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5 13:34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1點,OpenAI正式推出了GPT-4文本生成AI系統。這一最新版的ChatGPT一經發布,就再度引發了全網的熱議。而在OpenAl官網上羅列的多個使用GPT-4的實際案例中,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
 
衆所周知,不少華爾街投行近來都曾在內部對ChatGPT發佈對禁令——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和富國銀行等機構,就曾公開或半公開地對ChatGPT的員工使用施加過限制。
那麼,大摩眼下怎麼就一口吃上了GPT-4蛋糕了呢?最新版的ChatGPT能在財務管理領域起到哪些作用呢?其他投行機構此前所擔心的ChatGPT聊天信息準確性的問題,又是否已經解決了呢?
摩根士丹利打算如何使用ChatGPT?
據悉,摩根士丹利正在推出一款由OpenAI最新技術驅動的先進聊天機器人,以在日常工作中為該行的財務顧問團隊提供幫助。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分析、數據和創新主管Jeff McMillan表示,摩根大通已經有一個差不多300人的顧問團隊,長期測試這一人工智能工具,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推廣開來。
摩根士丹利毫無疑問是全球財富管理領域的巨頭,該公司管理的客户資產規模超過了4.2萬億美元。雖然人工智能的前景和風險已經在業內被熱議了多年,但似乎只有在ChatGPT今年徹底爆火之后,主流機構才逐漸重視起了這項技術。
McMillan指出,這項工具已經開發了近一年,其背后的想法是幫助大摩約1.6萬名財富管理顧問,充分利用該行龐大的研究資源和數據庫。
摩根士丹利自身擁有一個多達數十萬頁研報內容庫,涵蓋投資戰略、市場研究以及分析師觀點。這些大量的信息被存儲在其內部網站上,主要是以PDF的格式保存,當金融顧問想要尋找特定問題的答案時,往往需要掃描大量信息,類似的搜索既耗時又麻煩。
但在OpenAI的GPT-4的幫助下,摩根士丹利正試圖改變其顧問團隊搜尋相關信息的方式。
 
瞬間擁有首席策略師幫你支招?
從去年開始,大摩就開始探索如何利用GPT的嵌入和檢索能力——最先是GPT-3,現在是GPT-4 。McMillan的團隊正在領導該計劃。
而如今,GPT-4終於有能力將所有這些內容資源,整合並解析為更可用和更易獲取的展現形式。
McMillan表示,「使用該聊天工具,你基本上就立刻擁有了財富管理領域知識最淵博的人的知識。」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讓我們的首席投資策略師、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全球股票策略師和全球各地的其他分析師,每天都在為每位顧問待命。我們相信,這對我們公司來説是一種具有變革性的能力,」McMillan稱。
當然,儘管生成式AI的功能讓用户眼花繚亂,並引發了一場科技巨頭競相開發產品的競賽,但它也有一個不容迴避的弊端,那就是提供的內容信息往往並不準確。上個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就曾表示,ChatGPT偶爾會產生看似令人信服的答案,但實際上卻是錯誤的。
對此,大摩的解決方案是,這個工具並非面對整個互聯網的內容,而是隻對摩根士丹利為這一用途而通過審覈的10萬份左右的研究報告產生答覆,這應該會減少錯誤率。該行目前也正通過人工審覈,來檢測該工具提供信息的準確性。
大摩與ChatGPT的「強強聯手」
在過去幾年里,大型語言模型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公司的工作方式,而對於大摩與ChatGPT的「強強聯手」,McMillan也着重提到了三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GPT-4擁有幾乎即時訪問、處理和合成內容的非凡能力,其在互聯網上接受了大量文本的訓練,並能在單詞、語句、概念和想法之間構建關聯。
其次是摩根士丹利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資本。該公司成立於將近100年前,每年都會發表數千篇研究報告,涵蓋對資本市場、資產類別、行業分析和全球經濟的見解。這一豐富內部資源為摩根士丹利構建了一個獨特的內容庫,可以充分使用GPT-4進行處理和分析,同時也可以受到該公司的內部控制。
最后則是大摩團隊自身的專業性。摩根士丹利龐大的財務顧問團隊和他們自身具有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訓練GPT-4,使內部聊天機器人儘可能有助於滿足大摩的需求。McMillan表示,這項工具還將進一步豐富摩根士丹利顧問與其客户之間的關係,簡化后續客户溝通,使財務顧問能夠更快地幫助更多的人。
McMillan表示,「我認為未來每個行業都將在某種程度上被顛覆」。
但是他同時也指出,當涉及到滿足複雜客户的需求時,機器並不能完全取代人。「這些東西並無法產生任何共情:它們只是非常‘聰明’的算法架構,能夠將知識反芻給你。」
事實上,根據OpenAI目前提供的信息,相較原有的版本的ChatGPT,GPT-4已經實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飛躍式提升:強大的識圖能力;文字輸入限值提升至2.5萬字;回答準確性顯著提高;能夠生成歌詞、創意文本,實現風格變化。
不難想見的是,隨着大摩率先吃上GPT-4的蛋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華爾街巨頭加入其中,一場金融圈的AIGC浪潮或許也將就此拉開帷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