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個時代結束:王明輝辭任董事長 雲南白藥股價大跌

2023-03-07 23:4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 張英 掌舵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538.SZ,下稱「雲南白藥」)約24年的王明輝,行將辭任董事長一職。

  2023年3月6日晚間,雲南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王明輝先生送達的《辭職報告》,王明輝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以及在雲南白藥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職務。公司及董事會對王明輝先生任職期間對公司發展所做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3月7日,雲南白藥股價大跌,開盤從56.90元跌至54.72元收盤,跌幅為5.28%,單日市值蒸發39億元。

  「我們無法判定今天股價大跌是否跟董事長辭職公告有關,股價表現是市場行為,我們不清楚;至於王明輝的辭職原因,請以公告爲準。」2023年3月7日,雲南白藥董祕辦公室工作人員對經濟觀察網回覆。

  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雲南白藥最近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上,王明輝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的功臣。王明輝的辭職意味着雲南白藥「王明輝」時代的結束。

  公開信息顯示,王明輝出生於1962年4月,現年61歲,雲南羅平人,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畢業於雲南大學涉外經濟專業。

  王明輝歷任賓川縣醫藥公司副經理;昆明製藥廠經營科副科長;昆明製藥廠勞動服務公司經理;中美合資昆明貝克諾頓製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昆明八達實業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昆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現任雲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委員,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總裁。

  1999年,王明輝被任命為雲南白藥總經理,此時雲南白藥股價尚且在16元左右,公司的發展纔剛剛開始。在王明輝日后的回憶中,當時的雲南白藥保守而温和,依靠祖傳名醫曲煥章的止血祕方,發展緩慢,是雲南省一家小有名氣的中醫藥企業。

  日后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王明輝這樣形容自己:「我是從雲南醫藥排名第一的企業,跳槽到了排名第三的白藥。1999年雲南白藥銷售收入的五成依靠白藥散劑,利潤的六成也來源於它。」

  王明輝擔任雲南白藥總經理之后,公司有質的飛躍,不僅僅推出了雲南白藥氣霧劑、創可貼這樣細分市場明星品類,還帶領雲南白藥從一家做醫藥的企業,跨界轉入了日化行業,推出了雲南白藥牙膏,以后來者居上,成為高端牙膏市場的霸主,令寶潔、強生這樣的大企業視其為競爭對手。

  其中,雲南白藥跨界進入日化行業的牙膏領域,堪稱商業經典,被寫入北大MBA教材,流傳至今;另外,在創可貼領域,雲南白藥打敗美國強生公司的明星產品「邦迪」,也被寫進長江商學院的教材,至今還在引發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的思考。

  《哈佛商業評論》在2016年對王明輝作出評價,稱「王明輝是商業長期主義的踐行者。他執掌雲南白藥17年,與管理團隊一起把這家中國西南地區的傳統國企打造成極具競爭力的現代醫藥企業。雲南白藥的銷售收入在17年里從1.2億元升至200多億元,增長了約200倍。」

  現在,基本上每個藥房都有云南白藥創可貼,在創可貼這個小傷口市場,雲南白藥是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把第二名、第三名遠遠地甩在身后。但是,最初的時候,雲南白藥做創可貼卻沒有這麼容易。

  雲南白藥官網上,記載着王明輝對當時的回憶:「當時白藥的確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公司的生產經營進入了瓶頸期,銷售顯得疲軟。在鼎盛時期,白藥散劑一度賣到幾千萬瓶,1999年銷量卻只有數百萬瓶,市場急劇萎縮。事實上,早在1995年,創可貼就已經是小傷口護理市場的第一了,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當時選了3個產品做市場調查,最后的結果是22人選擇創可貼,僅有1人選擇雲南白藥。這個調查結果讓我非常驚訝,因為我們把白藥最核心的小傷口護理市場丟了,我們甚至不知道顛覆這個市場的,竟然會是一種衞生材料。

  在處理小傷口問題上,現代人越來越多使用便捷的創可貼,很少會再用藥粉+紗布+膠布的包紮方式了,產品形態必須創新。所以,我們制定了一個5年的戰略,核心是快速聚焦產品,儘量把白藥的產品線建立起來,把白藥的產品族羣構架起來。這個戰略不可能沿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那套做法,所以就逼着我們進行制度創新。」

