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5 10:0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新一輪央企指數產品化進程正式啟動。
3月14日,證監會網站顯示,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9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報的9只中證國新「1+N」系列央企主題指數產品已獲受理。
具體來看,此次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銀華基金上報的是「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上報的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上報的是「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
瞄準三大央企主題指數
中證國新「1+N」系列央企指數是上交所與中國國新一起打造的旗艦級央企指數體系。
本次申報ETF產品的3條央企指數屬於「1+N」系列央企主題指數。包括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
其中,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聚焦「國防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央企核心優勢領域。該指數在航空航天與國防、計算機、電子、半導體以及通信設備等行業,優選研發投入高、成長能力強的50家央企上市公司。該指數的前五大權重股為海康威視、振華科技、中航光電、華潤微、中航重機,合計權重36%。
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聚焦綠色能源、化石能源和能源輸配等板塊。該指數主要選取國務院國資委下屬業務涉及綠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輸配等現代能源產業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央企現代能源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的前五大權重股為長江電力、國電南瑞、中國核電、中國電建、三峽能源,合計權重36%。
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優選現金流充足,積極實施分紅和回購的央企上市公司。該指數綜合現金分紅與股份回購的規模及持續性,選取50家央企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該指數的前五大權重股為長江電力、國電南瑞、中國核電、中國電建、三峽能源,合計權重36%。
央企估值有望重構
央企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壓艙石,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方面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2月底,A股市場共有央企控股上市公司427家,總市值超過20萬億,佔A股市場總市值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近年,央企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2022年5月,國資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出臺,旨在進一步促進央企高質量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過去一年營業收入達30.6萬億元,淨利潤超過3萬億元;2022年支付現金分紅總額超7000億元,平均股息率達3.65%;同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充分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發揮資本市場的ESG示範效應,近四分之三央企的中證ESG評級在BB級以上。
在此背景下,機構普遍看好國企央企投資機會。
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劉重傑表示,央、國企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部門中處於支配地位,承擔了基礎性和全面性的國家戰略和社會責任,着力於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擔任現代產業鏈鏈長,引領科技創新,實現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上來看,上市央、國企的盈利能力相比A股市場整體而言,更加穩健,ROE、分紅率、股息率長期領先,具備較高的長期投資價值,更符合機構投資者、個人養老金等配置性的需求。
劉重傑表示,依據央、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定位,回顧其歷史業績表現和當前的估值情況,央、國企在新時代中高質量發展,引領科技創新,成為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推進過程中,央企股東回報指數、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具備較好的長期配置價值;且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具備比較突出的投資價值。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指出,國資央企板塊的投資邏輯,一是央企是實現國家戰略發展的「排頭兵」,不斷受到政策的支持與引導。二是央企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基本盤」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央企引領科技創新,研發佔比逐年提升。四是央企仍是A股估值窪地:央企總體PE(TTM)處於歷史0.15%分位(2010年以來),央企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區間。對比來看,A股總體PE(TTM)處於歷史22.2%分位,央企估值優勢顯著。
匯添富基金也認為,「資本市場對於央企的估值邏輯有望迎來重構。」
看好央企指數基金投資機會
具體到此次上報的9只中證國新「1+N」系列央企指數ETF產品,涉及「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從投資價值上看,各有千秋。
以「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為例,相比同類指數和寬基指數,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具備專注核心科技領域、盈利增速較快、研發投入力度大的特點。
南方基金介紹,首先,從成分股盈利能力來看,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領指數營業收入TTM和歸母淨利潤TTM分別為5830億元和620億元,指數2020Q2起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均出現明顯改善,當前歸母淨利潤增速仍保持12%以上的增長水平。
第二,從研發能力來看,截止2022年三季度,央企科技引領指數成分股研發支出佔比的平均值為9.33%,整體研發投入水平較高。
第三,從估值來看,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領指數的PE_TTM 為34倍,大部分成分股處歷史低位。
最后,從指數收益表現來看,央企科技引領指數自基日以來跑贏其他同類指數,中長期業績表現相對佔優。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領指數自2018年底累計收益為70.3%,指數年化夏普比率為0.58,均優於中證科技等同類指數。
另外,央企科技引領指數未來的投資價值凸顯。根據國資委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7.5%,研發投入實現快速穩步增長,央企科技發展動力充足。
「長期來看,科技創新賽道投資價值疊加央企上市公司價值重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的投資價值將持續凸顯。」南方基金表示。
銀華基金ETF業務總監王帥也表示,2023年是一個產業趨勢投資和政策主題投資的大年,科技自立自強和國企央企改革都是應該關注的重點。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很好地找到了兩者的交集,一是囊括了像軍工等國家經濟重點領域的央企龍頭,這些企業科技含量高,代表了高端製造、軍工裝備的發展前沿,且盈利結構在改善,估值有望提升;二是覆蓋了自主可控、科技創新的國有控股企業,這些企業廣泛分佈在關鍵材料、基礎軟件、核心元器件等領域。
而對於「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嘉實基金指出,從投資價值看,央企能源板塊具有低估值、高分紅的鮮明特色,有望實現估值重塑。
具體來看,其低估值表現在,截至3月10日,央企現代能源PE-TTM為13.28倍,大幅低於wind全A的17.7倍。其高分紅表現在,央企現代能源的股息率為4.02%,大幅高於wind全A的1.95%。從業績增速看,央企歷年來業績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全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6萬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利潤總額2.6萬億元,增長6.2%,遠超GDP增速。
而對於「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認為,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的投資價值主要體現在「央企」和「股東回報」兩個維度。與此同時,「央企」和「股東回報」適配度高,相互結合有望實現「1+1>2」的效應。
一方面,從央企維度來看,央企承擔保障國家重要產業安全、解決就業等重要責任,是A股市場上的核心企業,在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框架下,其價值有望進一步凸顯。同時,央企整體分紅表現也十分優秀,根據中證指數發佈的全球上市公司分紅年度報告(2022),央企與地方國企2022年分紅總額合計爲1.09萬億元,佔市場分紅總額近三分之二,「壓艙石」作用凸顯。央企分紅也具備連續性與增長性,超過一半上市公司連續5年分紅,五分之一上市公司連續3年紅利增長。
另一方面,從股東回報維度來看,在國內上市公司分紅相關制度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分紅持續性和增長性進一步改善的背景下,傳統紅利策略在A股有效性不斷提升。另外,此次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在編制過程中,將分紅與回購納入統籌考慮,也具備時代背景和發展條件。近幾年滬深上市公司回購家數及回購金額開始上升,2021年回購金額超過1000億元。2022年5月,國資委發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鼓勵央企運用股份回購等方式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迴歸,對於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多種方式優化股東回報,進而增進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