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行高管薪酬揭祕!2022年五大行「三長」平均薪酬漲至87.5萬,股份行「降薪」氛圍濃厚

2023-04-11 15:39

2021年,幾家國有大行高管薪酬實現「限薪令」頒佈以來首破80萬,2022年這一數字再有小幅上升。

國有大行的2022年業績發佈正式告一段落,這也是着繼2022年8月史詩級「限薪令」發佈后,各大行高管首次披露年薪。

總得來看,國有大行高管平均薪酬較去年有所提升,已披露「三長」平均薪資突破87萬;股份行以上百萬高薪起步的高管薪酬受「限薪令」影響回落明顯,有銀行高管薪酬降幅將近24%。

1

五大行「三長」平均薪酬87.5萬

股份行高管「降薪潮」來襲

2021年,幾家國有大行高管薪酬實現「限薪令」頒佈以來首破80萬,2022年這一數字再有小幅上升。

總體來看,除郵儲銀行外, 五大行2022年度所披露的「三長」平均薪酬為87.5萬元;某行董事長去年年薪為90.39萬元、行長為90.03萬元;其次是建行董事長田國立87.31萬元、農行、工行、中行董事長去年薪酬則分別為86.88萬元、86.77萬元以及86.71萬元。

作為佔據中國銀行業近「半壁江山」的幾家上市銀行經營狀況、風險管控的主要負責人,國有大行高管們拿着比其他梯隊銀行要低上數百萬的薪資,這使得不少明明有經驗、有實力亦具備晉升機會的銀行高管望而卻步。隨着近兩年大行高管的薪酬有所攀升,這也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

反觀股份行「一把手」,平均薪酬遠超大行,在3、400萬上下是常事;儘管如此,股份行之間高管的薪酬差距也相對較大;從年報來看,去年7家股份制銀行高管薪酬總額均超過國有六大行。其中,民生銀行去年高管薪酬最高;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次之;其次是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這之中,税前薪酬最高的是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為389.08萬元。其次是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和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分別為362.46萬元、336.71萬元。

雖然依舊拿着高薪,但跟前兩年比股份行高管2022年薪酬面臨不同程度的下調:浙商銀行降幅最大為23.93%;其次是光大銀行,降幅為16.84%;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降幅分別是7.83%、4.53%、3.97%…

降薪的原因或可追溯到去年8月財政部下發的史詩級「限薪令」,要求金融企業高管及重要崗位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薪酬總額的35%,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採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於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行長要覽》翻閲中信銀行業績報告發現,根據該行年報,在中信銀行領薪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現任及離任)從該行已實際獲得的税前報酬合計2942.08 萬元;2021年,這一數字為2565萬元。

2

中信銀行人均薪酬62.3萬領跑全國性銀行

在銀行這個機構中,人數龐大的並非中高層,上萬人數的基層羣體數量最為龐大。2022年銀行人均薪酬表現,同行們收入如何是銀行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在國有大行隊伍中,交行的人均薪酬位於前列,為42.85萬元;從增幅上來看,農行去年人均薪酬增長幅度最大,同比上升7.16%至32.64萬元。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為36.1萬元、35.1萬元;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並列,分別為33.6萬元;農業銀行位居末位,為32.6萬元。

相較之下,股份制銀行的人均薪酬更為可觀。中信銀行的人均薪酬連續兩年居13家銀行首位,為62.32萬元,相較於2021年增長了7.34%。

人均薪酬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的分別是招商銀行、浙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分別為56.46萬元、54.73萬元和54.69萬元。寧波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的員工人均薪酬也在50萬元以上。光大銀行則在當前已披露年報的股份行中薪資最低,人均47.01萬元,約合月薪39179元。

高薪酬往往對應高創收。數據顯示,有6家股份制銀行人均創收超過300萬元。其中,平安銀行每位員工貢獻了406.94萬元的收益。國有六大行的人均創收最高系交行,為297.29萬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