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0 19:41
最近在AI領域,ChatGPT的熱度無人能敵。就連馬斯克都在社交媒體發文感慨:「很多人瘋狂地陷入了ChatGPT循環中」。
相對於傳統的生成式AI,ChatGPT可以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上線僅兩個月,ChatGPT的月活用户就破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序。
ChatGPT的優越表現讓百度徹底沸騰了!2月7日下午,百度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佈,敬請期待其大模型新項目「文心一言」,英文名為ERNIE Bot。
深耕AI技術多年,百度苦於找不到一個發力點,文心一言項目能讓百度如願嗎?想要靠文心一言翻盤,百度的算盤能打響嗎?
着急官宣文心一言,百度意欲何為?
文心一言是百度旗下的類似ChatGPT的項目,計劃於3月完成內測向公眾開放。
據悉,文心一言項目由百度CTO王海峰出任總指揮,團隊核心成員還包括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等人。
相比於其他互聯網公司來説,百度向來是「做什麼都慢一拍」,那麼,百度這次為什麼這麼着急?
一方面,國內外科技大佬都在官宣「ChatGPT」的路上,百度要為文心一言項目趕個好時辰。
就在百度官宣的凌晨,谷歌就發佈了對標ChatGPT的產品Bard。微軟方面也於次日凌晨官宣,將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
國內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也加速相關佈局,阿里、騰訊、360、華為、網易等互聯網企業都在近日官宣佈局。百度作為老牌的AI科技公司,自然不能落后。
另一方面,百度已經掉隊BAT,急着靠文心一言扳回一城。
在PC時代,阿里、騰訊、百度分別佔據着電商、社交、搜索的山頭,並稱為互聯網的三巨頭。但是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百度的市值不斷被趕超。
被阿里、騰訊拉開差距就算了,百度甚至拼不過京東、美團、拼多多這些等互聯網新貴,這讓一心忙AI技術的百度苦不堪言。
這些年來,百度嘗試過在體系內推出外賣、音樂、直播等業務,也投資了快手、知乎、網易雲音樂、七貓小説等,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沒有掀起什麼風浪。
但文心一言成為百度的「救命稻草」。ChatGPT作為一種聊天機器人程序,與搜索場景有着非常高的匹配度,不少人認為ChatGPT將要取代傳統搜索引擎,並開始探究AIGC影響下的營銷新策略。
據報道,微軟已經開始與廣告公司討論如何從其新必應搜索引擎中賺錢的計劃,如允許在搜索結果的回覆中提供付費鏈接。
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22中國大模型發展白皮書》,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產品能力、生態能力方面已處於國內第一梯隊的水平。雖然國內已有多家公司官宣類ChatGPT項目,但人們對百度的文心一言的信任度明顯更高。
類ChatGPT產品文心一言真的能給百度帶來曙光嗎?
百度和世界頂尖AI的距離在哪?
2022年第四季度,百度實現收入331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54億元,同比增長32%。
其中,百度核心收入 257億元,同比下降1%;在線營銷收入181億元,同比下降6%,非在線營銷收入76億元,同比增長11%。
該季度內,百度收入之所以能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得益於愛奇藝貢獻的收入有所增長以及該季度百度研發費用的顯著收縮。第四季度百度研發投入為57億元,同比下降 23%。
但很顯然,營收佔比超五成的廣告收入下降了。
近年來,傳統搜索引擎受到短視頻及APP內嵌搜索引擎的衝擊越來越大。據《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2年上半年,短視頻、網絡新聞等信息獲取應用的使用率均較2021年有所提升,其中短視頻使用率較2021年底增3.0個百分點,是各類應用中增速最快的類型,但搜索引擎使用率下降了0.9個百分點。
據Statcounter機構數據,今年2月百度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為55.8%。而去年同期,百度的市場份額是84.02%,必應、搜狗的市場份額分別提升至14.57%、14.53%。
但ChatGPT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不僅有望將用户拉回搜索引擎,還可以迅速搶佔其他沒有AIGC能力友商的市場份額,有望讓百度重新追上阿里和騰訊。
因此,李彥宏高調官宣「文心一言」項目,並表示文心一言的比較優勢在於更理解中國文化,更適合中文和中國市場。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在這里持懷疑態度。畢竟,百度和國外頂尖AI公司相比,確實還有一段差距。
ChatGPT的底層技術包括強大的基座模型能力(InstructGPT),大參數語言模型(GPT3.5)、高質量的真實數據(精標的多輪對話數據和比較排序數據)、性能穩定的強化學習算法(PRO算法)等。
其母公司Open AI曾對外曝光的ChatGPT訓練成本,其離線訓練成本達到1200萬美元,千億參數級語料包的語言大模型,訓練一次的成本就要花掉460萬美元。
據國盛證券報告《ChatGPT需要多少算力》估算,GPT-3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為140萬美元,對於一些更大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成本介於200萬美元至1200萬美元之間。
面對如此高昂的研發成本,百度真的能打嗎?
