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5 09:56
微軟一轉攻勢,從涉嫌壟斷變成反壟斷先鋒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青蒜、半佛,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上個月寫了關於微軟收購動暴這件事兒,最近又有了新梗。
微軟一轉攻勢,從涉嫌壟斷變成反壟斷先鋒。
可好玩了。
先説背景,自從微軟收購動暴的消息公佈,索尼就一直衝在反對收購的第一線,化身反壟斷鬥士。
沒辦法,要是讓微軟收購成功,等於對方突然把自己家偷了(很多消費者買PS主機是爲了使命召喚系列),換誰都得慌。
上個月微軟爲了能過審,甚至跟任天堂簽了合作,保證如果收購成功,使命召喚系列要登錄任天堂主機。
考慮到現在收購還沒完成呢,理論上使命召喚還不屬於微軟呢,這屬於有點急出幻覺亂出拳了。
然而最近索尼一不留神衝猛了,把自己衝進了一個兩難的巨坑。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12月份 ,FTC(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提出針對動暴收購案的反壟斷訴訟,質疑微軟在市場上佔比過大會限制其他平臺的玩家玩遊戲。
消息傳出,索尼差點沒當場滑跪慶祝,因為這意味着微軟歐盟的官司沒打完又要被美國的官司纏上。
歐盟能折騰微軟一年,FTC怎麼着也得再折騰一年吧?
於是索尼第一時間向FTC提供了一堆證明微軟存在壟斷風險的文件,打算對着河里的微軟很砸一頓石頭。
索尼,還是年輕了。
微軟,有反甲。
這邊FTC剛開始法律取證,微軟就十分炸裂的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我收購動暴不是想搞壟斷,是想把遊戲界從索尼的壟斷下拯救出來。
你控訴我的東西索尼都在干,不信你調索尼的檔案。
我微軟,纔是反壟斷鬥士。
反的就是索尼的壟斷。
索尼當時就懵了,當場提出了八條抗辯,想把這事兒糊弄過去。
結果FTC在3月5日那天,竟然真的通過了微軟的訴求,要求索尼對微軟提供2019年以后和各個遊戲公司之間的商業合同作為這起壟斷案的證據。
簡單地説,FTC給了微軟查閲索尼2019年后所有對外合同的權力。
這一下索尼算是滑跪撞到了樁子上。
衆所周知,索尼一直以來都把獨佔遊戲當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攔着玩家玩遊戲這件事上索尼有豐富的經驗。
甚至索尼出錢給遊戲公司買獨佔權都已經是遊戲圈公開的祕密。
這些事不上稱還好,一旦索尼和各個公司檯面下的交易合同真的被拿到法庭上作為呈堂證供,給微軟,甚至所有人看,那真的會讓索尼在法律層面上和輿論上雙豐收。
兩個輸。
有一説一,其實索尼栽跟頭一點都不奇怪。
在遊戲機市場的早期,軟硬件捆綁銷售是一種基礎商法,各大遊戲公司都有養自己的遊戲工作室,做「第一方遊戲」,用好內容為自己的遊戲平臺爭奪市場。
后來其他公司自家的工作室實在競爭不過任天堂,開始尋求第三方遊戲公司的合作,搞出了第三方獨佔這種進階商法。
簡單地説就是和這些獨立的遊戲工作室籤合同,我給你多分錢,但你這個遊戲只許上我家的遊戲機。
雖然這種第三方獨佔經常出爾反爾,但還是變成了主機圈大戰的關鍵武器,尤其是第五世代,SE帶着《最終幻想7》背叛任天堂投入索尼麾下,直接奠定了PS的勝利。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勝利太大讓索尼產生了想法,他們竟然就這麼把平臺獨佔當成了一種制勝武器,一直用到了今天。
甚至在索尼的各種宣傳里,他們也一直不遺余力的給自己打獨佔標籤,動不動就全平臺獨佔、限時獨佔,把獨佔當成一種榮耀和優勢拿出來説,讓用户產生「不買PS就玩不到這些好遊戲」的觀念。
但偏偏他們又守不住這種獨佔,經常爲了多賺點錢把一些獨佔大作丟上PC,背刺PS玩家,以至於PS玩家總是很生氣。
而這個時候,微軟突然跳出來,説自己要搞開放平臺,要搞大市場,要讓所有人都能玩上游戲。
且不説真的假的吧,這個話聽着就舒服。
就衝這個口號,微軟就壓了索尼一頭。
而且大家都知道,未來説不好,起碼第一年,微軟還是會講武德的。
這時候索尼不但沒有及時應變接招,反而固守自己的獨佔策略,一邊滿地打滾,一邊不停給世界講微軟壟斷后會balabala的故事,就讓他顯得格外突出。
因為微軟以后會不會這麼干大家不知道,但索尼現在就在這麼干。
現在被微軟反過來問了一句到底誰壟斷,直接就傻眼了。
對普通消費者來説,平臺獨佔一直是一個很煩人的商業策略。
訂過視頻網站會員的小夥伴都深有體驗,明明自己只是想看個劇,竟然還要先分清楚這個劇是哪個平臺的。
平臺獨佔讓我不能單獨為內容付費,必須要捆綁消費平臺,而有的平臺一年也就用那麼一次。
這合理嗎?
