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3 20:4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ChatGPT帶火了互聯網、辦公軟件、芯片公司,還順帶將能夠降低功耗的光電共封裝業務也推至聚光燈下。其中,股價多年墊底的劍橋科技乘上了這次東風,年內已漲超300%。不過,在資本狂歡的同時,其股東們卻開始籌劃出逃……
ChatGPT的超算力運作會產生大量功耗,因此,一項能夠降低信號衰減、降低系統功耗的技術——光電共封裝技術(以下簡稱「CPO」),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4月10日,劍橋科技再次創出歷史新高49.48元/股,年初至今已大漲超300%。而其之所以大漲,正是搭上了CPO的順風車。
大漲背后,是券商、遊資、牛散的輪番「光顧」,僅3月就8登龍虎榜。在4月的5個交易日中,劍橋科技又4登龍虎榜。北京幫、章盟主、中國國際金融上海分公司等知名遊資、牛散、量化基金紛紛出現在榜單上。
資本狂歡,股東也已開始出逃,近五個月內,劍橋科技股東們合計套現或達億元。
AI風口「吹到」上游
4月7日,劍橋科技盤中持續走高,在臨近收盤時漲停,「高調」結束了4月的第一個交易周。
這已經是劍橋科技自年初以來的第8次漲停收盤了,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里,該股已經從12.05元/股上漲至49.48元/股,漲幅超300%。
這一漲勢堪比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期間漲超10倍的東方通信,也有投資者因此評價劍橋科技為2023年的新「東方教主」。
據瞭解,劍橋科技是一家從事開發、設計、製作計算機和通信軟件等業務的公司,而將其推向風口的是一個名為CPO的概念。
公開資料顯示,CPO是光電共封裝技術的簡稱,指將交換ASIC芯片和硅光引擎(光學器件)在同一高速主板上協同封裝,從而降低信號衰減、降低系統功耗、降低成本和實現高度集成。
而近期爆火的ChatGPT需要運作超強算力,併產生高額功率損耗。因此,市場認為,CPO技術能夠在ChatGPT產品生產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相關產品更是會給企業帶來可觀收入。
近期,這一板塊內不少概念股漲勢喜人,如凌雲光連續兩日漲停、光訊科技3個月來上漲近1倍。
劍橋科技也蹭上了這一概念,2月27日,劍橋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將進行下一代400G硅光和800G硅光模塊的開發,同時對包括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的CPO產品的相關光電混合封裝技術進行研究。
3月24日,劍橋科技還在2022年度業績暨現金分紅説明會中與微軟「拉上了」關係,公司表示,已直接或通過通信設備製造商間接向微軟供應高速光模塊產品。或因這一消息的影響,劍橋科技先是連續兩個工作日漲停,此后便拿下了10天6板的成績。
根據劍橋科技披露的最近一期機構調研紀要顯示,參與調研公司3月24日調研的機構數量多達94家,問題大多關於光模塊業務。
但實際上,劍橋科技並不是CPO概念板塊的龍頭,企業對於CPO概念的引入,還僅僅維持在計劃研究階段。此外,在劍橋科技3月28日依照相關規定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也變相澄清了上述與微軟的合作並非是供應CPO技術相關產品。公告顯示,經覈實,CPO技術主要由芯片公司研發推進,公司目前不生產交換芯片,不存在含CPO技術的芯片。
劍橋科技還表示,與同行業光模塊公司一樣,公司也對CPO所需的光源部分保持關注,但正因為CPO技術還不成熟,公司對此尚處於探索階段,沒有取得與CPO相關的業務收入。
財報顯示,截止2022年年底,劍橋科技的主營業務仍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業務收入佔比為99.95%,利潤比例為100.13%。
券商、遊資「爆炒」劍橋科技
是誰在炒作這家沒有CPO的CPO概念股呢?
龍虎榜顯示,近兩個月來,劍橋科技已然成爲了資本狂歡的舞臺。僅3月,劍橋科技就8次登上龍虎榜,4月的5個交易日中,劍橋科技就登榜4次,大量知名遊資、券商以及牛散出現在榜單中,引發廣泛討論。
龍虎榜數據顯示,國際金融上海分公司、華泰證券總部幾乎霸屏了劍橋科技的龍虎榜。3月以來,除了3月2日以外的其他幾個榜單中,這兩個席位至少會有一個出現在榜單之上。
除了券商,知名遊資輪番上陣,安信西安曲江池南路證券營業部、蘇南幫所在的南京證券張家港東環路證券營業部、杭州幫所在的中信建投杭州慶春路證券營業部、北京幫所在的國泰君安北京光華路證券營業部、以及「拉薩天團」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營業部等悉數登場。
蘇南幫和北京幫是其中登榜較多的遊資,蘇南幫的買入和賣出時間或較為靠前,登榜均在三月中旬以前。3月2日,蘇南幫位於賣四席位,共計賣出2205.57萬元;3月14日,蘇南幫再賣劍橋科技,登上賣三榜席位,賣出1405.43萬元。
而北京幫則是在3月24日首次登榜,位於買一席位,共計買入1.2億元;3月27日,北京幫再次大舉買入1.53億元,仍在買一席位。直至4月6日,北京幫纔出現在賣一席位,賣出2.24億元,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成功出逃的信號。
此外,知名牛散章盟主疑似也在此前偷偷進場。4月4日的龍虎榜顯示,章盟主常用席位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江蘇路證券營業部登上賣一席位,賣出1.12億元。此前的龍虎榜並未顯示其買入信息。
還有機構席位——國泰君安證券總部也現身炒作,4月7日的龍虎榜顯示,國泰君安證券總部位於買五席位,買入3437.10萬元。
大股東多輪減持套現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多個國際機構進駐了劍橋科技。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劍橋科技前十大股東新進摩根大通、瑞銀和高盛三大機構。其中,摩根大通持有公司310.52萬股份,佔公司總股數的1.23%,當前為第5大股東;瑞銀和高盛分別持有230.51萬股和173.96萬股,分別佔公司總股數的0.69%,分別位列第八和第十大股東。
但在機構進駐的同時,劍橋科技的大股東卻在紛紛減持。
自2022年11月以來,劍橋科技控股股東CIG開曼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康令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受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HKHolding減持動作不斷,累計套現過億元。
據瞭解,CIG開曼及其一致行動人分別在2022年9月3日和10月29日披露了《控股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
而根據3月28日公司披露的公告顯示,CIG開曼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康令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HKHolding分別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合計權益變動比例達到1.55%,持股比例由此前的22.62%減少至21.07%。
而從2022年年報來看,CIG開曼在第四季度季度減持了121.68萬股公司股份,減持比例為2.77%。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1月-2023年3月,劍橋科技控股股東CIG開曼合計減持劍橋科技股份221.68萬股,套現約3605.57萬元。
此外,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康宜橋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康宜橋」)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314.45萬股(佔總股本的1.23%),套現約4647.04萬元。其本次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計劃擬合計減持股份上限為總股本的4.00%。
據瞭解,上海康宜橋在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已經連續9個季度減持劍橋科技股份。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