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僅佔40%!「石油美元」地位動搖?

2023-03-09 05:08

美國主導的對俄羅斯的國際制裁已經開始小步侵蝕美元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幾十年的主導地位,因俄羅斯與印度的大多數交易都是用其他貨幣結算的。

近年來,美元的主導地位不時受到質疑,但其依舊堅挺,因為它是在商業活動使用中被最被廣泛接受的貨幣。

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在俄烏衝突后,歐洲拒絕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印度因此成為俄羅斯的主要石油進口國。

多名石油交易和銀行業消息人士稱,在G7、澳大利亞和歐盟於去年12月5日對俄羅斯實施石油價格上限制裁后,印度客户以非美元貨幣購買了大部分俄羅斯石油,包括阿聯酋迪拉姆以及俄羅斯盧布。

消息人士補充稱,過去三個月的交易總額相當於數億美元

三位知情人士稱,一些迪拜交易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正尋求以非美元的方式購買/出售某些等級的俄羅斯石油,這些石油最近幾周的售價高於每桶60美元的上限

貿易消息人士以及前俄羅斯和美國經濟官員此前透露,在莫斯科去美元化的過程中,三家印度銀行支持了其中一些交易。

但在美國和英國上月將總部位於莫斯科和阿布扎比的俄羅斯銀行MTS列入制裁名單后,印度繼續以迪拉姆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該貿易消息人士稱,MTS銀行為印度的一些非美元支付的購油行為提供了便利。

一名印度煉油業消息人士表示,自衝突以來,大多數俄羅斯銀行都面臨制裁,但印度客户和俄羅斯供應商決心繼續交易俄羅斯石油。該消息人士表示:

「俄羅斯供應商將找其他銀行進行收款。事實上,政府並沒有要求我們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所以我們希望,如果目前的系統被封鎖,政府會找到另一種支付機制。」

美元在油市的地位開始動搖?

幾十年來,用美元購買石油幾乎是一種普遍做法。但根據支付系統SWIFT匯編的1月份的數據,其在國際支付總額中的份額要小得多,為40%。

美國國務院前首席經濟學家、現任Woodrow Wilson國際學者中心全球研究員的Daniel Ahn説,美元的強勢是無可比擬的,但制裁可能會破壞西方的金融體系,同時也達不到他們的目的。他説:

「俄羅斯短期內試圖去美元化的行動並不是真正的威脅,真正威脅的是制裁本身,它正在削弱美國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西方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包括將俄羅斯驅逐出SWIFT全球支付系統和凍結大約一半的黃金和外匯儲備(約6400億美元)等。

作為迴應,俄羅斯表示,它將尋求以「友好」國家的貨幣支付能源費用,並在去年命令「不友好」的歐盟國家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

獨立分析師、俄羅斯銀行前顧問Alexandra Prokopenko表示,對於俄羅斯公司來説,即使他們積極地遵守規定,且沒有違反任何制裁措施,賬款也會被阻止或推迟到賬,美元成為他們潛在的「有毒資產」。她表示:

「俄羅斯迫切需要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因為它仍然依賴其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所以他們正在嘗試所有可能的選擇。他們正致力於在俄羅斯和印度的銀行體系之間建立一個直接的基礎設施。」

印度最大的銀行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在俄羅斯有一個外匯賬户。同樣,俄羅斯的許多銀行也在印度銀行開設了賬户,以促進貿易。

IMF副總裁Gita Gopinath在俄烏衝突的一個月后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會鼓勵較小的貿易集團使用非美貨幣,從而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她表示: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美元仍將是全球主要貨幣,但在較小的水平上分裂肯定是很有可能的。」

印度已經取代歐洲

國際能源署(IEA)稱,印度去年取代歐洲成為俄羅斯海運石油的最大客户,大量購買廉價原油,並使其俄羅斯原油進口量較衝突前增加了16倍。俄羅斯原油佔印度進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貿易消息人士表示,儘管印度不承認針對莫斯科的制裁,但以任何貨幣購買的俄羅斯石油大部分都符合制裁規定,而且幾乎所有的銷售價格都低於價格上限。

即便如此,大多數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清算任何付款時都很謹慎,以避免無意中違反任何國際法。

貿易消息人士稱,對於最近幾周開始以盧布結算部分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的印度煉油廠來説,部分付款是由印度國家銀行通過其在俄羅斯的盧布賬户處理的。

消息人士補充稱,這些交易主要是從俄羅斯國有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購買石油。消息人士補充説,巴羅達銀行和Axis銀行處理了大部分用迪拉姆購買俄油的訂單。

消息人士稱,印度已經準備了一個框架,用於在盧布交易因進一步制裁而中斷的情況下,用印度盧比結算與俄羅斯的貿易

當被問及對此有何評論時,美國財政部似乎信心滿滿,並重提了美國財長耶倫此前的言論:

「我認為美元沒有任何嚴重的競爭,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不太可能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