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10 10:38
作者|Amber
編輯|Ray
「那個號我忘記密碼了,你等我換個新號跟你玩」。
這是Lynn《王者榮耀》雙排隊友常説的話。
因為未成年,賬號只有周末能玩,而且只有兩小時。所以Lynn的這位網友,經常用家長的手機號註冊遊戲賬號,但是卻總是忘記密碼。
「每個新賬號我都要重新充錢買新皮膚,不然我早就V10了」。
V10是什麼概念?Lynn去查了一下,發現充到V10要花費將近2萬元。
原來《王者榮耀》比Lynn想象中更賺錢。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王者榮耀》就因其傲視全球的吸金能力被關注,作為最賺錢的手遊,其2022年營收22.23億美元。
榮耀的背面,是「陰暗」。
在監管上,《王者榮耀》時不時因為未成年保護問題被起訴,除此之外,還經常因為更新被罵上熱搜,新皮膚越多越貴,玩家也就越罵越狠,不過這也印證着遊戲的熱度。
不論是《王者榮耀》還是《和平精英》,都代表着騰訊遊戲在全球手遊領域無人能及的霸主地位。只是,騰訊遊戲在業界和玩家中的口碑卻和吸金能力不成正比。
成立20年的騰訊遊戲,不知何時才能同時擁有金錢和口碑?
騰訊遊戲的遠大‘錢途’
從商業公司的成功標準來説,騰訊遊戲無疑是徹頭徹尾的贏家。
在營收方面,Appmagic數據顯示,騰訊遊戲手遊業務2022年賺了63.37億美元。其中,全球收入前五的遊戲,騰訊遊戲佔了兩席。第一是《王者榮耀》,賺了22.23億美元;第二是《和平精英》(海外版《PUBG Mobile》),賺了17.3億美元。
當然,做到現在這個局面,騰訊遊戲花了整整20年。
最開始,2003年剛成立那會,騰訊遊戲還沒有現在這麼「財大氣粗」、看中什麼就「買買買」,只能採取「copy」策略。
比如説《QQ堂》和《泡泡堂》《QQ炫舞》和《勁舞團》《QQ飛車》和《跑跑卡丁車》《穿越火線》和《反恐精英》。
憑藉着對當時火爆遊戲產品的「微創新」,加上騰訊有QQ這款產品做流量支撐,所以在社交用户基礎、宣發渠道、運營能力三大優勢背景的加持下,騰訊遊戲的「仿版」,不斷蠶食原版遊戲的市場份額,最終后來者居上,讓騰訊遊戲賺到了「第一桶金」。
但也是因為「copy」嫌疑,讓騰訊遊戲在業界和玩家當中的口碑一落千丈。
有了資金基礎之后,2006年開始,自研之外,騰訊遊戲就邁上了全球收購、代理之路。
直到2008年,騰訊遊戲迎來第一個轉折點——投資美國的拳頭遊戲,獲得了《英雄聯盟》國內獨家代理權,這也讓騰訊遊戲嚐到了代理的「甜頭」。
馬化騰也稱這次投資為「最成功的海外投資」,因為這之后,騰訊遊戲開始在MOBA品類重點佈局,並在投資和自研兩手抓的路線下,纔有了2015年的《王者榮耀》。
數據統計,十多年的時間里,騰訊投資的遊戲公司超過150家,包括Epic Games、動視暴雪、Supercell、藍洞工作室等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涵蓋了基礎引擎技術、遊戲研發、渠道發行、遊戲社區四大領域。
除了捨得買之外,騰訊遊戲對火爆遊戲品類的敏感度也在上升,投得越來越準、越來越廣。
比如當年網易的《夢幻西遊》大火之后,騰訊遊戲就死磕了MMORPG這一品類,當時合作對象就有西山居、巨人網絡、暢遊網絡、盛趣遊戲(原盛大遊戲)、完美世界。可以説,除了網易之外的一眾MMORPG遊戲大廠,騰訊遊戲都合作了個遍。
一邊看準產品品類,深度投入,比如MOBA、MMORPG、戰術競技類、二次元;一邊看準遊戲廠商,專挑團隊成熟、有影響力、有代表作的公司先下手。
於是,兩手都「抓」的騰訊遊戲,「錢途」一片光明。只是,在騰訊遊戲身后似乎總有甩不掉的「陰影」。
投最多的錢,挨最狠的罵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甚至現在,全球的遊戲公司都愛拿騰訊遊戲的錢。
因為騰訊遊戲對其投資或者收購的遊戲公司「買定離手」,從不干預他們的團隊日常運營,不論是產品還是賽道,騰訊遊戲從不過多插手,就算控股也不濫用控制權而是充分放權。
既不干預公司經營,又給錢,還是令人無法拒絕的價格——略微統計一下,收購Supercell84.3%股權花了86億美元、收購育碧5%股權花了人民幣約28.66億、收購拳頭花了超23億、競購Rovio花了超30億美元、收購藍洞16%股份花了5000億韓元.....