  王明輝的做法是,往創可貼這種彈性緊繃的膠布材料里面加一點「白藥」,外界形容其本質是「邦迪」里面加一點「白藥」,這一創新舉措竟然在中國打敗了強生公司的「邦迪」,令雲南白藥這家古老的中醫藥企業煥發新生。

  依法複製,往牙膏里面加一點消炎止血的「白藥」,成就了雲南白藥的第二次飛躍。

  2005年,在王明輝的帶領之下,雲南白藥推出雲南白藥牙膏,正式進軍日化領域,牙膏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除了要面對國內中華牙膏、冷酸靈牙膏,還要面對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這樣的外資巨頭。

  但云南白藥牙膏內含的雲南白藥活性成分,具有幫助減輕牙齦問題(牙齦出血、牙齦疼痛)、修復粘膜損傷、營養牙齦和改善牙周健康的作用。一推向市場,便深入人心,相比較幾元一支的牙膏而言,雲南白藥牙膏動輒20元之上,在高端牙膏市場打開銷路,同時也獲取了最多的利潤。

  雲南白藥牙膏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雲南白藥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雲南白藥這個超級品牌;第二,雲南白藥牙膏,抓住了牙齦出血這個痛點;第三,白藥牙膏確實有止血的功效,以上這三點對消費者的心智形成和消費習慣養成,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2021年報顯示,雲南白藥的營業收入363億元,其中日化領域的收入是59億元,與藥品銷售60億元大致持平。而且,牙膏品類在行業增速趨緩的情況下,2021年雲南白藥依然斬獲超過23%的市場份額,保持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回憶白藥發展過程中這些往事,王明輝一度感嘆:「我從小在軍隊長大,我原來的理想是要去做一名軍人,我覺得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戰死沙場是莫大的榮幸,可能我們那一代是受理想主義教育。白藥已經114年,接力棒交到我手上,我就去跑,至於説跑得好不好,別人怎麼評價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會盡力去跑,跑到我覺得我跑不動為止。這一路過來,彈指一揮間,恍然回頭一看,沿途已經跑了十幾年。公司銷售做到幾百億,外人覺得一年只拿幾十萬塊錢年薪比較虧。但我很少這樣想問題,首先做事情能充實你的時間、豐富你的經歷,其次要看我和誰比?跟很多人相比,我覺得我比他們幸福多了。我的平臺比他們大很多,收入比他們高很多,幸福感是比出來的。」

  接力棒停止在了2023年3月6日,王明輝向雲南白藥提交了辭呈,此時王明輝的薪酬已經超過千萬,2021年薪酬達到了1053.6萬元,作為職業經理人,王明輝離職時候,擁有108萬股雲南白藥的股權,而云南白藥也歷經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再是一家簡單的國企。

  2016年,雲南白藥混改引入新華都,2019年吸收控股股東白藥控股股份,目前雲南白藥處於無實控人、無控股股東狀態,雲南省國有股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新華都及其一致行動人並列為雲南白藥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混改后的雲南白藥,並沒有迎來業績穩步增長。

  經濟觀察網記者多次聯繫王明輝本人詢問離職事情,但未得到回覆。關於離職原因,記者向雲南白藥董祕辦公室人士提問「王明輝是否是因為退休的考慮」,上述人士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並強調以董事之離職公告爲準。

  疑問

  為雲南白藥作出了重要發展貢獻的王明輝,他的辭職消息一出,二級市場股價即出現跳水。

  「2014年后雲南白藥增長乏力,這是當時引入民營資本的一個背景,但新華都進來后雲南白藥的發展不及預期,有點違背混改初衷。」一位長期跟蹤雲南白藥的投資者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其對此次王明輝未滿任期而離職有許多猜測,懷疑與雲南白藥內部股東關係有關。

