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09 11:15
軟銀集團再度減持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商湯」,00020.HK)。
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文件,軟銀集團在3月2日,出售了979.4萬股商湯,減持價格為每股2.5365港元,減持金額達2484萬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15.99%。
招股書資料顯示,軟銀集團是商湯第二大股東(注:主體為SVF Sense (Singapore) Pte. Ltd. ),從2018年C+輪融資開始,軟銀集團參與商湯5輪融資,IPO前合計持有47.31億股。
招股書資料顯示,商湯C+至D+輪的融資成本分別為0.2331美元、0.2836美元、0.315美元、0.3536美元和0.4094美元,若以此為基礎計算,軟銀集團對商湯的持倉成本為14.29億美元,約合112.17億港元,平均每股成本為2.37港元。
圖片來自招股書
製圖:澎湃新聞記者 戚夜雲
澎湃新聞注意到,軟銀集團股份解禁后至今一共對商湯進行了3次減持。
第一次減持發生在2022年5月,軟銀集團以1.9769港元/股的價格出售了商湯1294.8萬股;第二次減持發生在今年的2月1日,以2.7687港元/股的價格出售5000萬股;3月2日出售的979.4萬股,為其第三次減持。
軟銀集團三次減持后,對商湯的持股比例從18.02%降至15.99%。
澎湃新聞記者綜合上述數據計算得出,軟銀集團通過出售商湯股份已累計套現1.89億港元。不過,相較於112.17億港元的持倉成本,三次套現的收益,對於軟銀集團而言「杯水車薪」。
製圖:澎湃新聞記者 戚夜雲
值得注意的是,軟銀集團持有商湯的平均每股成本為2.37港元,但其第一次出售商湯的價格為1.9769港元。而這樣的高買低賣、虧本式減持,對軟銀集團而言早已司空見慣。2022年4月至6月,軟銀集團錄得公司成立40年以來最大的234億美元單季虧損后,不得不在二級市場頻頻拋售資產以增加流動性。
軟銀集團在2022年上半年,不僅是變賣了商湯部分股票,還通過拋售阿里巴巴股份套現345億美元。據其財報披露,2022年上半財年期間,軟銀願景基金一期與軟銀願景基金二期出售了總計256億元的投資,包括Uber和KE Holdings等7家投資組合公司已全部退出。
但軟銀集團的財務狀況並未得到明顯提振。
2月7日發佈的2022年第三財季報告顯示,軟銀集團在2022年10月至12月期間淨虧損7830億日元(約60億美元),遜於分析師預期的2059億日元(約16億美元)的淨利潤。
此前,在軟銀集團的股權投資組合里,阿里巴巴股票所佔比重將近1/4,為軟銀集團唯一可流動的大型資產。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后,軟銀集團當前最大的股權投資資產為佔比達16%的Arm,當前,軟銀集團正在尋求Arm以600億美元的估值IPO。
好消息是,商湯經歷股市低谷后,股價有所提振。今年以來,商湯股價已累計上漲12.61%,截至9日發稿,商湯股價報2.5港元,高於軟銀持有成本2.37港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