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音樂淨利潤大幅飆升,分析師稱大力削減成本奏效了

2023-04-06 14:42

中國領先的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的最新業績顯示,由於競爭加劇,該公司第四季度收入持平,這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新冠疫情的打擊,迫使許多科技公司在增長放緩之際,通過控制成本來改變策略。騰訊音樂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現在最新的「主題曲」是試圖通過「節省」來提高利潤。

該公司近日發佈的第四季度財報可能令一些投資者感到高興,騰訊音樂當季淨利潤同比飆升115%,達到11.5億元人民幣(合1.67億美元)。但其營收卻出現了相反的走勢,同比下降2.4%,至74.3億元人民幣。

騰訊音樂全年的業績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該公司利潤增長21.4%至36.8億元人民幣,而收入則下滑10%至283.4億元人民幣。然而,沒有營收增長的利潤增長並不是投資者想要看到的。財報公佈當天,儘管該公司宣佈了5億美元新的股票回購計劃,但騰訊音樂美股仍然暴跌14%。

大幅削減成本

由於大力削減成本,騰訊音樂可以大幅提高利潤。該公司第四季度的運營費用下降了25.1%,至13.6億元,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下降了64.5%,這主要是由於採取了一些優化措施。

在過去的一年里,騰訊音樂已經將戰略從贏得新用户轉向提高現有用户的質量。這反映在該公司三大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第四季度的付費用户增長了16.1%,達到創紀錄的8850萬。來自付費用户的每付費用户平均收入(ARPPU)也增長了4.7%,推動其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增長超過20%。

儘管這些都對騰訊音樂的長期前景都十分有利,但習慣於中國科技公司高速增長的分析師們對騰訊音樂的看法變得複雜。大和對該公司的評級較為樂觀,給予其「買入」評級,同時該行表示受到了其基本面改善和新的回購計劃的鼓舞,維持騰訊音樂港股42港元的目標價,這意味着該股較當前水平有40%的上漲空間。

騰訊音樂最新的市盈率約為23倍,而其是市銷率為3.2倍。這遠遠高於其競爭對手網易雲音樂1.4的市銷率,后者仍處於虧損狀態。騰訊音樂的估值也高於國際同行Spotify和Deezer,后兩者是市銷率分別為2倍和0.54倍。這表明,儘管投資者對該公司的最新業績不太滿意,但市場仍將其視為中國的行業領導者。

騰訊音樂鎖定了中國龐大的在線音樂市場,大約兩年前該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網易雲音樂去年的收入增長了近30%。其他崛起的挑戰者包括蘋果音樂、咪咕音樂和抖音。

人工智能的力量

騰訊音樂最大的增長引擎之一是在線卡拉ok和音樂直播等社交娛樂服務,觀眾為他們最喜歡的主播購買虛擬禮物,該公司可以從中抽成來賺取費用。但該業務也面臨着來自短視頻和其他社交平臺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去年騰訊音樂該業務的收入暴跌了近20%,付費用户下降了24.3%。

雖然削減成本可以提高利潤,但只能提高這麼多。與此同時,騰訊音樂正將重點轉回在競爭更激烈的新環境中擴大收入流。

韓聯社(South Korea’s Yonhap News Agency)報道稱,該公司高管近期訪問了韓國的音樂製作公司,希望把韓國流行音樂帶回中國。

在失去獨家音樂授權后,騰訊音樂試圖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科技驅動的產品和服務將是該公司的另一個重要增長引擎。截至去年年底,騰訊音樂與33家唱片公司簽訂了授權協議。網易雲音樂有29家,不過其中15家與騰訊音樂相同。隨着各平臺越來越多地提供類似的音樂產品,用户生成內容(UGC)和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可能成為未來音樂平臺的新戰場。

去年7月,騰訊音樂推出了「TME製作人聯盟」計劃,允許藝人在開放平臺上自行定價併發行數字專輯。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獨立音樂人在該平臺上創作了超過230萬首歌曲,去年有近1000首歌曲的播放量超過1億次。

騰訊音樂也涉足AIGC領域。其子公司QQ音樂推出了人工智能繪圖功能,為用户生成圖像和專屬背景音樂,還使用了「人工智能歌詞海報」和「人工智能黑膠播放器」功能來增強視覺效果。去年,該公司還推出了其首個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並已經發布了第一首單曲,她可以在元宇宙中與粉絲交流。

隨着全球轟動的ChatGPT將人工智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騰訊音樂表示也將繼續探索如何在圖形、視頻和音樂等領域使用人工智能,以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這意味着,我們應該繼續關注騰訊音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動向,因為該公司試圖恢復增長並保持其行業領先地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