  3月7日下午,經濟觀察網致電雲南白藥詢問王明輝離職是否與新華都方有關,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新華都原是一家以零售業、房地產業為主的企業,其實控人陳發樹被市場譽為「中國巴菲特」。新華都在收購雲南白藥股權之前,其業務與大健康領域並無關聯,且相比當時接觸談判的華潤、復星、阿里巴巴等企業,其資金實力是最弱的,因此,2016年底當新華都被確定為白藥控股混改合作方時曾遭到諸多非議。

  2016年混改后,雲南白藥並未改變此前的業績頹勢,年營收增速始終在10%左右徘徊,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速僅2.69%。在2020年,雲南白藥甚至丟掉了一直穩坐的「中藥一哥」寶座,市值被片仔癀反超。2021年,雲南白藥又因炒股出現鉅虧,年報顯示該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減少約19.29億元,直接導致當年歸母淨利潤僅28.04億元,出現了近20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降49.17%。

  在混改后業績增長不及預期的同時,雲南白藥「熱衷」於分紅。2016年時雲南白藥的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僅約28.5%,混改一年后這一比例升至49.87%,到2019年,雲南白藥現金分紅達到38.32億,佔淨利潤比例高達91.83%。近兩年分紅率有所下降,仍在較高水平。2020年、2021年,其分紅率分別在89.14%、73.22%。

  「年年高分紅,相當於拆家,能拿多少錢去發展業務?」上述投資者認為這並非一種健康的經營狀態。近年來,雲南白藥雖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但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一直不高。雲南白藥近年年報顯示,2017年至2021年其研發投入佔總營收比重均不足1%。

  資本市場對雲南白藥的信心大降,h該股股價從2017年初的76元/股跌到當前54.72元/股。而同期片仔癀(600436)、同仁堂(600085)、華潤三九(000999)等中藥企業股價卻翻倍上漲,以同爲擁有國家級絕密配方的片仔癀為例,其股價6年間已飛昇6倍。雲南白藥的股價卻沒有出現顯著的上漲。在新華都進入之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至今,雲南白藥的股價已從巔峰迴落。從2021年2月的112.70元高點,跌至目前的50元出頭,雲南白藥的股價腰斬,市值也從將近兩千億回落到目前的不到980億元。

  2022年11月,雲南白藥接到雲南證監局出具的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雲南證監局在例行檢查中發現,雲南白藥相關方在超期未履行承諾的情況下,未及時組織履行變更程序,公司對部分承諾履行進展情況的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公司對外投資事項的授權範圍不清,存在概括性授權或將董事會部分法定職權轉授權的情況,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履行不規範,投后管理和監督不到位,證券投資的警戒、止損等指標設置不清晰;公司未按規定及時執行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附有銷售退回條款銷售收入未嚴格按會計準則要求處理。

  由於有炒股鉅虧的失敗在先,2023年2月,面對投資者調研時,雲南白藥表示關於證券投資,該公司在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分析和調研,經過公司的投資決策流程的審慎論證和審覈,在原有的風險控制措施基礎上,嚴格控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逐步減倉,不繼續增持。

  深交所互動易上,有投資者向雲南白藥提問:「按照公司目前的業務佈局,是謀求戰略擴張還是穩固?」

  雲南白藥於3月7日作出回覆稱,公司圍繞「1+4+1」戰略來做好企業轉型和發展。第一個「1+4+1」戰略中的「1」,是指深耕中醫藥領域,用現代科學推動公司中醫藥產品的開發,助推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第二個「4」就是公司重點發展的4個領域,具體包括口腔領域、皮膚領域、骨傷領域以及女性關懷領域。公司的定位是不僅要成為這些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更要成為這些賽道的領先者和領航者。在這四個既定的領域里,公司的產品佈局以多種形態的藥品為主,涵蓋相關器械及功能性食品,建立從預防、檢測、治療到康復的全產品矩陣。「1+4+1」戰略中最后一個「1」是指數字化技術。公司將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前沿數字化科技引入到研發與經營的各個環節里,雲南白藥的產品創新與業務運營能力未來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2022年三季報顯示,雲南白藥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出現了5%左右的下滑,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69億元,下滑5.10%;淨利潤為23.05億元,下滑5.95%。

  以上種種,雲南白藥似乎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而作為公司靈魂人物王明輝的突然離職,給雲南白藥的前景蒙上了一層迷霧。

責任編輯:常福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