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恆指季檢結果即將揭曉!券商一致看好這些個股將納入港股通

2023-02-24 12:00

恆生指數公司將於2月24日宣佈2022年第四季度之恆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恆生指數系列的成份股變動將於3月13日(星期一)生效。港股通潛在新標的的歸屬,也成為近期港股市場討論最為熱烈的話題之一。對此,中信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安信國際等多家券商紛紛發佈報告,對有望獲納入港股通的名單進行預測。其中,健世科技-B( $09877.HK )、飛天雲動( $06610.HK )、星空華文( $06698.HK )、陽光保險( $06963.HK )等個股被以上四家機構均認為有望被納入港股通名單。

中金預計,快手-W( $01024.HK )、京東健康( $06618.HK )、理想汽車-W( $02015.HK )、京東物流( $02618.HK )、思摩爾國際( $06969.HK )、商湯-W( $00020.HK )、華潤電力( $00836.HK )、中國飛鶴( $06186.HK )、百濟神州( $06160.HK )、嗶哩嗶哩-W( $09626.HK )與金蝶國際( $00268.HK )等排在恆生指數順位前列,有可能成為納入的潛在候選者。

港股通是諸多在港股上市公司與內地連接的主要通道之一。根據相關要求,港股上市公司要進入港股通名單,需要先成為恆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由於恆生綜合指數每半年會進行大調整,港股通也會據此進行調整。恆生指數是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94%。

值得注意的是,潛在成份股變動將涉及大規模資金流動。因此,恆生綜指的變動也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從歷史行情上看,港股通名單的最新調整會引起相關股票劇烈波動。比如,2022年9月5日,港股通調整名單正式生效,被調入的香港航天科技盤中一度漲超100%,與此同時,被調出的久泰邦達能源、藥明巨諾-B、匯景控股、天立國際控股等大跌,跌幅均在2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成份股調整后,部分主動型資金不排除會根據調整公佈結果採取一定的套利操作,同時,部分被動資金爲了最大程度上減少追蹤誤差也將進行調倉,從而引起股價大幅波動。

涉及哪些個股?

 

1677155367624.jpg

 

由於指數樣本股調整的標準是確定的,所以各家券商標的預測大致相似,只有個別公司及數量稍有區別。從數量上看,中信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安信國際分別預計有29只、30只、31只、31只個股新調入恆生綜指成份股。

具體來看,四個券商預計將調入的絕大部分標的均相同,主要的區別有:華泰證券預測華晨中國被調入;華西證券預測BOSS直聘-W、晶苑國際、九興控股被調入;安信國際預測龍光集團、BRILLIANCE CHI、兗煤澳大利亞、山高新能源被調入。

而從預測的個股名單所屬行業來看,醫療保健、科技、消費等行業被納入居多,其中有10只醫療保健行業的個股被以上四個券商均認為應被調入。

市值方面,中信證券篩選得出29只較有可能被納入港股通的標的,推算本次調入恆生綜指的12個月平均流通市值門檻(即選股範圍累計市值的前94%),也即納入港股通的市值門檻,約為60億港元。

「雙重上市」公司將受關注

目前,對於「二次上市」(-S)的公司暫沒有供納入港股通的條例,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 、網易 $09999.HK 、京東 $09618.HK 、百度 $09888.HK 等,而目前滬深港通納入規則里,也尚未有提及此類股票的納入條件。

不過根據港股新規,「二次上市」的公司或可以申請將上市地位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則有望被納入港股通,如再鼎醫藥-SB已於6月27日轉換生效,去掉了代碼里代表二次上市的標記「S」,並於同日正式納入港股通。再如,嗶哩嗶哩-W已於10月3日轉換生效,去掉了代碼里的「S」標記,且作為同股不同權公司在聯交所已上市滿6個月+20個交易日,因此在生效后下一次調入時,即有望入港股通。

方正證券預計,由於「雙重上市」較「二次上市」來説,在時間上所受的限制更少,且已經有企業通過「雙重上市」進入港股通,因此「雙重上市」或成為越來越多中概股迴歸的選擇。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二次上市」公司,可自願將「第二上市地」轉變為「主要上市地」;且由於已有企業通過「雙重上市」進入港股通,「二次上市」轉換為「雙重上市」或成趨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