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10 08:54
本文來自:國君宏觀董琦 作者:董琦、曹金丘
導讀
近期,OPEC大幅減產,引發油價大漲。我們認為,OPEC大幅減產的背后玄機,是原油定價權的空前強化,體現為閒置產能、已探明儲量佔比的大幅提升。展望2023年,80美元/桶的油價或是常態,但背后的波動率抬升更值得留意。這一背景下,相關油氣股的表現值得期待,金銀的投資機會仍需重視。
摘要
1.OPEC大幅減產背后,被忽視的定價權爭奪。4月2日,OPEC+(包括俄羅斯)整體的自願減產總量達到166萬桶/日,引發油價大漲我們認為,OPEC大幅減產的背后玄機,是原油定價權的空前強化。何為原油的定價權?無論是看產量還是產能,OPEC表面上都不具備支配原油生產秩序的力量。從閒置產能(產能-產量)的角度出發,OPEC幾乎佔了全球9成的原油閒置產能,這也是OPEC減產的最大底氣所在。中長期來看,OPEC的已探明原油儲量突破1.24億桶,佔全球的比重穩步提升至80.4%,進一步強化了OPEC對油價的支配權。
2.衰退陰影下,2023年油價展望:80美元/桶或是常態,波動率抬升更值得留意。作為原油市場的另一個「重磅玩家」,美國原油增產緩慢,石油鑽機數量僅僅增長到590個,距離巔峰期的2000個左右相差甚遠,同時庫存井數量已不足5000個,意味着頁岩油的產能約束將持續存在。美國SPR(戰略石油儲備)過低,已經威脅到能源安全問題,持續大規模去庫的概率極低。需求端,考慮到美國等經濟體的經濟下行趨勢仍沒有結束,原油需求端是否延續穩態,可能將面臨一場「壓力測試」。主流機構的預測顯示,2023年內油價有望逐季上漲至90美元/桶以上。我們認為,這一輪衰退是「產能約束下的衰退」,即便美歐發生深度衰退,油價可能再度回落到70美元/桶附近,進一步回落到60甚至50美元/桶的風險有限。同時,若中東、俄烏等地緣局勢再度緊張,直接影響到原油供給端,油價短期破百也不是沒有可能。因此我們認為,2023年油價波動率中樞的抬升更值得留意。
3.高油價下,相關油氣股的表現值得期待,金銀的投資機會仍需重視。以往來看,油價跟油氣股價走勢高度相關。但在2022年6月油價開啟跌勢后,油氣股價的走勢非常穩健,甚至還階段性創出新高,背后的玄機值得深思。以巴菲特購買西方石油為例,並非意味着看多油價,而是對供給收縮下資源產能價值的重估。高油價穩住通脹預期,再結合衰退趨勢下名義利率仍處於下行通道,貴金屬仍具有較強配置機會。
4.國內經濟高頻數據更新:利率小幅下行,能源價格上漲。
(1)上游:原油價格呈上升趨勢,焦煤和鐵礦石呈下降趨勢;
(2)中游:螺紋鋼和水泥價格出現回落,動力煤、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基本持平,主要鋼材庫存持續下降;
(3)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積、北京擁堵延時指數和上海地鐵客運量下降,城市成交土地面積上升;
(4)通脹:豬肉價格下跌,蔬菜價格小幅回升,南華工業品價格基本持平;
(5)金融:利率總體出現下行,期限利差持平,信用利差下降,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
(6)三大需求: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呈現下降趨勢,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價格小幅下跌,出售數量上升,基建投資有下跌趨勢,外需景氣度下降;
(7)產業鏈:農產品現貨價格整體下跌,期貨價格多數上漲。重點關注:中國3月CPI、美國3月CPI。
5.風險提示:美歐發生深度衰退,OPEC實際減產力度低於計劃。
正文
1. 周度聚焦:原油定價,或進入新時代
1.1 OPEC大幅減產背后,被忽視的定價權爭奪
事件:4月2日,OPEC宣佈,沙特阿拉伯(50萬桶/日),伊拉克(21.1萬桶/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4.4萬桶/日),科威特(12.8萬桶/日),哈薩克斯坦(7.8萬桶/日),阿爾及利亞(4.8萬桶/日),阿曼(4萬桶/日),以及加蓬(8000桶/日),自願減產從5月開始到2023年底。再考慮到俄羅斯在2023年底前自願減產50萬桶/日,OPEC+(包括俄羅斯)整體的自願減產總量達到166萬桶/日。
何為原油的定價權?既不是產量也不是產能,其實是閒置產能。單看產量而言,OPEC整體原油產量大約在3000萬桶/日,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三成左右,遠遠談不上支配原油生產秩序。即便看產能,OPEC也沒有左右油價的能力。不過,考慮到非OPEC國家的原油產能利用率接近100%,反觀OPEC的產能利用率僅為82%。從閒置產能(產能-產量)的角度出發,OPEC幾乎佔了全球9成的原油閒置產能,這也是OPEC減產的最大底氣所在。
