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公司日報|大模型戰隊再添新丁!商湯、崑崙萬維等同日官宣

2023-04-10 20:30

騰訊自選股精選每日熱門大公司動態,點擊上方可一鍵收聽↑

1、商湯科技:推出大模型體系「商湯日日新大模型」

4月10日下午,在商湯技術交流日活動上,商湯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宣佈推出大模型體系「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包括自然語言生成、文生圖、感知模型標註、以及模型研發功能。此外,商湯科技還宣佈推出了商湯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臺「商量」。查看全文>>

點評:據介紹,商湯歷時五年,建設了業界領先的AI大裝置,大裝置上總共有27000塊的GPU芯片卡,可以輸出5.0 exaFLOPS的總算力,是亞洲目前最大的智能計算平臺之一。

2、崑崙萬維:即將推出「天工」大模型 4月17日啟動邀請測試

4月10日,崑崙萬維宣佈,其和奇點智源合作自研、真正實現智能涌現的國產大語言模型——「天工」3.5發佈在即,並將於4月17日啟動邀請測試。此外,「天工」大模型已經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平。ChatGPT是基於GPT3.5大模型,因此崑崙萬維把此版本命名為「天工」3.5。查看全文>>

3、百川智能:打造中國版OpenAI,已獲5000萬美元投資

4月10日,王小川官宣了他的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這是他與前搜狗COO茹立雲聯合創立的一家研發並提供通用人工智能服務的中國公司,旨在打造中國版的 OpenAI 基礎大模型及顛覆性上層應用。在公開信中,王小川表示,百川智能將藉助語言AI的突破,構建中國最好的大模型底座,並在搜索、多模態、教育、醫療等方面增強,幫助大眾輕松、普惠的獲取世界知識和專業服務。查看全文>>

點評:據悉,王小川的二次創業也獲得了包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等眾多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界領軍人物的支持。公司早前已獲得5000萬美元啟動資金,來自王小川與其業內好友的個人支持。團隊擁有知名科技公司以及其他創業公司核心成員在內的數十位頂尖AI人才。

4、OpenAI:擴張之路開啟 考慮開設日本辦公室

4月10日,ChatGPT開發商、美國初創公司OpenAI的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訪問了日本,他於當日上午會見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后,Altman簡要總結了會議議程,雙方討論了這項技術的優點,如何避免一些缺點,以及如何讓人工智能「儘可能地造福人類」。Altman補充道,他正在考慮在日本開設辦公室,希望「用日語和日本文化更好地製作AI模型。」查看全文>>

點評:上周有報道稱,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表示,日本相關當局可能會在明年3月之前制定出一套關於在學校運用AI聊天機器人的指導方針,以解決AI聊天工具對教學的不利影響,並探索這些工具的潛在教育效益。

5、蘋果:iPhone15 Pro Max售價或將大漲

有最新消息稱「iPhone 15 Pro Max的預計售價爲2萬塊」,不過,據多家科技媒體報道,大部分分析師們預計iPhone 15 Pro Max相較iPhone 14 Pro Max的漲價幅度可能比較有限。根據9to5Mac最新的爆料,iPhone 15 Pro系列將是一次重大的升級,其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將發生在機身材質上——該系列可能正式採用全新的鈦合金中框。查看全文>>

點評:綜合多位分析師觀點,15代頂配的新機至多漲價200美元至300美元,摺合后僅為1.5萬元人民幣左右。即使是將存儲空間升級到2T,也很難達到2萬元人民幣。

6、比亞迪:雲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正式發佈

4月10日,比亞迪雲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正式發佈。在活動現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雲輦是行業內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據悉,雲輦將搭載在比亞迪王朝海洋旗艦車型、騰勢、仰望以及比亞迪專業個性化品牌的車型上。查看全文>>

7、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落户上海 計劃年產1萬台儲能電池

4月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與特斯拉公司進行了簽約,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落户臨港新片區。根據報道,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將規劃生產Megapack,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可達1萬台,儲能規模近40GWh,產品提供範圍覆蓋全球市場。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計劃於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查看全文>>

8、亞馬遜:並沒有缺席AI戰 正在用自己方式發展

據媒體報道,根據一份內部錄音,亞馬遜負責數據庫、分析和機器學習業務的副總裁Swami Sivasubramanian在最新會議上指出,我們在AI領域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們未來的一些計劃。但亞馬遜卻沒有出現在這場生成式AI的競爭中,儘管該公司經營着龐大的雲計算業務,並且在全美擁有最多的員工數量。查看全文>>

點評:一些風險投資家和AI公司創始人也表示,這家科技巨頭似乎已經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后於同行。

9、臺積電:3月營收同比下滑15%,為近四年來首次下滑

臺積電周一表示,其3月份營收同比下降了15%,為近四年來首次下降。據報道,臺積電營收從2022年3月的新臺幣1719.7億元下降至2023年3月的新臺幣1454.1億元(約合47.8億美元)。這是該公司自2019年5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營收下降。查看全文>>

點評:二級市場上,臺積電股價在2022年持續下跌后,近期稍有回暖,目前報90.24美元/股,公司最新市值4680億美元。

10、Uber:分拆旗下網約車服務Careem 出售逾50%的股權

據報道,Uber旗下網約車服務Careem今日宣佈了一項剝離計劃,以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逾50%的股權。今日,總部位於阿布扎比的科技控股公司e&(前身為Etisalat,阿聯酋電信集團)與Uber簽署了一項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將投資4億美元收購剝離后的Careem公司50.03%的多數股權。Careem總部位於迪拜,2019年3月,Uber宣佈將以31億美元收購Careem。查看全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