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2 20: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新立場NewPosition

正值貨拉拉、keep、鍋圈等多家知名企業遞交招股書之際,一則爆料或許會讓其上市之路更為曲折。
4月11日,有媒體發文,據前寶寶樹集團CFO徐翀實名舉報,復星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包括復星旅文,復宏漢霖及寶寶樹集團)存在利用「結構單」上市的現象。該媒體描述,在徐翀的舉報中這些公司可能存在着利用資金循環手段虛假擴大IPO發行規模的情形,涉嫌構成虛假上市。
據公開資料介紹,復星集團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旗下業務包括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四大板塊。旗下擁有復星醫藥、復星旅文、復宏漢霖、三亞亞特蘭蒂斯、Club Med、捨得酒業(維權)、金徽酒等多家知名企業。
爆料文中顯示,徐翀稱自己由2014年加入寶寶樹集團(1761.HK)擔任CFO職務。但在寶寶樹於2018年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過程中,由於公司融資訂單認購量不足,經過復星委派非執行董事陳啟宇、王長穎、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長王懷南等公司數名主要董事決議,決定採取「結構單」方式擴大IPO發行規模。
徐翀表示,該「結構單」具體安排如下:與一家名為尚乘環球市場有限公司(簡稱AMTD)的投資機構約定,先以7,000萬美金認購寶寶樹上市發行訂單,而上市之后,當天寶寶樹便會將全部7,000萬募集基金以委託理財形式「歸還」AMTD。
有意思的是,爆料當天寶寶樹曾發佈公告稱,徐翀被免除董事及首席財務官職務,委任高曉光為首席財務官。這次職位變動,寶寶樹之前並未有過預告,極其突然地宣佈職位調整,況且給出的理由居然是「董事會對其‘表現並不滿意’」,董事會認為「免去其相關職務,符合寶寶樹及公司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要知道,在徐翀此次爆料中提到,寶寶樹上市過程中,因彼時訂單嚴重不足,為保證IPO成功,寶寶樹董事,暨當時主要股東代表的陳啟宇及王懷南,接納了「中科創系」類似結構單約3000萬美元,致使中科創系創始人張濤被司法機關逮捕。可能是為掩蓋復星及王懷南「結構單」事實,上述兩人便找到徐翀尋求幫助,希望徐翀以個人借款名義「出資填坑」,因此寶寶樹集團尚欠徐翀本人約1.3億人民幣。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徐翀目前會進行「報復」行為:換位思考,若是其他人兢兢業業在公司工作近9年,期間公司差點「暴斃」,自己花費1.3億人民幣挽大廈之傾。不説此舉令公司對自己感恩戴德,至少應該永久保留董事席位吧?最后卻被公司貼上「表現不滿意」的標籤「踢出」公司,無異於卸磨殺驢的行為,相較之下或許其他人還會更為過激,徐翀如今僅是舉報,實屬人之常情。
不過,這次爆料由小見大,除了陳啟宇及王懷南的「個人行為」外,似乎徐翀每一件所提及的爆料內容都有着復星的身影。期間徐翀提到,其在工作中瞭解到復星旗下還有多家公司可能存在上述「結構單」上市安排:復星集團控股79.25%的復星旅遊文化(1992.HK),以及前段時間陷入「委託理財暴雷」風波並獲得審計師保留意見的復宏漢霖(2696.HK),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復宏漢霖的「委託理財暴雷」風波同樣與AMTD有所關聯。
提及「造假」會想到很多上市公司的財務暴雷,提及「復星」會想到旗下十幾家上市公司,但兩者相互結合,就不得不聯想至復星系第一家上市公司的復星醫藥「財務造假」一案。

據報道,2021年4月12日,財政部發布第四十號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及處罰決定,對19家醫藥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其中,財政部檢查發現復星醫藥江蘇萬邦醫藥營銷有限公司存在以下問題:2018年支付個人代理商銷售推廣費用,憑證后附部分發票由與該公司無實質業務往來的第三方公司開具,涉及金額1.40億元。
而且,這不是復星醫藥第一次涉及「帶金銷售」類違法案件。審計同年,復星醫藥旗下全資子公司星耀醫學因犯單位行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44萬元。星耀醫學法人朱某甲自2010年至2015年先后六次向時任安徽省衞生廳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羅某行賄財物價值共計人民幣43.9萬元。據業內人士猜測,時任復星醫藥副總裁朱耀毅辭職或也與此案件有關。
暫且不論徐翀所言真假,畢竟此事件仍在發酵之中。但綜上所述,作為這些公司的「大哥大」復星集團在30年的發展過程中,似乎出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不過無論如何,復興作為一家中國擁有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體量最大的老牌集團,做好帶頭表率作用應是定論。當然,也不排除存在徐翀舉報錯誤的可能性,不過就算舉報在調查后被證實錯誤,也是為復興敲響了一次警鍾,以后更要規範經營,不能再犯幾年前的那種錯誤。
另外,據報道,徐翀似乎有着充分確鑿證據,具體事項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詢。可以預料的是,一旦此類事件進入證監會視野,或許會讓近段時間本就艱難遞上招股書的企業在上市的道路上雪上加霜。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