偏偏商業世界這種不合理的事情一直在發生:
平臺獨佔、獨家代理、專屬劇集、直播平臺限定……
消費者沒有資格從任意渠道購買商品,創作者也沒有資格從任意渠道銷售內容。
一切都要過平臺一手。
過平臺也就算了,畢竟平臺也提供了一定方便。
關鍵是平臺一打架,消費端和生產端就要被迫站隊。
我能接受平臺在中間抽水,畢竟平臺也需要投入,但真的受不了平臺之間互相設置壁壘。
用户失去選擇權,成為平臺戰爭的犧牲品,這種日子我們已經過夠了。
這時候微軟跑出來宣傳自己不壟斷,要開放,要建立大市場,讓玩家在所有平臺上都能玩遊戲。
你管他后面做不做得到呢,起碼他的口號好聽一點。
雖然最后大家都一樣。
索尼在反對微軟收購動暴的時候一直在講故事,説,
「微軟收購動暴之后就會獨佔《使命召喚》」。
這恰恰是沒有轉換觀念的證明。
因為微軟根本不需要獨佔使命召喚,他只需要你上XGP就行了。
XGP對所有硬件平臺開放,你不允許我上是你製造壁壘,不是我不夠開放。
這麼一搞,主動權直接逆轉。
涉及壟斷的微軟變成了打破壟斷的鬥士,而懼怕微軟壟斷的索尼成了搞封閉生態的壟斷者。
這倆一波兩級反轉,魔幻的媽媽給離譜開了個門。
魔幻到家了。
微軟根本不需要在乎遊戲機的銷量,不需要在乎硬件平臺的得失,他只要把XGP鋪開他就是全贏。
因為微軟現在要做的,是平臺上的平臺,就類似於PC上的Windows,手機上的安卓。
你們硬件平臺打生打死隨便,反正我搞定軟件平臺就可以坐着等利息兩頭吃。
這個事情就很搞笑。
雖然我們都知道,讓XGP鋪開,微軟就會變成正兒八經的所有玩家和遊戲製作人頭上的爹,但現在,他們居然比現狀還體面了點。
非常,非常離譜。
就好像,如果現在有一個平臺,你只要交他一個的月費,就可以看整個網上所有的視頻資源,不管它是騰訊出品還是愛奇藝出品還是電視紀錄片,且不存在任何法律道德上的風險。
你猜大家會不會支持他?
XGP打破了平臺之間的壁壘,讓你可以用任何硬件玩所有遊戲,把《使命召喚》玩家從PS平臺釋放出來。
這個許諾太美好了,美好到讓人明知道可能有毒也想要吞下去。
不得不説,比爾蓋茨老師玩兒這個是真正的大師。
當年放任盜版windows橫行就是戰略上的神之一手,時間的朋友。
哦不對,時間的親爹。
至於這次的博弈,到底誰能當爹,其實我們看客也沒得選。
只希望他們打的時間更長一點,更慘一點。
只有這樣,玩家才能得利。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