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十幾年舊事重提,楊元慶發飆了

2023-03-23 17: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一點財訊

聯想掌門人慷慨解囊?

作者 | 高楊

「比較短線」。

最近,聯想董事長楊元慶說了狠話。

亞布力年會上高朋滿座,楊元慶吐槽起了美國職業經理人,「對企業長線的東西考慮的非常少」。但他也給了面子,這兩任早前的職業經理人每個季度要交作業,所以對長期花錢投資的事不敢下手。

接着楊元慶又將自己拉出來做對比,説自己09年再做CEO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投多大資金,不管投入多少年,也要把消費業務做出來。這纔有了聯想變成全球第一,成功把併購完成。

楊元慶提到的兩任美國職業經理人史蒂夫·沃德和威廉·阿梅里奧,在2005年聯想完成對IBM的收購后,先后擔任過新公司的CEO。

其中,阿梅里奧的打工人心態、在乎短期業績、忽略PC個人消費領域市場等短視問題,市場早有議論。

十幾年舊事重提,楊元慶意欲何為?

01

聯想:美元強勢影響了收入

批評美國職業經理之前,2022/23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會上,楊元慶曾表示,聯想雖有70%的業務在海外,但主要的生產基地在中國,利用中國製造來供應全球市場,對全球業務是很重要的保障。

而在2022/23財年第三財季的財報中,聯想更是將美元拉出來,稱其強勢加劇了換算影響,影響了收入。

聯想集團最新發布三季度財報顯示,在美洲,聯想集團的銷售同比下跌18%;在中國及亞太區的收入同比下降22-23%,在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的收入同比下跌35%。

曾是PC之王的聯想集團,2022-2023財年Q3實現營收153億美元,同比減少24%,淨利潤為4.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32%。

由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組成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及經營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4%及37%。個人電腦領域出貨量放緩,並下降至疫情前的水平,聯想集團將其歸結為出貨需求下降導致渠道存貨過剩,以致加劇了挑戰。

市場的疲軟並非突然發生。

早在2022/23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會上,楊元慶就曾稱,疫情對PC出貨量有所影響,但PC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工具,「所有人都清楚,辦公少不了帶鍵盤的電腦和更大的屏幕」。

但楊元慶也公開表示,PC市場的換機時間已從三四年延長到五六年。按照這個換機節奏,如果一個消費者在疫情發生的2020年購買了一臺電腦,那麼他要到2025年纔會有更換這台PC的需求。

2005年,聯想集團一舉拿下IBM的PC部門,成為世界前幾名的PC廠商。然而,面對着PC業務的龐大規模,聯想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何在?

以前,楊元慶説「一家公司沒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聯想並不打算做操作系統和芯片,會做好自己的角色,為用户提供最好的產品。」

去年,楊元慶説,按照規劃,至23/24財年結束,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將在20/21財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未來五年,研發總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慷慨花錢搞研發的,不只是聯想,楊元慶也在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大學。

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學125周年校慶之際,楊元慶以交大86屆計算機系校友的身份宣佈個人出資1億元人民幣。

2022年9月,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求真書院捐資。他在儀式發言中表示,這次決定個人捐資清華大學求真書院,源自去年跟丘成桐先生的一次見面。

丘成桐則表示,「我很高興楊元慶先生對教育的理念跟我們很一致。」 

02

更慷慨了?

對外捐款的另一面,楊元慶連續減持聯想集團。

據報道,2022年初,楊元慶曾密集減持聯想股票,累計賣出4173.93萬股,估算價值可達3.7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04億元)。

今年2月,楊元慶在幾天內密集減持聯想股票,在場內出售公司股份合共2650萬股,每股均價介於7.116港元至7.2594港元,金額逾1.89億港元。

有聲音質疑楊元慶套現,但這位職業精英是不差錢的。

年報顯示,2019財年、2020財年、2021財年,楊元慶的年薪分別為1537.1萬美元、2466.3萬美元與2616.6萬美元。

其中,長期激勵分別為1183.3萬美元、1504.1萬美元與1844.8萬美元。

有人拿蘋果和聯想來對比,庫克年薪一度超9000萬美元,但其帶領下的蘋果創造了超900億美元的利潤。而楊元慶年薪過億,聯想集團的利潤也不過如此。

不過,楊元慶曾表示,「迟早有一天,你會把聯想看成是和蘋果具有同樣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

對於薪酬,楊元慶早年間解釋稱,這由公司的薪酬委員會決定,對自己本人來説,不能比美國的員工,美國的下屬,美國的高管拿着更低的工資,「這個説不過去。」

橫向來看,楊元慶的薪酬在國內也未登頂。在媒體統計的2021年國內高管個人年薪榜單上,個人年薪排名第一的是小鵬汽車顧宏地,騰訊劉熾平排在第二。在楊元慶前面,還有微創醫療的常兆華和京東的劉強東。

在公司內部,楊元慶也在掏腰包。

早在2012年和2013年,楊元慶曾分別拿出300萬美元,設立「元慶特別獎」,每次獎勵覆蓋員工近萬名。

這幾年,楊元慶更慷慨了。

2022年4月,楊元慶在聯想集團新財年內部公開信中稱,要將8000萬元的個人獎金分給聯想的員工,尤其是工廠工人等一線基層員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