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06 07:31
《投資者網》喬丹
被國家隊、京東方(000725.SZ)、華為青睞,安防CMOS出貨量全球第一,頂着諸多光環的思特威(688213.SH),2023年卻以一紙虧損的業績快報開局。
思特威於2022年5月上市,見識過其上市前耀眼業績的投資者們,當2022年虧損7761萬元的事實擺在眼前,不由納悶「為何業績上市即變臉?」
同樣牽動投資者神經的還有思特威的市值波動。
思特威發行價為31.51元,股價在去年8月5日到達65.2元的高值后便一路下行,最低行至10月11日的34元,至2023年3月2日雖反彈摸到每股44.91元,但總體仍在此區間內震盪。公司目前總市值為180億元,較去年高點跌去超80億元。
機構也在撤離。根據東財choice數據,思特威的持倉機構數量已從去年6月的134家,降至12月末的4家,合計持股佔流通股的比例從48.94%降至0.52%。
期間,雖有10余家關注思特威的券商給予「買入」、「增持」評級,但這並不能成為投資者的定心丸,業績仍是硬核指標,但從其下游客户經營情況來看,未來公司業績增長的持續性堪憂。
安防監控全球龍頭 成立6年就上市
思特威成立於2017年,主營高性能CMOS圖像傳感器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廣泛應
用於安防監控、機器視覺、智能車載電子等新興領域,其中安防監控的營收佔比超過70%。
在攝像頭模組中,圖像傳感器是靈魂部件,決定着攝像頭的成像品質以及其他組件的結構和 規格,從製造工藝而言,CMOS及CCD是當前主流的兩種圖像傳感器,前者在成本、規格、功耗上都具備相對優勢。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大都掌握在少數領先的企業手中,思特威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已發展成了行業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安防監控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總出貨量為4.2億顆,按銷售額計的市場規模為8.7億美元,前五名的市場份額合計爲 98.1%。按出貨量排名,前五家安防監控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依次為思特威、豪威科技、索尼、晶相光電和安森美,思特威以1.46億顆CMOS圖像傳感器的出貨量,位列安防監控領域全球第一。
思特威的創始人及股東亦有看點。根據招股書,其創始人及實控人徐辰博士,1976年生,美籍,本科及博士階段分別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香港科技大學,先后在美光科技(MU.US)、安森美、豪威科技(已被韋爾股份收購)擔任研發工程師。
股東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芯動能」)、大華股份(002236.SZ)、Hubble Ventures Co., Limited均是其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7.39%、2.34%、1.98%、1.98%。
其中,芯動能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及京東方各持股37.35%的公司,Hubble Ventures Co., Limited則是是華為全資子公司。
虧損7761萬元 30億存貨壓頂
不止背景,思特威的過往業績也是高光印記。
思特威曾在2018年及2019年連續虧損,但隨后扭虧。2020年及2021年,思特威分別營收15億元、27億元,同比增125%、76%;淨利潤分別為1.21億元、3.98億元,同比增150%、229%。
但思特威業績飛漲的趨勢缺乏可持續性。根據其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營收25億元,同比降8%;淨利潤虧損7761萬元,同比降119%。
對於業績下滑,思特威解釋系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及地緣摩擦導致消費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所致。另外,公司有超過50%的收入來源於境外銷售,人民幣兑美元大幅貶值帶來的賬面匯兌損失,也是其虧損的原因。
除了不穩定的業績外,思特威快速增長的存貨也值得關注。
根據業績快報,2022年,思特威的總資產為61億元,同比增38%,對於總資產的構成細況,公司還未披露,不過可從2022年三季報中窺見一二。
2022年前三季度,思特威的總資產便達到66億元,同比增51%,對於這一項目的增加,公司解釋稱為擴大業務規模而增加存貨儲備所致。財報顯示,公司當期的存貨達30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了140%,存貨周轉天數則從160.76天升至470.07天。
無法快速變現的存貨,也加重了思特威資金鍊的壓力。
2022年前三季度,思特威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從2021年三季度末的-9.5億元變動為-16.6億元。債務也在攀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短期借款為18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了10億元,應付賬款為2億元,而其賬上的貨幣資金僅11.8億元。
大客户自身經營不善 未來業績有壓力
外部壓力確實為思特威2022年度的業績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其下游客户的經營情況,更值得警惕。
思特威的客户集中度相對較高,2022年發佈的財報里,公司未披露重要客户的銷售情況,但據其招股書,2018年-2021年9月末,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集中於志遠電子、鼎芯無限、大華股份、大疆創新、普聯技術、淇諾科技這幾家企業,前五名客户的銷售收入佔比由97%降至79%,有所降低但依然處於較高水平。
其中,志遠電子、鼎芯無限、淇諾科技分別是文曄科技(3036.TW)、力源信息(300184.SZ)、深圳華強(000062.SZ)子公司。
自2019年起,公司的前三大客户就穩定在志遠電子、鼎芯無限、大華股份,2021年1-9月,三者收入合計佔比70%。
但大客户的經營情況卻不容樂觀。力源信息2020年虧損17億元,2021年的淨利潤在2020年低基數下同比增118%至3億元,業績預告顯示,其2022年的淨利潤同比降21.67% — 28.2%。
大華股份的淨利潤亦在連續下滑。2021年-2022年9月末,淨利潤分別同比降13%、29%。
至於文曄科技的業績表現,據行業媒體《滿天芯》信息,2022年,文曄科技合併營收約為5712億元新臺幣,年成長約28%,合併稅后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約76.3億元新臺幣,年下滑約4%。展望2023年,文曄科技預計第一季營收約1120億-1200億元新臺幣,環比下滑24%-29%,同比下滑6%-12%;稅后純益約5.35億-7.27 億元新臺幣,環比下滑37%-53%,同比下滑67%-75%。大客户出現的經營壓力,讓思特威的未來更多了一絲不確定性。(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