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沾邊」英偉達就大漲,易華錄漲成概念股,提前「埋伏」基金最高漲幅44%,數據要素成投資熱點

2023-03-28 20:33

財聯社3月28日訊(記者 閆軍)「小作文」依然能夠在市場颳起旋風。

3月28日中午,又有顯示為券商分析的截圖在社交平臺流傳,該截圖稱,易華錄和英偉達合作有4點進展:一是目前正在談,商業模式待定;二是英偉達不能直接投資,可能會採用無錫和南京模式,有代理商投資,輕資產運營;三是預期實現A800在國內數據中心算力輸出;最后還稱「幾家在談」。

正是這樣一則模稜兩可的內容,單單易華錄和英偉達合作為明確信息,市場立馬捕捉到信號。28日午后,易華錄一度拉昇至20%漲停,股價摸高42.47元,創下2年半新高。不過隨后回落,截至當日收盤,易華錄價格為39.15元,總市值為26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央企中國華錄集團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易華錄是一家社會可信的數據資產化服務提供商,作為數據要素公司,借力數字經濟,易華錄今年以來漲幅也高達到91.82%。

已有公募基金嗅到數字經濟的浪潮,去年四季度,有5只基金「埋伏」易華錄,這也是繼2021年底之后,易華錄再次受到公募基金的持倉。儘管持股倉位都不重,但是從收益率來看,相關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均為正,其中天治研究驅動回報率最高,截至3月27日,該基金年內回報率達到43.77%。

「英偉達」小作文效應

小作文之所以能夠引起市場積極反饋自然在於本輪數字經濟的主角英偉達,作為ChatGPT重要的算力支持,英偉達吸引着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截至3月27日,英偉達股價為265.31美元,年內漲幅達到81.58%。

在3月21日英偉達召開的GTC開發者大會上,其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全新的AI相關產品助力全球AI生態,並將OpenAI的ChatGPT稱為人工智能的「iPhone時刻」。此外,黃仁勛也對外展示了英偉達當前的前沿技術:基礎軟件,英偉達推出全新加速庫;芯片方面,英偉達推出數據中心GraceCPU,具備高能效、高運行速度等優勢;服務器,英偉達推出DGX 超級計算機。

華西證券分析師劉澤晶認為,英偉達提供全棧AI雲解決方案,全球底層算力儲備充分,AI賦能千行百業的「燃油」已經充足。

英偉達在市場有多受歡迎呢?某華東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國內投資者買美股基金的標準就是成分股中要有英偉達,英偉達佔比越高越好賣。

英偉達與易華錄的合作信息出現在3月9日后者披露了機構路演信息中,在回答「易華錄有沒有已經或者考慮通過數據運營層面提升相關佈局」時表示,ChatGPT是基於英偉達一萬塊A100研算出的大模型,同時易華錄也會和英偉達進行深度合作,未來ChatGPT在中國推廣,當然有些是運行在我們國產的專利上,更多的一些專利可能還是離不A100,英偉達目前擁有的A800的算力將會支撐中國版的ChatGPT。

此外,易華錄也表示,將高度關注積極參與ChatGPT,並且在一些領域開始突破。目前更多瞄準的是視頻數據的治理,用相關的技術跟相關具備能力的科研機構和企業來進行領域的深入探索。

到了3月24日,易華錄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智慧城市和政企數字化方面的諸多業務均可為ChatGPT提供應用場景,且已和潛在合作方展開業務探索。同時,公司引入百度作為華路易雲(易華錄下屬公司)的戰略投資者后,華路易雲與百度在車路協同和智慧交通技術、產品、生態等方面持續推進合作。

正是「已和潛在合作方展開業務探索」引發市場的猜想,與「英偉達」合作的小作文隨之流傳出來。

5只「埋伏」基金年內均上漲

從易華錄的股東結構來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央企中國華錄集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6.7%。此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華夏人壽資管作為機構資金也進入前十大流通股中。

而機構持倉方面,公募基金並不算多,2021年廣發多元新興與建信民豐回報兩隻基金曾買入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到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陸續退出,直到2022年底,又有5只基金將其買入前十大重倉股。5只基金合計持有55.53萬股,佔流通股比例僅為0.09%,按照易華錄年內超過9成的漲幅來看,持股浮盈約814萬元,為上述5只規模並不算大的基金組合貢獻了收益。

具體而言,買入最多的是基金是泰達宏利復興偉業,持股數量為37.61萬股,為第8大重倉股,該基金漲幅也達到了31.71%,天治研究驅動買入數量為第二持有6.96萬股,為基金的第6大重倉股,該基金年內漲幅達到43.77%。

數據要素投資成新熱點

易華錄之所以能夠受到市場的關注也在於其在數據要素市場的領軍地位,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要基於數據湖提供數據要素資源化及資本化服務,當前主要業務包括三塊,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政企數字化、數據運營服務,2021年營收佔比分別為50%、38%、12%。

據悉,公司2017年開始實施數據湖戰略,近幾年業務重心由數據湖建設轉向已建數據湖的有效運營中,持續加大在新的數據運營、數據銀行等輕資產業務的研發投入和渠道拓展,業務逐步集中到數據要素價值化市場。

隨着國家組建數據局,易華錄在回答機構調研時表示,這意味着國家政策和國家戰略由粗轉細,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工作將會全面啟動,未來公司與各級地方政府在國有數據的一級開發層面上會加快,將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以及財政貢獻。

華東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從《國務院關於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深改委《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文件來看,國家高度重視數據要素的發展,多次強調了數據要素重要性。

該人士認為,數據要素首先是一個新概念,相對市場投資熱情會更高,其次是短期可以預見的國家數字經濟大政策下的一個最重要的細分,未來政策利好將會不斷加碼,符合計算機投資的審美標準。

此外,多家券商研報也指出,數據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未來數字要素價值挖掘將成為發展重點,應用場景廣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