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3-05 22:03
財聯社3月5日訊(編輯 笠晨)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公佈財報,三家美國公司的雲業務數據也隨之出爐。去年是美國科技企業業績承壓的一年,然而,美國雲廠商仍然交出了一份高增長、高利潤的業績報告。微軟雲、谷歌雲利潤水平相比2021年甚至還有小幅改善。
談其高增長原因,業內人士表示,美國雲廠商形成了「雲-企業軟件-AI計算」三條輪動增長的曲線。高利潤原因是美國雲廠商一直在通過「降低算力成本-提高計算效率」優化商業模型。以此自研芯片、優化調度。雲資源毛利率約為60%,軟件毛利率約為80%。軟件因此成了美國雲廠商高利潤的重要來源。
回到大洋彼岸,A股三大電信運營商表現強勢,中國電信周五盤中一度漲超6%,股價續創歷史新高,2023年累計最大漲幅高達61%;中國移動一度漲超5%,股價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累計最大漲幅32%,中國聯通近一個月股價累計最大漲幅近三成。
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Q3)跟蹤》報告顯示,在中國公有云IaaS+PaaS市場中,中國電信天翼雲以10.2%的份額排名再進一位,躋身三甲;移動雲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第六,同比增速104%,繼續位列TOP10雲服務商第一。分析人士表示,作為雲計算國家隊,運營商「三朵雲」在覈心技術攻關、雲網資源佈局、產品能力沉澱等方面不斷精進,目前已經具備成熟的自主可控國產化技術和可靠的公有云服務能力。
中國雲敲開數字中國大門:公有云市場預期增速跑贏全球 天翼雲躋身三甲
中信證券黃亞元在2月28日發佈的研報中表示,預期中國公有云市場增速高於全球增速。根據IDC,2021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275.2億美元,IaaS、PaaS、SaaS佔比分別為62%、15%、23%。根據IDC預測,2022-2026年,中國公有云市場會以複合增長率30.9%繼續高速增長,增速高於全球公有云25%的增速預期。IDC預計到2026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057.6億美元,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的全球佔比將從2021年的6.7%提升爲9.9%。
中國公有云主要廠商為以阿里雲、騰訊云爲代表的互聯網廠商,以華為浪潮雲等為代表的傳統IT廠商,以天翼雲、聯通雲、移動雲等為代表的運營商,以金蝶、用友等為代表的廠商。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提出了數字中國的整體框架和建設目標。運營商既是算力基礎設施和骨干傳輸網絡的建設者,又是下游雲計算服務的提供商、「東數西算」的承載載體。多機構認為,電信運營商是我國數字經濟建設的核心力量,在「數字中國」規劃主線下,運營商業務空間廣闊,將受益於數字化浪潮。
據中信證券估算,預計2022年移動雲、天翼雲、聯通雲的收入將超過500億元、400億元、300億元,接近翻倍增長。這個節點,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雲,作為國家雲(之一)的角色更是呼之欲出。據天風證券解讀,國家雲框架=省級政務雲+央國企行業雲+大數據平臺,其實現路徑或為「省級數字經濟公司+三大運營商+中國電子」體系,即各省「數字經濟」國資公司總包,由運營商、中國電子在內的雲計算「國家隊」提供技術支持。在此之上,底層信創之外,上層應用同步統籌集約化改造,同時未來以政務為核心的雲數一體,政務大數據建設值得期待。
▌國家雲呼之欲出 天翼雲奮楫十年以科技創新刷新「中國速度」
十年奮進,作為雲服務國家隊天翼雲從1.0升級為4.0分佈式雲,雲網底座經歷了從商用走向自主可控的創新突破。天翼雲實現一雲多態、一雲多芯、一張雲網、一致架構、統一調度、統一運維,完成了一系列「嬗變」,成為全球第一的運營商雲,位居中國公有云第一陣營,中國政務雲市場第一。
中國電信自身也便是天翼雲的「最佳實踐」,創造了兩年3000套IT系統上雲的「騰雲奇蹟」,也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家100%使用國產數據庫的電信運營商和第一家百分百IT上雲的央企。天眼查數據近期顯示,天翼雲股權變更落地,四大央企中國國新、中國電科、中國誠通、中國電子正式入股。國盛證券亦指出,國企改革進入深水期,中央企業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國有經濟佈局結構優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了一批專業化整合項目,取得顯著成效。國資雲大數據相關企業,亦將受益於數字經濟、國企改革等多重浪潮,迎來發展新時代。
經過多年積累,天翼雲已形成「2+4+31+X+O」資源佈局,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強大的算力覆蓋能力。業內人士認為,而現在要做的,是將算力價格降下來。因此,走入4.0階段的天翼雲,自研方向從軟件為主逐漸向軟硬協同過渡,從CPU為主的數據中心邁向CPU+GPU+DPU的智算中心。