所以,被騰訊遊戲投資的公司,像是育碧、Yage對騰訊遊戲基本都是「五星好評」。
至於國內的遊戲公司,或多或少也都期待和騰訊遊戲合作。
因為與騰訊遊戲合作意味着,可以加入騰訊社交生態,憑藉微信超10億的日活和成熟的宣發渠道、運營策略等資源,自己的遊戲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爆款。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玩家和業內人士提到騰訊遊戲還是總表現出不屑和反感。原因不無外乎以下三點:
首先,騰訊遊戲最為人詬病的自研原創能力。
前文已經提到,騰訊遊戲早年的幾款還能被記住的遊戲,諸如《QQ炫舞》、《QQ飛車》基本上都是通過模仿他人的創意進行微創新。
比如説爆火的《王者榮耀》,核心玩法和機制,是「借鑑」了《英雄聯盟》端遊;《和平精英》,「起源」於最開始steam上的《絕地求生》;包括前兩年新火起來的《暗區突圍》也是被指控抄襲主機遊戲逃離塔科夫;以及騰訊遊戲「開年第一槍」《黎明覺醒》也是跟網易《明日之后》相類似。
雖然説「天下游戲一大抄」,但是這麼多年,被騰訊遊戲「借鑑」的公司們都苦不堪言,本就類似的品類遊戲,因為沒有騰訊強大的渠道和營銷,最終被驅逐於市場外;對於玩家來説,因為騰訊推出的遊戲,過於依賴過去已有的遊戲機制和內容,導致遊戲市場的同質化和乏味。
也正是這種所謂的優勢化「借鑑」,極大地打擊了其他遊戲廠商的創造熱情,限制了遊戲行業創新力的發展。
其次,是騰訊之前要求和渠道商七三分成的比例,引起眾怒。
2019年7月,騰訊遊戲與國內各大安卓渠道商談判,要求自己旗下部分新遊戲拿到70%的渠道分成,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在手機廠商掌握話語權的時代,安卓渠道與遊戲企業分成比例一直是五五開。
騰訊遊戲選擇做「出頭鳥」挑戰行業規則,觸動渠道商利益之后,被指「吸血」,自然不會獲得「好臉色」。
第三,是騰訊遊戲代理成長之路上,「坑」了不少玩家,許多玩家「記恨」至今。
比如騰訊遊戲當年花了大價錢搶到了《DNF》的代理權,結果沒剩下多少錢購買服務器,於是這款遊戲在國內上線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掉線、BUG、運營等問題層出不窮。
現在更是出現了一種看似「霸權」的局面:那些願意讓騰訊遊戲代理的遊戲,騰訊憑藉自己的社交生態和渠道資源優勢,讓合作商賺得盆滿缽滿,即便后面騰訊遊戲自研相類似的遊戲,也不妨礙大家一起賺錢;而那些不願意讓騰訊代理的,那就只有等着被騰訊遊戲「微創新」一款類似遊戲擠壓市場份額。
事實上,站在商業角度,騰訊遊戲無疑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並且從遊戲行業發展來説,騰訊降低了遊戲「氪金」門檻之后,一些專屬遊戲精英玩家的遊戲,逐漸「大眾化」。
但是,如果我們將目光放長遠,一個行業想要長久健康發展,僅一家獨大,必定會讓整個生態陷入一潭死水。
「迷失」在第九藝術
壟斷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來説,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騰訊遊戲的全球商業佈局很成功,也很可怕。
