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鵬P7i,幾乎就是小米首款智能車

2023-03-30 15:37

P7i上市交付,小米首當其衝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智能車參考(ID:AI4Auto),作者:曹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小鵬P7i的交付,已經正式開始。

作為小鵬冠軍車型P7的改款,幾乎贏得了好評一片,也幾乎做到了最先進智能化配置的一切,甚至就在20萬-30萬的價位區間,還幾乎把小米首款智能車的路堵死了。

有人感嘆,留給明年才面世的小米首款車——連驚喜的空間都不多了。

此話怎講?有沒有道理?或許可以從三方面圍觀:

第一,小鵬P7i是一款怎樣的車?

第二,小米首款車有哪些特點和賣點已確定?

第三,強敵環伺,小米首款車還有哪些地方能創造驚喜?

小鵬P7i,一款中期改款的車型。

在此之前,P7則已經用銷量證明了產品力。

P7的成功要素,在P7i身上得到了延續。比如溜背式設計的高端轎跑外觀,比如駕控導向的車輛操控,甚至這次改款還提升到了賽道級別。

P7的賣點要素,在P7i身上得到了最新一代水平的強化。

一方面,純電長續航,比如小鵬 P7i 這次的四個版本(CLTC):702 Pro,702 Max,610 Max性能版,610 鵬翼性能版。全系快充,電量從10%-80%充電時間最短29min;充電10min最多補能240km。

另一方面,智能化。座艙標配最新的高通驍龍8155P,智駕方面更是如同新車一般——

Orin-X旗艦芯片,雙激光雷達上車,配合5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和12攝像頭的多冗余傳感方案,直接把P7i的智能駕駛帶到了XNGP水平。

什麼是小鵬的XNGP?

不依賴高精度地圖,能依靠車端傳感能力,就可以實現端到端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打通城市、高速和泊車三域。

在全球範圍內,目前能在交付的量產車上實現這種三域融合智能駕駛能力的,小鵬之外,有且只有特斯拉FSD。

而小鵬的智能駕駛產品體驗,之前在高速環路NGP中已然有口皆碑,在泊車場景中還實現了停車場跨樓層記憶泊車。

所以從智能化角度而言,改款過后、揚長避短的小鵬P7i,幾乎成爲了智能轎跑車型中的新基準。

對於那些已經明確面向智能化造車、以智能化為賣點的玩家來説,問題變得很現實也很直接,只有比P7i更富競爭力,纔不至於出師未捷。

而這種新基準帶來的壓強里,小米首款車,首當其衝。

因為從官宣造車開始,小米就明確,造的就是智能汽車。

而且雷軍已經慨然放話:首戰即決戰,智能化相關能力都需要在2024年面世時拉滿。智能化能力,無外乎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塊。

所以從目前已經曝光的各項小米造車進展來看,小鵬P7i,幾乎就是直接競品。

從現有信息來看:小米首款車,定位中型電動轎跑,採用有激光雷達的多傳感器冗余方案,實現包括城市、高速和泊車在內的三域融合智能駕駛體驗。

智能座艙目前曝光的不多,確定的是採用小鵬P7i一樣的橫向懸浮中控大屏,語音交互雖然還沒外露,但基本可以確定就是車載版本小愛同學,以及芯片硬件大概率是老朋友高通驍龍旗艦座艙芯片。

另外,作為汽車銷售最直觀的外觀設計,小米已曝光的設計圖,呈現的正是溜背式設計,有人評價像保時捷,也有人評價有點奔馳轎跑的樣子——之前小鵬P7剛面世也有過相似的評價。

更重要的是,小鵬P7i之前,小鵬P7收穫了13萬輛的真金白銀檢驗,而小米首款車,首戰即決戰,不容有失。

然而最最最值得注意的是,在20萬-30萬價位的轎跑車型中,小鵬P7i原本就面臨比P7發佈時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毫不誇張地説,這是國內競爭最激烈的賽道。

同價位轎跑車型,比亞迪漢、比亞迪海豹、特斯拉Model 3、長安深藍SLO3……都是經過了市場檢驗的暢銷產品,哪一個都不好惹。

其中比亞迪漢,售價21.78萬-33.18萬,除了純電還有混動版本,2022年銷量突破27萬輛。而且今年比亞迪漢EV還推出了20.98萬-29.98萬的冠軍版,相同續航降低價格同時升級配置,增加競爭力。

「換殼比亞迪漢」——比亞迪海豹,20.98萬-28.98萬。去年8月上市,上市5個月銷量超過5.1萬。

特斯拉Model 3,22.99萬-32.99萬,2022年一年銷量12萬輛,雖然在Model Y的擠壓下銷量有所下滑,但在開年降價后,1月銷量同比大增323.7%,足以證明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為特斯拉買單。

還有長安深藍SL03,純電和增程版售價17.19萬-22.19萬,去年7月上市,上市6個月銷量超過2.5萬。並且在今年,長安深藍SL03兩個月累計銷量超過1萬。

且值得關注的是,長安深藍SL03純電版續航515km版價格18.99萬,續航705km版價格22.19萬。

上述車型,純電版本的續航里程也都捲到了650公里「門檻」,此外還有增程版本車型。

當然,這還只是按照轎跑來跑馬圈地,如果按照售價維度,那更多同價位SUV車型,就會有空間上的優勢。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智能化目前作為新能源車輛的核心賣點,還沒有展現出競爭力。

至少小鵬P7和特斯拉Model 3等車型的暢銷,還沒有明確展現出高階智能化能力帶來的差異性——或者無法解釋比亞迪等產品的暢銷,只能説汽車智能化依然處於市場教育階段。

而這種「教育階段」能否在小米首款車面世時,轉換為小米智能車的差異化競爭力和銷量號召力,懸而未決,沒有人能打包票。

連小鵬P7i本身都面臨比P7更大的壓力,小米首款車,更不用多說了。

環境嚴峻,但並不意味着已經毫無空間。

小米首款車,依然還有創造驚喜的地方。

首先,動力形式。目前為止,小米首款車究竟是純電、增程還是混動,還無確信,如果並非完全純電版本,那還有續航補能上的「空子」可鑽。

其次,高壓平臺。小鵬P7i雖然被稱為「改款但像新車」,不過出於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沒有上最新的800V平臺,超快充能力上,留下了缺口。

第三,各項性能。小米在手機領域,最初的標籤就是性價比,性能配置拉滿卷死友商。到智能車領域,芯片算力拉多滿、車輛動力性能捲到什麼程度,都有驚喜空間。

第四,依然是外觀設計,或者説有小米logo后的外觀設計,畢竟米粉羣體如果是購車主力,基本就是衝着小米之前形成的品牌影響力。

最后,售價,換車不像換手機,米粉再鐵桿,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目前小鵬P7i,覆蓋了24.99萬到33.99萬的區間,小米首款車,定價基本只能只低不高了,否則一個是久經考驗的暢銷車型改款,車況和服務都有保障,一個是跨界造車公司的首款車……小鵬還是小米,用户選擇起來應該不難。

也可能有不做選擇全都要的,不過肯定是少數,除非——小米和小鵬、雷軍和何小鵬,兄弟聯手。

那個戲謔的段子就會成為現實。

小米和小鵬合併,雷軍説我們取小鵬的「小」和小米的「米」,新品牌就叫「小米」。

何小鵬連忙謙讓,還是取小米的「小」和小鵬的「鵬」,叫「小鵬」吧。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