中長期來看,已探明儲量佔比的進一步提升,也強化了OPEC對油價的支配權。2021年底的最新數據顯示,OPEC的已探明原油儲量突破1.24億桶,佔全球的比重穩步提升至80.4%。閒置產能與已探明儲量佔比的雙雙高位,意味着OPEC對原油的定價權達到空前高度。
1.2 衰退陰影下,2023年油價走勢推演
作為原油市場的另一個「重磅玩家」,美國原油增產緩慢。頁岩油革命以來,美國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一度與OPEC爭奪原油定價權。但自從疫情暴發以來,美國頁岩油產能增產持續緩慢。4月6日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鑽機數量僅僅增長到590個,距離巔峰期的2000個左右相差甚遠。並且,已開鑽未完鑽的庫存井,數量已不足5000個,意味着頁岩油的產能約束將持續存在。
美國SPR(戰略石油儲備)過低,已經威脅到能源安全問題。2022年油價見底,除了需求端預期走弱,也離不開SPR庫存的大幅去化。數據顯示,SPR從高位的6.3億桶左右去化至3.7億桶,相當於可支撐美國原油消費的天數不足20天。考慮到能源安全問題,SPR持續大規模去庫的概率極低。
需求端,原油需求在出行端景氣的支持下相對穩固,但依然面臨衰退的「壓力測試」。原油7成左右的需求集中在汽車、飛機、輪船等出行端,與全球服務業景氣度高度相關。2022年以來,全球原油整體需求維持在1億桶/日以上。尤其是在中國等經濟體經濟重啟的提振下,原油供需維持緊平衡。展望未來,考慮到美國等經濟體的經濟下行趨勢仍沒有結束,原油需求端是否延續穩態,可能將面臨一場「壓力測試」。
結合供需及庫存來看,我們認為油價可能在80美元/桶的高位持續運行,但走勢可能不會「一帆風順」,波動率中樞的抬升概率較大。主流機構的預測顯示,2023年內油價有望逐季上漲至90美元/桶以上。我們認為,這一輪衰退是「產能約束下的衰退」,即便美歐發生深度衰退,油價可能再度回落到70美元/桶附近,進一步回落到60甚至50美元/桶的風險有限。同時,若中東、俄烏等地緣局勢再度緊張,直接影響到原油供給端,油價短期破百也不是沒有可能。並且,上述情形的發生概率其實都不低,因此,2023年油價的波動可能要比主流預期動盪得多。
1.3 2023年油價對通脹的影響,及相關投資機會展望
相對高位的油價,有可能在2023年底對美國CPI、中國PPI等形成拉動。汽油等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息息相關,並直接影響到CPI能源商品分項(權重約4個點)。如果油價年底仍在80美元/桶附近運行,可能到年底對美國CPI的拉動或在0.3個點左右。同樣,中國PPI也會受到相關影響。
油價高位運行下,相關油氣股的表現更值得期待。以往來看,油價跟油氣股價走勢高度相關。但在2022年6月油價開啟跌勢后,油氣股價的走勢非常穩健,甚至還階段性創出新高,背后的玄機值得深思。以巴菲特購買西方石油為例,並非意味着看多油價,而是對資源產能的價值重估。可以肯定的是,在原油的能源地位被完全取代之前,供給端收縮帶來的產能價值重估,可能將持續上演。
高油價穩住通脹預期,再結合衰退趨勢下名義利率仍處於下行通道,金銀的投資機會仍需重視。例如美國3月非農就業數據略超預期,顯示勞動力市場仍有一定韌性,但已經出現走弱跡象,供需缺口可能正在快速收窄。再考慮到美國經濟依然處於「主動去庫」階段,10Y美債收益率可能因為降息預期的修正出現小幅上行,仍將重回下行趨勢,貴金屬仍具有較強配置機會。
2. 國內經濟:利率小幅下行,能源價格上漲
從上中下游角度來看,原油價格呈上升趨勢,焦煤和鐵礦石價格整體均呈下降趨勢;螺紋鋼和水泥價格出現回落,動力煤、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基本持平,主要鋼材庫存持續下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和上海地鐵客運量出現下跌,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積持續上升。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蔬菜價格小幅回升,南華工業品價格基本持平。國債利率、短期利率下行,期限利差持平,信用利差出現下降趨勢,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
上游:原油價格呈現上升趨勢,焦煤和鐵礦石價格整體均呈下降趨勢。4月7日當周,原油價格持續上升,焦煤和鐵礦石價格持續下降,其中焦煤在經歷兩周基本持平后,出現大幅下滑,鐵礦石繼續下降趨勢。