雖然在海外投資不干預運營,規避了涉壟斷的嫌疑。但是對於國內遊戲市場來説,騰訊遊戲的收購策略,讓其他小型遊戲開發商大多生存艱難。這就導致了遊戲市場的集中化,減少了創新,同時也阻礙了新生力量進入市場。
試想,如果大部分遊戲產品背后都是騰訊的名字,並且騰訊可以一直靠着其巨大的用户量以及模仿、複製、反超的方式做到第一的話,那麼就沒有人願意去創新競爭,因為敢和騰訊遊戲競爭的,要麼「被收」,要麼「死」。
這對行業整體未來發展來説,是極為不利的。
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658.84億元,同比減少306.29億元,下降10.33%。而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銷收入為2223.77億元,同比下降了13.07%。
現在遊戲行業整體發展前景並不明朗,收入、玩家數據紛紛下滑,是不爭事實。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遊戲的「買買買」策略在未來可能會遭受阻礙。
首先,從2022年騰訊下架的29款遊戲來看,就可見一斑。
2022年,騰訊下架的遊戲不僅有《QQ堂》《QQ美女找茬》《QQ連連看》《全民斬仙》等走到生命末期的老遊戲,還有《秦時明月世界》《征服與霸業》《胡桃日記》等運營不足一年的新成員。
新遊戲的失敗,不僅僅是投入打水漂,更重要的一點,是浪費了遊戲版號。在遊戲版號如此稀有的當下,騰訊遊戲投得越多,需要的版號就越多,失敗的越多,浪費的版號也就越多。
而新遊戲的失敗,也意味着騰訊遊戲的投資策略,已經進入疲憊期——全球遊戲公司已經被騰訊遊戲找了一個遍,剩下的,都是些殘兵敗將。
其次,有能力「買買買」的遊戲公司,全球不止騰訊遊戲一家,微軟、索尼、Take-Two也是資金雄厚,去年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就引起眾多關注。
最后,正是因為全球大部分遊戲市場被騰訊拿下,中小企業不敢與其競爭,行業缺乏創新,左右不過那些遊戲,導致遊戲玩家體驗逐漸麻木。
對於玩家來説,經歷過海內外高質量遊戲洗禮之后,對玩法策略、建模設計、人物故事、遊戲世界觀等多方面的創新要求越來越高,粗製濫造的遊戲已經不能理直氣壯和玩家「氪金」,他們期待更多有靈魂、有血肉的遊戲作品。
這就需要更長遠的遊戲內容設定支撐,也就需要更長遠且更具戰略性的投入。
然而,這和騰訊遊戲「田忌賽馬」的投資邏輯相違背,畢竟「管給錢不管發展」的騰訊也不能保證自己投得哪個會爆。
無疑,騰訊遊戲海內外投資和自研兩手抓的戰略沒有錯,這樣讓其在全球遊戲市場的領地越來越廣闊。
只是,作為一家遊戲公司,取得商業成功不再是唯一追求。在遊戲被列為第九藝術的當下,行業和玩家都期待遊戲成為充實精神心靈、豐富生活內涵的存在。騰訊遊戲雖然打造了自己的商業「日不落帝國」,但在內容方面,缺少了能夠支撐起帝國精神的靈魂。
在每次開黑完,Lynn的那位未成年隊友總是罵着「狗遊戲,浪費生命」。
但Lynn同樣也知道,明天同樣的時間,他還是會點開《王者榮耀》,繼續「浪費生命」。
*本文圖源自網絡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