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4-04 16:10
財聯社4月4日訊(編輯 劉蕊)在周日(4月2日)OPEC+意外宣佈將每天削減超100萬桶石油產量后,美國總統拜登的態度卻頗為值得玩味。
在去年10月OPEC+減產時,拜曾嚴詞批評要讓沙特「承擔后果」。而這次,拜登的迴應態度卻頗為剋制,甚至刻意淡化了OPEC+減產的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拜登這一部分的原因或許在於美國國內政治格局的變化,另一部分原因,也可能因為拜登在面對OPEC+減產的舉措時,手中已經拿不出應對的牌了。
拜登為何表態剋制?
儘管在OPEC+減產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和美國財長耶倫都表態稱,OPEC+的減產行為是「不明智」和「缺乏建設性」的。
但美東時間周一,拜登在明尼蘇達州被問及關於此事的看法時,態度卻相對緩和:「事情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糕。」
事實上,不可否認的是,OPEC+減產將可能推升油價,從而令美國面臨更大的通脹壓力。在美國銀行業還未能徹底走出危機之際,假如通脹壓力進一步提高,美聯儲也將因此陷入更進退兩難的地步。
然而,拜登政府的態度卻相對剋制,尤其是與去年10月時的姿態相比就更能體現出明顯不同。在去年10月OPEC+宣佈減產時,拜登就曾嚴詞指責OPEC+此舉相當於和俄羅斯結盟,甚至放狠話説「要讓沙特阿拉伯承擔后果」。
如今,拜登的態度卻大幅轉變。分析人士指出,在去年10月OPEC+減產時,拜登之所以表現出強烈不滿,是因為當時正恰逢美國11月中期選舉前夕。當時的民主黨人顯然擔心在OPEC+減產后,美國汽油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並推升通脹,從而導致民主黨失去更多選票。
而如今,在中期選舉已經結束后,民主黨人暫時不需要太過擔憂選票的壓力,同時還需要緩和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外交關係。今年早些時候,拜登還訪問了沙特,並會見了沙特王儲穆哈穆德·本·薩勒曼。
拜登手里已經沒牌了
而更為要命的在於,和去年10月相比,在這次OPEC+減產以后,拜登目前手中已經沒有更多的牌了。
如果我們細數拜登政府常用的打壓油價的手段,會發現目前這些手段的效果恐怕都會很有限。
(一)釋放石油戰略儲備
拜登的確有可能釋放石油戰略儲備。
但問題在於,在俄烏衝突引發油價飆升后,美國能源部去年已經歷史性地釋放了1.8億桶的石油儲備,這使得美國能源部當前已經沒有太多釋放空間,而優先事項反而是重新補充石油儲備。
而同時,由於美國政府四個石油儲備點中有兩個仍在維護,補充油儲的進度已經遭到推迟。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已經警告稱,假如要緊急釋放油儲,可能會進一步推迟補充計劃。
(二)向美國油企施壓
拜登當然也可以選擇敦促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商加大產量——但很顯然,儘管過去一年拜登一直在這麼做,可收效一直甚微。無論拜登如何「嘴炮攻擊」和「加税警告」,但美國石油行業都採取「無視」態度,都不願意加大鑽探力度,美國的石油產量也始終增長有限。
施耐德資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the Schneider Capital Group LLC)分析師蒂姆·施耐德(Timm Schneider)表示:
「由於美國無法真正迫使OPEC+成員國採取行動,衆所周知的‘替罪羊’將是美國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
(三)重啟NOPEC法案
NOPEC(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也是美國國會過去二十多年反覆提及的老手段了。該法案允許美國起訴OPEC或其成員國的價格操縱行為,旨在讓OPEC對其限制世界石油供應的行為負責。
自1999年以來,美國國會就一直在討論各種形式的NOPEC法案,但之后幾乎都沒有下文。在去年10月OPEC+宣佈減產時,白宮也曾暗示可能會支持NOPEC法案通過,但最終拜登政府還是放棄了這一選項。
阻止美國下決心通過NOPEC法案的原因,在於該法案可能對美國外交關係和國防工業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
比如在2019年,沙特就曾警告稱,假如美國通過NOPEC法案,沙特將會終止石油美元協議——這對於美國來説影響巨大,將會削弱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並動搖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四)限制出口
拜登政府還可能限制美國汽油和柴油的出口,從而抑制國內汽柴油價格上漲。在去年,白宮曾考慮將這一選項作為抑制油價的一種潛在手段,但並未付諸行動。
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假如拜登政府真的實施這一限制措施,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導致美國部分地區汽柴油價格上漲。
諮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總裁、前白宮官員鮑勃•麥克納利(Bob McNally)表示:「如果進入夏季時,汽油價格仍為每加侖4美元,我認為他們也會重新考慮產品出口限制…如果這導致石油市場過度緊張——那麼市場需要做好準備,迎接大幅的波動。」
綜上看來,拜登手里似乎已經沒有更多的應對招數可以奏效了。正如前奧巴馬政府能源特使、現任諮詢公司 Goldwyn Global Strategies總裁大衞·戈德温(David Goldwyn)所説,在當下的環境下,也許拜登只能選擇按兵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