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掀桌子」到「一保到底」!汽車價格戰比亞迪、特斯拉「神仙打架」,造車新勢力「咬牙求生」

2023-03-27 09:45

轟轟烈烈的汽車價格戰已延續半個多月,自湖北東風汽車暴力促銷打響第一槍,各家車企前仆后繼,降價消息鋪天蓋地。進入3月下旬,「價格戰」已轉變為「保價戰」,車市終端也趨於平穩態勢。

3月18日,長城汽車旗下坦克品牌宣佈推出全年保價政策,承諾全系車型全年保價。數天前,理想、零跑、騰勢、領克、哪吒等相繼宣佈周期為90天的保價政策。與此同時,「拒絕價格戰」的觀點亦不斷涌現,除已多次表態的理想、蔚來外,吉利汽車也明確表示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價值端。從「掀桌子」到「一保到底」,車企應對思路生變。

業內人士指出,3月降價潮的導火索是特斯拉在2022年底啟動多輪降價搶佔市場,比亞迪等快速跟進,將新車價格一探到底,幾個月后波及到了燃油車市場。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整個汽車市場,增速都明顯放緩,車企今年的重心是爭奪存量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之下,往后傳統車企的日子恐怕會更加難過,大洗牌的時刻或許也不遠了。

東吳證券研報復盤2018-2019年汽車價格戰,對比發現,2018-2019年汽車總量需求曲線持續下行,業績和估值雙重承壓,而2023年需求復甦,自主汽車產業鏈崛起依然是長期主旋律,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車帶動中國汽車產業鏈全球崛起之路。

據乘聯會數據,新能源車方面,上周(3.13-3.19)比亞迪拿下3.84萬輛的周上險量,同比增長77%,環比增長3.43%,仍穩居單周上險排行榜首位特斯拉排名第二,周上險量1.87萬輛,環比增長9.9%,連續四周環比上揚,2023年已累計銷售突破10萬輛,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市佔率攀升至16.55%;廣汽乘用車以9653輛的單周上險量排名第三位排名四到十位的分別為理想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騰勢、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

▌絕對王者高高在上:特斯拉大降價訂單暴增 比亞迪秦擊穿混動車10萬元心理防線

説到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就不得不提到特斯拉這個先鋒軍。去年10月以來特斯拉降價尤為頻繁,今年1月,特斯拉在其所有市場上大幅下調了車價,折扣力度最高達20%。為何降價如此兇猛?一方面因為「老大」地位逐漸被比亞迪動搖——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31萬輛,遠低於比亞迪的186萬輛

兩大王者比亞迪與特斯拉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針對外媒有關「特斯拉叫停與比亞迪在電池上的合作」的報道,比亞迪3月14日迴應財聯社表示,此為「不實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特斯拉CEO馬斯克當日發推特表示,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的關係是積極的。

特斯拉降價在前,比亞迪也不甘示弱。2月10日,比亞迪秦PLUSDM-i2023冠軍版正式上市,起售價降低至9.98萬起,直接擊穿了混動車10萬元的心理防線。2月25日,比亞迪王朝系列也開始了降價動作,老款車型的優惠幅度在1萬元以上,部分熱門現款產品也有上千元的優惠。3月9日,比亞迪官微稱,從2023年3月10日至3月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宋PLUS車系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海豹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8888元購車款。

以價換量的事兒一般企業可干不出來,從降價的底氣來看,特斯拉毛利率一騎絕塵,2022年汽車銷售毛利率達28.5%,同時淨利達125.6億美元,同比翻倍,這也是特斯拉史上最高年度利潤。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還擁有持續的超強創新能力以及巨大的單車規模,足以支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價格戰」。

業內人士認為,在20萬元及以下的市場,比亞迪是各車企最主要的威脅。比亞迪的銷量規模在短短三年時間,便從2020年的40多萬輛(其中新能源不足20萬輛)、快速提升到180多萬輛(新能源近100%)。同時,比亞迪還掌控刀片電池、IGBT等核心零部件生產供應。規模加掌握關鍵零部件,讓比亞迪擁有了較好的毛利水平。

從銷量來看,特斯拉大降價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顯著刺激了訂單增長。在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透露,今年一月份,特斯拉的訂單量幾乎達到了產能的兩倍之多。比亞迪方面,比亞迪產銷快報顯示,公司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9.37萬輛,同比增長119.37%。比亞迪繼續以一敵十,好幾家造車新勢力的交付量,還不及比亞迪的尾數。

▌造車新勢力「咬牙求生」:蔚小理、賽力斯「賣一臺虧一臺」 「降價無異於跳崖」?

2022年,蔚來交付12.25萬輛,全年淨虧損144.37億元,創下了近三年的虧損最高紀錄;理想汽車交付13.32萬輛,淨虧損為20.3億元,相較2021年的虧損3.26億元,虧損金額進一步擴大;小鵬汽車交付12.07萬輛,全年淨虧損91.4億元,2021年虧損48.6億元;賽力斯銷售13.5萬輛,淨利虧損在35億元至39.5億元之間。分析人士指出,在價格戰中,最容易被「亂拳打死」的羣體之一,莫過於那些還不滿「十歲」的造車新勢力們。如何在槍林彈雨中求生,成了「蔚小理」們今年需要回答的問題。毫無疑問,「蔚小理」和賽力斯都是「賣一臺虧一臺」,鉅虧之后,降價無異於跳崖

中原證券研報顯示,2022Q2理想、蔚來、小鵬和賽力斯的毛利率分別為21.51%、13.02%、10.88%和7.69%,淨利率分別為-7.34%、-26.79%、-36.32%和-16.37%,而比亞迪的數據分別為14.39%和3.61%。鉅額虧損、微薄利潤等賬面數據表明,造車新勢力們壓根就玩不起降價。

image

從降價潮中的具體表現來看,賽力斯的問界率先成為特斯拉再次降價的跟進者,1月13日官宣AITO問界將帶來新年新價格,隨后的1月17日,小鵬宣佈開啟「新春售價」,旗下G3、P5、P7全系車型調價,最大降幅3.6萬元或13.23%。近日,理想、哪吒、零跑等先后推出了為期90天的「限時保價」政策,蔚來則明確表示不降價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蔚小理不是直接降價、直接促銷的邏輯,而是拿部分的現車或者庫存車參與降價。這樣既不擾亂市場價格,且部分的量會起的比較快。這實際上就是在參與價格戰,只是明面上不參與,也不是所有產品直接參與。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蔚小理們來説,現階段對比亞迪和特斯拉現保持「仰望」就好。與其跟這兩家巨頭拼毛利率,不如想辦法把BBA的市場份額吃下來,讓德系豪華的燃油車主買新能源汽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日,12萬買雪鐵龍C6被曝層層加碼,準車主自嘲大冤種。據瞭解,價格戰有限時、限地、限量等多重限制,優惠幅度大的多是滯銷車型。有觀點認為,這場價格戰的營銷和公關意義大過實際意義,部分車企和經銷商通過誇大折扣、贈品促銷、飢餓營銷等手段,讓價格戰虛實難辨。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都會利用這次機會留住客户資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