與其他雲商不同,天翼雲獨一無二的優勢在於雲網融合,在於雲邊協同的云云互聯,它可以構建一張用户至邊緣雲、邊緣雲至政務雲等的直通「大內網」,極端情況下,即使骨干網出現異常,這張「大內網」也可以保證整座城市內的正常通信、上網需求。對一座城市而言,這無疑將帶來極大安全感。
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介紹道,天翼雲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里程碑。一是2023到2027年,為天翼雲5.0階段,即雲網邊端融合階段;二是2028到2030年,為天翼雲6.0階段,即智能泛在雲階段。
▌雲計算行業發展最快的一朵「國家雲」 移動雲政務雲市場開啟「狂飆」
作為雲計算國家隊領軍品牌,移動雲始終踐行「為國建雲」使命,擁有全棧產品自研能力,累計服務超200萬+企業客户。憑藉先進的技術與優質的服務,移動雲三年雲改市場規模實現10倍增長,成為雲計算行業發展最快的一朵「國家雲」。近日,國際著名諮詢機構IDC發佈《中國智慧城市半年度數據跟蹤報告:政務雲部分》。移動雲政務雲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一項前三,兩項躍升。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國家隊、主力軍,移動雲構建「N+31+X」算力網絡體系,依託遍佈全國的數據中心資源池節點,為政府客户提供託管方式的高品質機房環境,滿足數據不出本地需求。伴隨着政務雲業務承載率、數據匯聚率的提升,政務雲的安全需求進一步提高。基於中國移動運營商級的安全體系,移動雲持續完善全棧安全防護能力,打造安全可控的雲平臺。移動雲通過了CSA STAR雲安全認證、公安部等保三級認證、可信雲認證等權威認可。
▌中國混合雲市場的「關鍵先生」 聯通雲強勢對抗一眾公有云流派大雲服務商
麥肯錫的一份調查顯示,與單純利用公有云的方案相比,混合雲可以幫助客户提高2.5倍的業務價值,也進一步加強了企業邁向混合雲部署的期待。聯通雲混合雲負責人龐玉峰表示,聯通雲多雲管理平臺是一款聯通雲自主研發,幫助企業構建雲環境,實現混合雲統一管理、統一運維、持續集成與交付的雲管平臺產品。強適配性就是其一個顯著的標誌:聯通雲行業雲、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華三雲、Openstack、VMware、分佈式雲、K8S等均能有效適配,這就為企業的混合多雲一體化管理降低了門檻。
業內人士表示,聯通雲混合雲能夠成為中國混合雲市場上的「關鍵先生」。聯通雲混合雲可以提供異構混合雲、公私混合雲、多場景結合混合雲等多種產品組合,滿足客户的個性化需求。混合雲需要很強的落地部署和運維服務能力,但大企業的分支機構遍佈各地,這讓很多公有云流派的大雲服務商都感覺捉襟見肘,而運營商在運營服務方面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美國雲廠商的既有經驗是否能對當下的中國雲市場有所借鑑?
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全球雲計算基礎設施(公有云IaaS+PaaS以及託管私有云)市場份額中,亞馬遜AWS佔比34%,微軟Azure佔比21%,谷歌雲佔比11%,阿里雲佔比5%。對比中美頭部雲廠商,2022年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2021年微軟雲營收是阿里雲營收的6.6倍。2022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擴大為8.7倍。
分析人士表示,亞馬遜AWS、微軟雲、谷歌雲雖然面臨挑戰,但依靠高增長、高利潤形成了良性循環。產品技術創新形成規模效應,進而攤薄基礎設施成本,利潤又被投入新一輪產品技術創新。即使遭遇宏觀環境衝擊,依舊增長穩定。中國雲廠商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相對不足。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雲巨頭正在調整期,迫在眉睫的問題是低增長、低利潤,而且,可見的未來,中國雲廠商仍然面臨下階段的高投入。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雲廠商的高增長、高利潤無法簡單複製。中國公司要在學習美國雲廠商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節奏。2022年,中國雲廠商爲了糾偏,採取了提高自研產品比例、縮減轉售業務等策略。上述策略讓中國雲廠商減少了虧損,聚焦平臺定位。但對比美國雲廠商出現的新挑戰是:AI算力投入不足、軟件生態仍然薄弱。雲計算產業發軔於美國市場,學習觀察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雲廠商是中國企業定位座標系,尋找自我發展路徑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