獲配股數最多的機構,達165.69萬股,獲配金額為2.01億元,目前賬面浮盈1.11億元;濟南江山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獲配165.15萬股,獲配金額逼近2億元,目前浮盈1.10億元。
同期,諾德基金、華商基金、UBS AG、國泰君安證券、中金公司分別獲配97.77萬股、97.44萬股、94.96萬股、94.55萬股、74.62萬股,獲配金額分別為1.18億元、1.18億元、1.15億元、1.14億元、9036.25萬元。
另外,聚鳴投資旗下聚鳴瑞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富榮基金、銀河資本旗下鑫鑫一號資產管理計劃也分別獲配44.59萬股、41.29萬股、39.64萬股,獲配金額分別為5399.99萬元、4999.99萬元、4799.99萬元。
另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紀的股票數量達到了2419.78萬股,持股比例達到了9.99%,為其上市以來最高值。如若這些產品「堅守」至今,或已收穫不菲。這之中,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持股數最多,去年底持股數分別為1164.57萬股、421.65萬股,持股比例分別達4.81%、1.74%。
分產品看,華夏上證科創板50 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行業ETF、工銀瑞信上證科創板50ETF為持有該股最多的四隻基金,2022年底的持股數依次為1,138.35萬股、378.31萬股、205.71萬股、122.22萬股。
主動權益產品上,徐彥管理的大成睿享、大成策略回報、大成競爭優勢,費逸管理的廣發盛興、廣發聚瑞、廣發科創板兩年定開等,均為持有該股較多的產品。
業績關「難捱」
寒武紀的股價大幅上漲,與AIGC概念的推波助瀾不無關聯。不過,在3月26日的一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寒武紀迴應稱,公司專注於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與技術創新,不直接從事人工智能最終應用產品(例如類ChatGPT應用)的開發和銷售,公司相關產品正處於適配階段,尚未產生收入;客户是否進行規模化採購受產品技術能力、交付能力、產品價格及客户採購意願等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寒武紀還表示,整個AIGC領域未來將保持長期向上發展趨勢,但其發展速度、階段性效果、對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的影響需要冷靜分析、避免短期盲目過熱,請廣大投資者務必注意投資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或已有不少資金開始退場。僅4月13日,寒武紀主力資金淨流出額便有6.76億元。
更早些的2月2日,寒武紀公告,股東南京招銀和湖北招銀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16%公司股份;
3月14日,該公司公告,3名股東古生代創投、國投創業基金、寧波瀚高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於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3月14日間合計減持該股1197.29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2.9872%,變動期間該股股價上漲53.32%;
3月17日,寒武紀發佈的《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顯示,持股1.49%的股東古生代創投,擬減持不超1.49%公司股份;持股1.85%的股東國投創業基金,擬減持不超1.85%公司股份。截至3月30日,古生代創投減持計劃數量已過半,減持股票數量達434.75萬股,減持金額7.57億元。與不斷上漲的股價相反的,還有寒武紀近6年在經營方面的慘淡境地。
2月1日,寒武紀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營收為7.25億元到7.5億元,較2021年同期略有增長;歸母淨利潤則預計虧損10.35億元到12.65億元,同比上年虧損擴大25.46%到53.34%;歸母扣非淨預計虧損13.23億元到16.17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19.11%到45.58%;
該公司表示,虧損主要原因為研發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增長所致。2022年,寒武紀研發費用預計為14億元到17.16億元,較上年同期研發費用11.36億元增加23.62%到51.09%,這項費用遠高於公司營收。
同期,這家公司預計2022年資產減值損失為1.08億元到1.32億元,較上年同期資產減值損失2451.8萬元增加340.49%到438.38%。
更早的2017年至2021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0.78億元、1.17億元、4.44億元、4.59億元、7.2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81億元、-0.41億元、-11.79億元、-4.35億元、-8.25億元,合計虧損28.61億元。若算上2022年的虧損,該公司近6年歸母淨利潤虧損或在38.96億元至41.26億元之間。
在研發投入方面,該公司近6年的營收均無法覆蓋研發成本。2017年至2021年間,其研發費用分別為0.3億元、2.4億元、5.4億元、7.7億元、11.36億元。研發人員數量方面,由978人增加到1213人,增幅為24.03%,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60.88萬元。
另外,2022年,該公司核心技術骨干、CTO梁軍離職一事引發了市場關於其高管不和的討論。彼時,寒武紀給出「梁軍與公司存在分歧」的理由,也側面驗證了這一點。
雖然市場對寒武紀所在芯片產業的高投入、長周期屬性已有預期,但長年陷入虧損泥潭,難免讓投資者對其未來的不確定性議論紛紛。炒作熱潮過去后,寒武紀股價能否企穩、業績何時回春,依舊需要經歷重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