中游:螺紋鋼和水泥價格出現回落,動力煤、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基本持平,主要鋼材庫存持續下降。4月7日當周,螺紋鋼和水泥價格出現回落,動力煤、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基本持平,其中產能利用率略有提升,主要鋼材庫存延續下降趨勢。
下游: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和上海地鐵客運量出現下跌,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積持續上升。4月7日當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和上海地鐵客運量均呈現出大幅下跌,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積連續三周持續上升。
通脹: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蔬菜價格小幅回升,南華工業品價格基本持平。4月7日當周,豬肉批發價格延續持續下降至19.9元/公斤,蔬菜批發價格指數在下跌趨勢后出現上漲,但上漲幅度較小,南華工業品價格指數基本持平。
金融:國債利率、短期利率下行,期限利差持平,信用利差出現下降趨勢,人民幣貶值。4月7日當周,利率方面,國債利率和短期利率均出現下行,期限利差基本持平,信用利差出現下降。匯率方面,人民幣出現貶值。
從需求端角度來看,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價格小幅下降,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基建投資整體有一定下跌趨勢,其中開工率和混凝土平均產能利用率上漲,玻璃價格基本持平;外需景氣度下降。
消費: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價格小幅下降,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數量呈現上升趨勢。4月7日當周,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在延續兩周上升趨勢后出現下降,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均有大幅下降;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價格整體下跌,但幅度不大,全國二手房掛牌出售數量整體上升。
投資:基建投資整體有一定下跌趨勢,其中開工率和混凝土平均產能利用率上漲,玻璃價格基本持平。4月7日當周,建材綜合指數出現下跌,龐源指數明顯下跌,開工率和混凝土平均產能利用率持續上漲,期貨玻璃價格基本持平。
出口:外需景氣度下降。4月7日當周,CBCFI指數基本持平,CICFI、BDI和CCBFI指數出現上升,CCFI、BCTI和BDTI指數出現下跌。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農產品現貨價格整體下跌,期貨價格大多出現上漲趨勢。石油化工產品價格多數下跌,黑色產品價格中焦煤期貨上漲,有色產品價格多數下跌,能源價格出現上漲趨勢,煤炭庫存出現持續上漲,金屬庫存呈下跌趨勢。半導體指數和DXI指數下降,汽車生產開工率均出現大幅上升。
農產品現貨價格整體下跌,期貨價格大多出現上漲趨勢。4月7日當周,從CRB現貨價格來看,家畜、食品和油脂價格整體下降;從期貨收盤價來看,大豆、玉米、雞蛋、蘋果和玉米有所下降,其余食品價格較上周均呈現上漲趨勢。
石油化工產品價格多數下跌,黑色產品價格中焦煤期貨上漲,有色產品價格多數下跌,能源價格出現上漲趨勢,煤炭庫存出現持續上漲,金屬庫存呈下跌趨勢。4月7日當周,石化行業商品期貨價格除原油、瀝青、燃料油和化纖外均呈現下跌或持平趨勢。黑色產品方面,秦皇島煤炭庫存增加,焦煤期貨價格上漲;綜合鋼價指數持續下跌,主要鋼材品種的庫存均下跌。有色產業鏈金屬價格大多呈下跌或持平趨勢。
半導體指數和DXI指數下降,汽車生產開工率均出現大幅上升。4月7日當周,鋼胎開工率和半鋼胎開工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電子景氣度方面,費城半導體指數下降,DXI指數呈現下降趨勢。
風險提示
美歐發生深度衰退,OPEC實際減產力度低於計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