2013年-2014年,百度成立了百度美國研究院、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兩大研究院,以及大數據實驗室、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兩個實驗室;2017年7月首次發佈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整體戰略、技術和解決方案,正式宣佈All In AI。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公開發言中提到,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10年間累計投入了超過1000億元,其中核心研發投入佔核心收入比例連續多個季度超過了20%。2022年,百度的研發費用為233億元,佔核心收入的24.42%。
在國內,百度對AI的研發投入確實遙遙領先,但是和國際同行相比,百度的科技投入並不算突出。
就拿ChatGPT的母公司Open AI來説,2015年,Open AI成立,在3年后推出了初代語言模型GPT,之后不斷迭代。期間,Open AI還在2019年獲得了微軟10億美元的投資。
至今為止,Open AI已投入十多億美元的訓練成本,且仍處在需要巨頭微軟輸血的高昂虧損狀態。在今年初,微軟更是表示要向Open AI進行一項為期多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反觀百度,截至2022年底,百度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為1853.25億元,資金並不算富裕。更何況百度還面臨搜索引擎市場份額下滑,百度App用户增速停滯等困境。
想要做好「文心一言」項目,資金、技術、工程、數據、產品缺一不可,這是一場世界範圍內看不到盡頭的成本馬拉松競賽,百度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
另一方面,以ChatGPT當前的能力來説,充其量只能算是對搜索引擎的輔助,自身還在成長中。
有不少網友跟風體驗過ChatGPT 后評價道,「感覺語言流暢度還行,屬於大眾比較能接受和理解的那種智能」、「太誇張了這個AI,真的和以往用的都不一樣!」、「這個還不錯,但是它真的會胡編」、「你得到的答案可能聽起來非常權威,但很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確實,ChatGPT的強項在於組織出一個完整的答案,看似邏輯自洽,但有時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言亂語」。如果非專業人士無法分辨ChatGPT答案的準確性,極有可能會被嚴重誤導。以至於知名程序員問答網站Stack Overflow緊急發公告宣佈暫時封禁ChatGPT。
ChatGPT在新知識、新創造方面的能力稍弱,發散性、邏輯性有待增強,甚至對於一些有準確答案的常識問題,也會出現漏洞。
ChatGPT尚且如此,文心一言可能比ChatGPT還難用。
ChatGPT離理想還遠,百度的算盤怕是要落空
ChatGPT的魅力像一把火,迅速燃燒到整個行業。
但從類ChatGPT產品Bard的首秀來看,類ChatGPT產品距離理想狀態還差得遠。
爲了搶時間推出Bard,谷歌管理層召回了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由他們親自坐鎮、盯項目進度。但是在首秀上,Bard依然出現了錯誤回答,這導致谷歌當日股價重挫7%。
谷歌都討不了巧,百度文心一言的項目不免讓人擔憂。除了技術層面,AI在法律監管上也有不少問題等待解決。
着眼當下,百度從搜索轉型到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並不成功。過去十多年間,百度持續投資AI技術,從Apollo自動駕駛、元宇宙希壤,到數字人希加加、度曉曉,以及當下最新的ChatGPT,百度從不缺少對時下流行概念的綁定,難就難在AI產品的商業化。
時至今日,百度AI的大規模商業化的落地路徑還不清晰,搜索引擎、雲、車成為市場感知百度AI技術的三大領域,但搜索仍是百度的主營業務,也是最為人熟知的業務。百度的AI藍圖始終未能得到資本市場的持久認可。
此刻的百度總市值,相距兩年前的千億美元,又畫出了一條拋物線,重新跌落到500億美元以下。對於百度來説,從概念落到現實才是最重要的一步。這一點在百度自動駕駛上可以印證。
Apollo曾經也是束之高閣,直到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堅持做汽車界「Android」技術開放平臺,幫助車企造好車;另一方面,聯手吉利,打造集度汽車。
藉助造車的現實應用場景,百度AI技術才被市場承認,其總市值在2021年2月9日突破千億美元。
李彥宏表示,未來百度計劃將多項主流業務與文心一言整合,包括搜索、智能雲、Apollo自動駕駛、小度智能設備等,實現業務增長。
總而言之,文心一言能不能救百度,關鍵在於能不能落地,否則説再多都是空談。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內,想要靠文心一言翻盤,百度的算盤迟早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