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7 22:04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硅谷銀行爆雷時間震驚了全球市場兩天前,第一共和銀行(FRC)高管於3月6日最后一次拋售股票。此后銀行業股價一落千丈,FRC就是重傷者之一。
文件顯示,FRC的高管們近幾個月來一直在拋售該銀行股票。自年初以來,FRC的執行主席James Herbert II在今年1月和2月兩次共出售價值450萬美元的股票。該銀行的首席信貸官、私人財富管理總裁和首席執行官的累計拋售規模達到700萬美元。
其他高管的拋售規模也很可觀,但佔其持股比例較小。在此期間,所有高管均獲得了新股。總的來看,在過去幾個月,FRC的內部人士平均以略低於每股130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價值1180萬美元的股票。
FRC的股票本周下跌了58%,周四收於34.27美元,此前多家銀行表示將注資300億美元以救助該銀行。儘管如此,FRC的信用評級已經被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普(S&P Global Ratings)和惠譽(Fitch Ratings)下調至垃圾級。
對於大多數公司的內幕交易,投資者會通常會仔細審查SEC提交的內幕交易文件,以尋找有關公司前景的線索。然而,FRC高管們的拋售基本上沒有引起注意,因其內幕交易不需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報告。
這一規則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證券法》,該法案免除了銀行向SEC登記證券的義務。適用的銀行的內幕交易被報告給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后者會將在一個網站上公佈相關文件,目前還有幾家銀行向FDIC提交了這些表格。
哥倫比亞商學院會計學教授Sehwa Kim研究了FDIC申報文件的影響,發現市場對這些文件最初反應微弱,並不像對更容易獲得的SEC申報文件那樣。他説:
「與向SEC提交的文件相比,FDIC網站上的內幕交易文件一開始幾乎沒有什麼引發反應。」
研究還發現,沒有向SEC提交文件的銀行內部人員更有可能在負面消息出現之前進行拋售。
《華爾街日報》的一項分析顯示,截至周三,FRC是唯一一家未向SEC提交內幕交易的標普500指數上市公司。簽名銀行也同樣被豁免,但在上周日倒閉后,其股票於周三被移除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由農業公司邦吉(Bunge)替代。
FRC高管拋售股票的文件均未表明他們是根據10b5-1計劃執行的,10b5-1計劃是指預先安排好的出售,旨在使內部人員免受利用非公開信息進行交易的指控。
這些計劃最近受到了審查,SEC更改了該計劃的規則,要求在提交或更改10b5-1計劃和執行交易之間實施90天的等待期。
在FRC高管拋售股票之后,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Silvergate銀行在5天內相繼倒閉,拖累了銀行股全線崩跌。據此前報道,司法部還在調查硅谷銀行高管在該銀行破產一周前的內幕交易。
FRC發言人表示,該銀行及其高管拒絕就其拋售發表評論。Herbert 一位發言人説,他的拋售符合他的年度遺產規劃和慈善事業,超過五分之一的收益捐給了慈善機構。
在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倒閉之際,人們越來越擔心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實現虧損。投資者認為FRC同樣脆弱。該銀行資產組合的公允價值比其賬面價值低269億美元,差額遠高於其174億美元的資產淨值。此外,FRC超過三分之二的存款沒有保險,如果客户對其提款的能力感到不安,那麼它很容易遭遇擠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